当时的清德官居副将,相当于现在一个旅长职务,是鲍起豹的属下。
副将是从二品的武官,地位不算低,除了鲍起豹,他在湖南也是数得上的高级武官了。
曾国藩是二品侍郎,满清一直奉行的是重文轻武以文抑武,所以文官的地位要比武官高的多,以曾国藩的职位要弹劾一个从二品的武官,按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咸丰帝收到自己的大红人曾国藩前线发来的奏折之后,二话没说就把副将清德给撸了。
“革职查办”是咸丰帝的拿手好戏,出手快动作帅。
从督抚到钦差大臣,他是说拿就拿,说杀就杀的。
更何况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从二品武官清德?
拿下!
不光拿下清德,还敲山震虎:
咸丰帝命令骆秉章和鲍起豹:你们两个人去查查这个家伙的黑历史,查清楚了汇报上来,我要治他的罪。
很明显,这是在敲打骆秉章和鲍起豹,清德是你们的属下,现在被人弹劾,你们有失察之罪。
清德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是清德是个武将,是提督鲍起豹的人。
你曾国藩有权弹劾他,但是打狗也要看主人啊。
你才1000来号人,也就一个营长的级别,还是个民兵营长,居然就敢动我正规军的旅长,要是等你再多练几天,老子你是不是也不放在眼里了?
不是我找你曾国藩的麻烦,是你曾国藩自找麻烦。
不反击也得反击了。
鲍起豹在等待一个时机。
并且更重要的是:曾国藩在弹劾清德的问题上,使了一个坏,破坏了官场的规矩。
具体来说,弹劾清德曾国藩是明着来的。
写完奏折之后,曾国藩把奏折拿给巡抚骆秉章:省长大人,请你签个字,我要弹劾绿营兵里的旅长清德,这个家伙是个窝囊废,把他撸了算了。
骆秉章是一省的省长,虽然是文官,但是要全权负责一省的防务,清德确实窝囊没用,太平军打过来了,他小子跑的比兔子还快,这样的窝囊废,弹劾就弹劾吧。
骆秉章也要借曾国藩的手,给那些桀骜不驯又不能干活的绿营兵一点颜色看看。
于是骆秉章欣然同意,在奏折上签名,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弹劾清德,我同意。
但是曾国藩使了一个坏。
在明着给咸丰帝一份奏折的同时,又给皇帝上了一道密折。在明折弹劾清德的同时,密折又保举了一个人:塔齐布。
塔齐布这个人是后面的主角之一,后来成为了曾国藩的左膀右臂,和罗泽南一起并称“塔罗”,排位还在罗泽南之前,可见此人是个狠角色。
塔齐布是绿营军官,是个满人。
严格来说,塔齐布是国企员工,本来是鲍起豹那头的,但是这个人不一般。
通过之前的会操,曾国藩发现塔齐布是个将才。
别的绿营兵都不拿曾国藩当回事,塔齐布认真对待。
每次拉练,别的绿营兵应付差事,唯有塔齐布严阵以待,纪律严明。
塔齐布不光训练刻苦,还非常勇猛,砍起人来不要命,属于战斗力极强并且人还特别老实的武将,这样的人正对曾国藩的胃口,曾国藩对他颇为欣赏。
曾国藩在弹劾清德的同时,上密折保举塔齐布:清德撸了副将,这个缺干脆就给塔齐布吧。
然后把塔齐布大肆吹嘘一番。
咸丰帝当然对曾国藩言听计从:
撸了清德旅长职务的同时,把塔齐布升为旅长。
弹劾清德和提拔塔齐布看上去合情合理,实际则大大的坏了官场的规矩。
要知道当时的官员任免,是需要领导点头同意的。
也就是说底层官员要想升官发财,就必须服侍好自己的顶头上司。
你的未来和前程,全都攥在上司的手里。
貌似今天也一样?
古今一也!
哈哈哈!
当时湖南绿营兵的武官老大是鲍起豹,也就是说一省的武官任免,都是要经过他的手的。现在曾国藩倒好:来了之后马上就参了鲍起豹的小弟清德,这还不算,他还按照自己的意思,让咸丰帝提拔了塔齐布。
这就动了鲍起豹的蛋糕了:
试想,如果鲍起豹不出声,任凭曾国藩这样胡闹下去,以后他还怎么当老大?
连自己手下的任免都无法做主,他还怎么有威信?
曾国藩动了鲍起豹的人事任免权,也就彻底打翻了鲍起豹的饭碗。
鲍起豹必须反击,要不然真干不下去了。
曾国藩本来想通过弹劾清德来立威的,想再次祭起咸丰帝的招牌,但是这次他错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鲍起豹的反击。
鲍起豹没有亲自出面闹事,出来闹事的是底层的士兵。
本来底层士兵也对每五天就要操练一次不满意,现在获得了提督的默许,自然躁动起来:我们是正规军,你们这帮民兵,还敢和我们较劲?天天把我们拉到操场上单练,反了你了!
抓了揍!
于是底层的绿营兵开始欺负乡勇。
湘军刚刚成立,性质还是民兵,不是正规军,没法和绿营兵对抗。
绿营兵则体现了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传统优势:
跟太平军对战我是没本事的,但是在家里欺负欺负民兵兄弟,那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于是底层的士兵越闹越大,绿营兵越来越不像话,整天欺负民兵兄弟。
曾国藩没办法,只能去找提督鲍起豹,毕竟他是提督,省军区司令,官兵闹事,自然要找他。
鲍起豹此时等待的,正是这个机会。
鲍起豹很客气:“曾大人您什么意见?”
曾国藩:“请提督大人严惩肇事者”。
鲍起豹:“好,全听你的”
鲍起豹二话不说,把闹事的绿营兵就捆起来,送到了曾国藩的营帐,任由曾国藩处置。
这一招比较毒辣:以退为进。
底层的绿营兵本来就看不惯曾国藩,怒火中烧。
一看到自己的友军被曾国藩抓了,如同火上浇油,多时的憋屈一下子爆发出来,怒气冲冲的要找曾国藩算账。
操起家伙,就打上门来。
在家中端坐的曾国藩一开始还很淡定:
毕竟我老曾是中央大员,抓人之前还和你们提督打过招呼,你们提督都同意了,你们下面的这些个大头兵,借几个胆,也不敢动我。
但是曾国藩不知道的是,这些闹事的士兵,借的不是曾国藩的胆,他们借的是提督鲍起豹的胆,本来这就是个圈套,抓人是鲍起豹让抓的,但是闹事也是鲍起豹怂恿的。
鲍起豹是整个事件的幕后导演:住闹事的绿营兵是他的主义,目的就是要激起其他绿营兵的怒火,然后他再煽风点火,于是这股火就烧起来了。
闹事绿营兵有提督默许,有什么不敢的,管你中央二品大员?
揍他!
于是长枪大炮的,直接破门而入。
原本淡定的曾国藩一看马上慌了:你们还真敢进来?!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面对这帮愤怒的底层士兵,还真不知道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好汉不吃眼前亏,我老曾走也!
这就是曾国藩的智慧: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江忠源身上,打死他也不会逃的,但是曾国藩就逃了,灰溜溜的逃了。
所以有些时候,好汉不吃眼前亏,该跑还是得跑,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曾国藩逃到哪里了呢?
隔壁老王家!
曾国藩的隔壁,住着巡抚骆秉章。
曾国藩坏了官场的规矩,骆秉章内心是不赞同的。
但是因为曾国藩背后站着咸丰帝,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的老油条骆秉章一时半会也不敢动曾国藩,不想撕破脸皮。
现在底层官兵闹事,骆秉章作为一省之长,假装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他们来修理曾国藩。这是骆秉章的手腕:你曾国藩坏了规矩,虽然我不能修理你,但是有人能修理你。
这叫借刀杀人,借底层士兵的刀,修理不听话的曾国藩。
曾国藩狼狈的逃到了自己的府上,骆秉章还在装傻充愣,连连问发生了什么事?
发生了什么事你巡抚会不知道?更何况我就住在你隔壁?你这演技也太浮夸了吧?
曾国藩吃惊之余,也有了自己的判断:骆秉章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经过此一番闹腾,骆秉章装傻充愣不做为,曾国藩没办法,只好认怂:
放人吧,把鲍起豹捆来的士兵都放了,息事宁人。
和武官的较量,是以曾国藩的吃瘪告终的。
而这次事件,也让曾国藩颜面扫地:
你有皇帝的招牌怎么样,照样修理你。
有人会问:曾国藩不是可以给咸丰帝写信吗,弹劾鲍起豹不就完了?
看似合理,其实不能!
为什么呢?
因为整件事情自始至终,鲍起豹都没犯什么错,你抓不了他的小辫子。
底层官兵闹事,曾国藩来找鲍起豹要人,鲍起豹按照曾国藩的要求,把人给绑了。
一没错!
后来激起了底层士兵哗变,虽然暗地里有鲍起豹的支持,但是这个事情无法取证,领头闹事的也不是他鲍起豹。
二没错!
如果曾国藩上书言明此事,皇帝追查下来,顶多也就是拉几个底层带头闹事的人顶缸,根本没鲍起豹什么事。
这就是鲍起豹聪明的地方:
是我修理了你,你还没办法参我,就是这么心机,你能怎么样?
曾国藩只能哑巴吃黄连,打落牙齿和血吞。
曾国藩颜面扫地,在省城他已经待不下去了。
很明显:这次事情的起因是绿营兵欺负湘军民兵,本来民兵还指望曾老大能替自己出面,结果连曾老大也差点被人揍了,吃瘪回来了。
这就好比两帮古惑仔谈判,作为老大的曾国藩亲自出马,谁知道被人打得鼻青脸肿。
底层的绿营兵连自己的老大都敢收拾,那么作为曾国藩小弟的马仔们,基本也没什么活路了。
如果继续呆在省城,以后绿营兵不是会更加嚣张跋扈?
刚成立的湘军,就这么憋屈的天天被人修理?
怎么办呢?
走吧!
现实生活中,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窝囊事。往往因为生计,不得不隐忍充笑脸,生活所迫,有什么办法呢?
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曾国藩岂能甘心被鲍起豹这样的窝囊废欺负?岂能甘于和鲍起豹当同事?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本大爷去也!
于是拍拍屁股,曾国藩从省城滚蛋了。
眼看着曾国藩卷起铺盖滚蛋,留在省城的鲍起豹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居然敢跟老子叫板,也不看看你几斤几两,和本司令扳手腕玩心机,你还嫩了点。
曾国藩回头看着城头的鲍起豹,内心也是一阵翻腾:
我老曾记下这顿打了,但是不算完,你等着。
两个小痞子打架,吃亏的那个一般也会放狠话,最常见的就是:你等着!
平时我们说完这句话,多半也忘了。
但是曾国藩不是一般人,后面有我报仇的机会,你等着!
曾国藩和鲍起豹闹矛盾主要是因塔齐布而起。
此时的塔齐布就尴尬了:
塔齐布本来是个很老实的人,一门心思想着怎么当好官练好兵,老老实实干一番事业。
之前曾国藩提拔自己,在皇上面前保荐自己,对自己有恩情,自己应该跟着曾国藩走。
但是毕竟自己是绿营兵,自己的顶头上司是鲍起豹,现在老曾拍拍屁股滚蛋了,以后自己的日子怎么过?
曾国藩还是比较厚道的,在临走的时候,把塔齐布也一起带走了。
鲍起豹和骆秉章一句话都没说就同意了。
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放走鲍起豹呢?
很简单:
之前曾国藩弹劾了清德,提拔了塔齐布。
很明显塔齐布这小子和曾国藩是一路的。
既然和我鲍某人不是一路的,曾国藩走了,你也滚蛋吧。
于是鲍起豹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塔齐布打发了:既然你愿意跟着老曾,你就去吧,呆在这里也碍眼。
于是曾国藩捡了个大便宜:
后来塔齐布这个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成为了湘军早期的第一号猛将兄。
虽然现在看来曾国藩因为塔齐布得罪了巡抚和提督,自己搞的声名狼藉被迫流浪,貌似这是个赔本的买卖。
但是如果从长远看,从塔齐布对曾国藩的帮助看,曾国藩真的是赚翻了。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塔齐布就是那个将,就是那个猛将兄。
塔齐布是非常幸运的:
本来自己呆在一个老国企里面,死气沉沉混吃等死。
虽然自己想干点事情,但是诸多掣肘,才能无法发挥。
现在有幸遇到了一家创业公司把自己挖走,实在是三生有幸。从此之后,塔齐布跟着曾国藩,开启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征程。
晚清时期最大的风口就是镇压太平军,只要站到这个风口上创业,猪都能飞上天。
而在所有的创业公司中,又以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最为强大。
只要搭上了曾国藩这个老司机开的创业车,想不升官发财都难。
塔齐布很幸运,在曾国藩离开之前,他成功上车了。
有人上车,就有人下车。
下车的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