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十五节:
王錱,一个有故事的大帅哥

曾国藩被人称为外圣内王,是近现代史上唯一的一个圣人,或者说半个圣人。

另外的几个圣人就不说了,毕竟圣人也没个标准,并且前面已经黑过大圣人王阳明了,这里就不招骂了。

只说曾国藩。

曾圣人被顶礼膜拜,但实际上也是个普通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必然有黑历史。

并且不是一次两次。

在创业的过程中,特别是创业早期有很多勾心斗角,谁都想成为老大成为鸡头,即便是一个小的创业公司,里面也有很多的争斗。

这也是创业的常态:如果不能成为鸡头,还创个什么业啊?

曾国藩的争斗,就是和被收购公司原来领导人之间的领导权之争。

领导权争斗的两个主角儿,一个是曾国藩,一个是我们现在要讲的大帅哥王錱。

我们先来看看王錱这个人。

首先,王錱出生的比较晚,当时很年轻,这是他的劣势。

有人说年轻不是好事吗?

有时候是好事,但是当风口到来的时候,如果你还很年轻,没有太多的人脉积累资金支持,这就是劣势。

王錱出生于1825年,曾国藩出生于1811,王錱比曾国藩小了十四岁。

放在当今这个年龄差不是问题,正好是合法的师生恋的范围。

但是放在当时就相当于差了一辈儿。

1852年创业的时候,王錱才27岁,虚岁。

王錱是罗泽南的学生,当时他的头衔也只是一个秀才,也是一个读书人。

但是王錱这个读书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典型的创业性格。

十四岁时王錱就在家中墙上刷下了这样一行字:“置身万物之表,俯视一切,则理自明,气自壮,量自宏。凡死生祸福,皆所不计。”

这气魄,这眼界,这文采,也是没谁了。

想想我们14岁的时候还在为写300字作文遣词造句犯难,人家已经写下了千古名句。

高下立判,这就是差距。

王錱来拜罗泽南为师的时候刚中秀才,罗泽南第一眼看他“体貌清瘦,目光炯炯射人,声大而远,说话如在瓮中,而滔滔不绝于词”。

瘦高个,大嘴巴,一开口滔滔不绝。

罗泽南对他大为褒奖。

称赞他“其学行才识,为当时所罕见”。

“倡明绝学,通达时务,诚为苍生而出”。

一个年轻人,第一眼的评价就是“为苍生而出”,可见王大帅哥的魅力。王錱颇有湘军教父江忠源的遗风:“遇不平事,则不顾厉害为申理”。

也就是说,王錱喜欢打抱不平,遇到不平的事,是那种拔刀而起不顾后果的作风。

因为王錱和江忠源脾气很像,所以江忠源对王錱的评价也很高:“璞山,天下奇男子”。

湘军一哥江忠源当时已经名扬天下,位居巡抚,对初出茅庐的王錱有如此高的评价,足以显示王錱的实力和名望。

通过以上文字,我们对王錱就有了一个比较粗线条的认识。

首先他比较有才华,文采斐然,能文。

并且喜欢打抱不平,急公好义,能武。

除了上面两个评价,结合他后来的所作所为,我们再送他四个字:年少气盛或者年少轻狂。

所以对王錱这个人,八个字总结:“能文能武年少轻狂”。

当然,王錱的运气也很好。

虽然仕途科举上还没能取得突破,只中了个秀才,但他在创业路上却已经走在了前面。

太平军作乱,他最先抓住了机遇:在湖南,他是最早创业的那批人之一,或者把之一去掉也可以。

广西天下大乱的时候,王錱就跟随江忠源去往前线,虽然当时他只是一个大头兵没有什么名气,但是在平定李沅发的战斗中,他增加了履历,提高了眼界,开阔了胸襟。

在广西的时候的王錱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连江忠源都没能混出名堂,更何况王錱?

从广西前线回来之后,能文能武年少轻狂“置身万物之表,俯视一切”的王錱,就不失时机的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早在1850年,咸丰帝上任大清董事长,刚刚接替他老子的班的时候,王錱就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在湘乡办团练,自咸丰元年中秋后起,至十月初而初成”。

也就是说,在1850年,王錱就开始着手办团练了,比曾国藩早了好几年。

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王錱是眼光最准,动手最早的湖南人。

用他自己的话说:“其时贼在广西,谁知团练为何物?”

太平军当时还在广西,没有人预料到后来会跑来祸害湖南,谁也没把太平军当回事。

唯有王錱高瞻远瞩,看到了后来十几年大清朝最大的风口,不愧是“置身万物之表,俯视一切”,眼光独到。

当时他创业的时候,大多数吃瓜群众根本都不知道什么是团练,他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并且他创业的地点,是当时的湖南。

湖南在晚清的地位,大概相当于现在美国硅谷之于互联网的地位。

并且王錱是踏踏实实要办团练的,把创业当做事业在做,绝非玩票性质。

当时的人都不知道团练是什么,也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搞团练。

毕竟广西的起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远的仿佛就在天边。

这年月行情不好,老百姓过不安生,哪里不出个把土匪大盗的,但是这些边缘地区的匪患,跟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因此王錱要办团练,根本没有市场。

“闻此议,莫不掩耳而走。”

听说王錱要办团练,大家都捂着耳朵跑的远远的,觉得他是个神经病。

这就好比你在一个乡下地方,突然要把乡亲们召集起来,跟他们说要成立一支队伍,准备从事对抗外星人入侵的工作,估计你的父老乡亲的反应也是一样,大骂一句:神经病。

但是王錱却硬着头皮就上了,他切切实实的看到了乱世即将到来这一点,并且还真的不是键盘侠,他说干就干,“恃此一点血诚,不计成败利钝,不顾祸福生死,任劳任怨,以成此举”。

这句话,大家可以背下来,能当做例句写到作文里,肯定是加分的。

到了曾国藩来的时候,此时的王錱已经创业2年有余,手下的队伍已经有点样子了。而此时的太平军正好已经从广西打了过来,祸害湖南,乡亲们才开始佩服王錱的眼光。

而王錱提早动手,已经做好了准备,终于等到风口爆发的好时机。

他准备继续做大做强自己的创业公司。

王錱确确实实做出了成绩,当时太平军初到湖南的时候,还没有曾国藩什么事儿,王錱就已经带人,扫平了湖南衡州,永州,郴州,桂阳这些地方的天地会起义。

王錱的队伍很能打仗:所到之处,天地会全部平息,为湖南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撑起了湖南一省的门户。

后来王錱打出了名气,太平军见到王錱,都跑的远远的。

太平军里有一句话是说王錱的:“出队莫逢王老虎”。

王老虎就是王錱,当时王錱已经在湖南打出了一些小名气。

而就在王錱时来运转,眼看公司业务蓬勃发展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出现了。

这个人是个中央大员,国企老总,中年大叔,典型的键盘侠,非常迂腐还以老卖老。

这个人来头不小,一上来居然就要取代自己的地位,二话不说就要收购自己的创业公司。

这个人就是曾国藩。

如果是一般人,以王錱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早就跳脚开骂了。

但是曾国藩毕竟是老乡,也是自己的老前辈。

曾国藩的地位比当时的王錱高很多,自己的老师罗泽南也已经同意曾国藩的并购收购计划,先期接受了曾国藩的领导和改编,既然老师都跟着别人混了,做学生的还能说什么呢?所以没办法,王錱也只能同意,跟着国企老总曾国藩干。

但是以王錱的抱负,他的履历,他的眼光,他的学识,以及他已经从事的创业经历,再加上年少气盛,王錱不可能久居曾国藩这个国企老总、创业门外汉之下。

虽然曾国藩以建功立业、为皇帝效劳这些当时冠冕堂皇的所谓梦想来笼络王錱,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王錱内心的郁闷:哪里来的中年大叔,居然敢和小爷抢饭碗?

所以曾国藩和王錱之间,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隐患。

王錱的脾气性格决定了他就是个创业型人才,不可能久居人下。

王錱不可能久居人下,那么有没有可能让他和曾国藩的位置换一下呢?

毕竟人家王錱才是最早拉大旗创大业的人,才是真正的创业元老,曾国藩只是半路出家,半路出家的人加入创业公司,在现代也屡见不鲜,当时为什么就不行呢?

原因很简单:曾国藩的地位实在比王錱高太多太多了。

这也是我们说的王錱的劣势:

虽然他创业很久,但是因为王錱太过年轻,之前的积累不够,和曾国藩这样的老油条放在一起比较,就显得过于稚嫩。

年少气盛拼劲足,有些时候有用,有些时候没用。

曾国藩来头不小:

头顶皇上圣旨,

怀揣省长邀请函,

脚踩中央二品大员这样的七彩祥云。

用紫霞仙子的话来说:“我的的如意郎君是位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云彩来娶我”。

当然曾国藩不搞基,他不是来娶王錱的,他是来取代王錱的。

在来湖南办团练之前,曾国藩当过朝廷的二品大员,兵部左右侍郎都干过,这职位放在今天就是军委副总司令级别(当然应该没有那么大实权)。

再来看看王錱,虽然是早期创业者,但是企业规模太小。

当时王錱的队伍1000多号人,放到今天也就是个营级单位的水平。

并且还是民兵,不是正规军。

也就是说:王錱的地位,此时就是个营长。

如果曾国藩给他当副手,级别也就是个副营长。

曾国藩如此一个位高权重的人,领着皇帝的圣旨来加盟,你却把他安排到一个民兵组织里面去当个营长,还是个副的,你说可能吗?

曾国藩已经在宦海沉浮了十几年,此时已经40多岁,是朝中大员,混的是高层。

王錱这个毛头小子当时只有20多岁,带着一群老百姓,混的是底层。

一个40多岁的中央大员,怎么可能会去给一个20多岁的民兵团练小营长当副官?

两人的功名也相差悬殊:

曾国藩是个堂堂翰林,是个当了13年京官的翰林博士。

而王錱还是一个破秀才,虽然当时秀才也是个不错的文凭,但是和进士比就不值一提了,这中间差着举人、进士两级的辈分呢?

所以曾国藩绝无可能屈居王錱之下,想都不要想。

对比曾国藩和王錱这两个各自的优势:

曾国藩的优势是拥有上层建筑,是自上而下委任的。

虽然他是空降领导,但是后台足够高,够硬。

而王錱的优势则是从下而上。

他拥有基层经验,独自拉起了队伍,也有了一定的名气和战功。

虽然现在企业初创规模不大,但是风口就在眼前,如果运气好,IPO上市也就是几年时间的事儿,不相信的看看江忠源是如何迅速发迹加火箭升迁的就明白了。

在大量的YY小说里,总有一些扮猪吃老虎的戏份。

一个穷光蛋,顶着主角光环,靠着自己的努力,从下面一步步奋斗上来。

沿途干死了一个个大BOSS,一路杀,一路升级,最后终于称王称霸,斗破苍穹。

但是现实不是写小说,你不能YY。

现实就是:中央领导干部能量无穷,穷小子只能靠边站。

中央大员是曾国藩,穷小子就是王錱。

曾国藩要接管,王錱只能靠边站。

YY强国,但是只能在梦里。

这就是现实。

曾国藩一上来就开始打压王錱。

新领导来了,对原来的这帮创业人马发表讲话。

首先肯定要说点好听的:他说王錱“忠勇冠群,驭众严明”,然后话锋一转,马上就开始赤裸裸的贬低:“局量较隘,只堪稗将”。

这就好比你本来是一个创业公司的老大,TEAM LEADER,突然空降了一个国企领导给你。

这个领导一上来给你的评价就是:小王啊,你这个人干事情还是很努力的嘛,队伍带的也不错,值得肯定。

但是话锋一转:你这个人没有什么气量,太小肚鸡肠了,不够大度,当不了领导人,只能做个小组的组长。企业领导人还我来当吧,以后你就不要干TEAM LEADER了,好好去当组长去吧。

古人都是好面子的,能书面上赤裸裸的贬低别人,取代了别人的位置还说别人“只堪稗将”,这种事情真的很不地道,更何况评价的是一个如此优秀的年轻创业家王錱。

但这就是现实,在利益面前,内圣外王的曾国藩也是肉体凡胎。

不是只有曾国藩如此,一般能成事的人,总是有那么一点点不计后果、不择手段。

只是成功之后,大家只看到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头顶的光芒万丈,却选择性的无视他脚下的那些黑影。

王錱,是个人才。

能文能武年少有为,也扎实肯干,也站到了风口上。

你可以创业,你可以奋斗,你可以白手起家,你可以“恃此一点血诚,不计成败利钝,不顾祸福生死,任劳任怨,以成此举”。

但是到了我二品大员曾国藩的面前,你只能当我的跟班。

毕竟成功的人只能有一个,如果非要在我和你之间选一个的话,那个人只能是我!

我才是湘军真正的主角,我才配拥有无敌道具:主角光环。

你王錱不配。

这就是现实。 tfckx7Eao/y2Td2qzHsYqTB7ERP8E5YqaOnrZroGyGY1SJ0zquknT3wW9UE5Pf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