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帮助孩子运用自身的巨大潜能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疲劳,这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我们通过对6岁以下孩子的观察,了解到了活生生的事实。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孩子会很容易感觉疲惫,一旦孩子有了疲惫感,就很难再进行学习,所以早早就将孩子送入学校是一件让孩子痛苦的事情。这让爱护孩子的父母很难受,他们希望孩子只是玩耍、睡觉,不用再做其他事情。但孩子显然并不这样想。事实上,孩子痛恨这种作息模式,并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我们通过对3~6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进行认真的观察,并没有发现他们在学习时出现疲惫,而是越学越兴奋。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会产生疲惫感,例如吃饭。吃饭的时候,人的上下腭、牙床、舌头会不停地运动,这个过程能给人带来能量,就像健身能给人带来活力一样,并不会让人产生疲惫感。事实上,心智的发展让孩子更有活力,更有力量,更健康,根本不会产生疲惫感。上帝赐给孩子强大的学习能力,让孩子能不断地接受新知识,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却让孩子在玩耍和睡觉中错过了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新能力的“敏感期”。孩子会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地活动,如果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吸收学习,就会通过玩玩具来满足。

有心理学家这样说,孩子是通过玩游戏来使自己进步、发展和完善的。孩子会不断吸收身边的所有信息,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然后将过去与未来连接起来。孩子就是通过游戏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成人只需要观察,而不要去打扰他们,不需要提供帮助,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可是,孩子通过玩玩具、堆沙堡这样的游戏就能认识复杂的现实世界,吸收如此众多的知识吗?一面说要在孩子的吸收期多与孩子沟通,而另一面却说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这两种说法存在巨大的矛盾,应如何理解呢?

我认为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如果3~6岁的孩子真的能够自然、自觉地吸收知识,就应该抓住时机,将孩子放置在配备了合适设施和教具的环境中,让孩子进行探索,一点点吸收知识,并允许孩子模仿成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3岁的孩子拥有趋向成熟的能力,并让孩子逐渐适应现实,适应当下的文化。我们不会用娃娃、玩具兵这类玩偶去引诱孩子,我们能给孩子的不仅是玩具,还有有趣的教具。想知道孩子会更喜欢哪一种吗?当我们将蒙台梭利教具放在孩子面前时,他们争相取用,对这些教具的喜欢程度超出想象。孩子们长期被束缚的心灵,突然发现了能让自己成长、发展的东西,简直就像一头饥饿的狮子吞食猎物一般,孩子对这些能帮助自己成长的教具十分着迷。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渐渐开始学习,开始融入社会,并开始继承人类的文明。

了解了孩子存在的巨大能量对孩子、对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后,我们意识到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孩子,以便找到更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我们认为,与其相信玩具给孩子带来的魔力,不如相信孩子自身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因此,我们必须研究出一种实用的教育方法,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自身的这股巨大能量。 YhnIt0cK+0PT0J4MDZZT/HN0Eo7AhZ+0S/1fGpqCSbvnNLNv0ON+usBH/nrG1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