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给孩子适当、正确的帮助

我们再来看看较大一些的孩子。我接触过几个日本爸爸,他们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甚至超过了我们。一位爸爸在带他2岁的儿子散步时,孩子突然坐在地上,这位爸爸没有大声斥责,命令孩子“快起来”,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自己站起来。这位爸爸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不是用长者的身份而是像朋友那样对待孩子。还有一位爸爸,在跟孩子做游戏时,将自己的双腿分得开开的,让孩子在双腿间穿来穿去。这位爸爸在做这个可笑姿势的时候,脸上还保持着长者的尊严。我很敬佩这两位爸爸,他们能从传统的育儿经验中找到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而很多人只是急着让孩子尽快成为大人,成为社会中的人。

我在米兰遇到了一位妈妈,这位妈妈还上过蒙台梭利的课程。她当时正牵着孩子的手要过马路。这时路边教堂里的钟声响起,孩子停下了脚步,想聆听钟声,可妈妈并没有感受到孩子的心情,只是一味地责骂并催促孩子快些走。看得出,让成人不要总是打扰孩子的成长是件非常难的事,但确实非常有必要。要想让成人做到这一点,需要成人了解孩子的需要,并且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控制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塑造孩子的冲动,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成长,让每一个独特的个体都能得到内在生命的自我创造。

我们都知道,孩子不能缺少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但这两样只是对孩子的身体有好处。从心理角度看,即使孩子身上洒满了阳光,可心里或许连一丝光线都照不进来。这是因为成人用粗暴、无知的力量毁掉了孩子身上拥有的内在力量—缓慢、重要且脆弱的自我建造。

成人要想给孩子提供适当、正确的帮助,就必须学会细致、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如果想制订一套适当的育儿方法,那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参与到成人的生活之中。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对成人的行为进行模仿,如果孩子连成人是怎么做的都观察不到,他们就无法模仿,自然无法学会,就像失聪的人很难学会说话一样。我们要求成人尽可能多地与孩子相处,多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可成人总是表现出难以做到。其实与孩子相处,并不会占用成人多少时间和精力,这只是一个心态问题。一个不模仿成人、不会提问的孩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而由于偏见,我们提倡成人多陪伴孩子的观念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最健康科学的教养方式是孩子需要很多睡眠。可为什么要强迫孩子睡觉呢?其实如果让孩子多待在大人身边,他们想什么时候睡再什么时候睡,就能发现孩子并不需要过多的睡眠时间。

在北欧,人们坚持让孩子早早就上床休息,这一做法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很多人都这样去做。曾有一个孩子跟我说,他很想看一下人们谈论的美丽的星星到底是什么样子。由于这个孩子早早就入睡,他根本就没有看到过星星。早早就让孩子入睡的传统会使孩子觉得,进行自我建构是件非常累人的事情,他不得不跟成人斗争,最终成人毁掉了他的自主建造,孩子不得不服从命令早早上床休息。

耶稣基督教导我们要宽容:“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意思是,不要再次熄灭已经熄灭的蜡烛。这一信条可以借用到教育上,即“不要毁掉孩子的内在建造能力,不要破坏孩子的生命软蜡”。这对于正处于教育战线上的老师来说,非常重要,责任非常重大。

我们的基本教育观念是,绝不能成为孩子成长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要做的事情,并不简单,也不会很难。最难的事情是,去除一些先入为主的观点和偏见,只有观念正确了,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iNa3JCQMgNlsXIQBQYLGydceDpXNt+fLhBhWNqimplskO4WYSoI37hl8Z53bxdS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