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成人应该受到控告

受到成人压抑的儿童

弗洛伊德用“压抑”这个词来形容成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这个词本身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一个孩子之所以不能正常成长和发展,很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成人的压抑。“成人”这个词本身是很抽象的。由于儿童与社会是隔离的,当一个孩子受到成人的影响,他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成人,他的行为、举止就会与最亲近的人相似。这些能影响儿童的成人通常是他们的父母或老师。

然而,社会却赋予了成人截然相反的使命:成人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与发展。现在,当人类的思想积累到一定的高度后,我们才发现,过去被认为是保护者、施救者的成人,其实应该受到控告。既然几乎所有的成人都扮演着母亲、父亲或监护人的角色,那就表示所有成人都应受到控告。对儿童负有不可推脱责任的社会也应接受审判。这一惊世骇俗的控告就如同上帝神秘而令人畏惧的“最后的审判”一样,意在给我们以警示:“你们究竟是如何对待我托付给你们的孩子的?”

成人对此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抗议和自我辩护:“我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们深爱着自己的子女,甚至为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幸福。”

虽然成人表面上在为自己辩护,其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矛盾。为自己辩解似乎已经成为成人的一种习惯,我们对此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个控告本身,而不是谁受到了控告。被告们虽然在照顾和教育孩子时尽心尽力,却还是发觉自己像一直徘徊在没有出口的密林中,身陷困扰重重的迷宫之中,根本无力自拔。其实成人不知道,他们之所以会迷路都是自己造成的。

所有代表着儿童利益的人都应该对成人提出控告,并坚持不懈下去。

也许,这一控告会立刻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因为它公开指控的并不是那些见不得人的错误,也不是那种让人感到丢脸、无能的错误,而是一种在无意识中犯下的过错。这种指控能使人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事实上,人类每一点真正的进步并不完全是因为发现和利用了未知的事物!

人们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时,态度总是如此矛盾:对有意犯下的错误会感到痛心疾首,而对无意犯下的错误则置若罔闻。其实,无意犯下的错误中隐藏着巨大的机会。人们一旦认识到这些错误,然后加以克服,会使自己达到并超越目标,并最终给人类带来更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中世纪的骑士对真诚的反省如此重视的原因。当一个骑士因为个人荣誉受到侵犯(可能只是最微小的侵犯)而准备决斗时,他都会先跪在祭台前谦卑地忏悔:“我首先承认我有罪,这是我的过错。”

在成人中进行彻底的变革

现在,要想不再像以前那样错误地对待儿童,把儿童从内心的冲突与危险的思想中解救出来,首先应该进行一场彻底的变革。这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这场变革必须在成人中进行。尽管成人宣称为了孩子他们已经竭尽所能,并以牺牲自己的幸福来成全对孩子的爱。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确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为此,他们必须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以外去找寻答案。

尽管对于儿童依然存在大量的未知,我们对于儿童的心理也并未完全了解,但我们必须努力去认识。我们必须怀着一种热情和牺牲精神去开掘这片未知的领域,就像那些怀揣着黄金梦想去海外寻找黄金的探险家一样。这是每一个想要探究儿童内心深处未知因素的成人必须做的事情。不论国籍、种族和地位,所有的成人都应该参与进来,因为这是实现人类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要素。

成人至今也无法理解儿童,所以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无法沟通和不断产生冲突的问题。掌握更多的知识或提高文化水平,并不能帮助成人解决这些问题。成人必须站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必须认识到自己无意犯下的过错。这些错误会妨碍他们真正理解儿童。如果成人没有做好纠正错误的准备,没有采取适宜的态度,他们就不可能进一步了解儿童。

反省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这就如同人们一提起药品就会联想到它能用来治病,一个关节脱臼的人必然希望得到复位一样。同样的,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时,他就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逼迫自己去改正,因为一旦他弄清了错误的原委,就会无法再忍受之前的那种难以名状的、无助的痛苦了。

当一切步入正轨后,生活才能顺利进行。只要我们认识到,我们在过多地关注自己的同时的确忽视了儿童;只要我们相信,我们其实也能够完成那些本以为无法完成的事情,那时我们就会渴望去了解儿童的内心,并会发现他们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在与儿童相处中,成人会变得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与儿童有关的一切,使他们与儿童之间的误解越积越多。正是由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使成人把儿童视为一件心里空无一物、有待他人填塞的东西。

因为把儿童当成了一件脆弱的而没有自理能力的东西,成人就觉得必须替他们做所有的事情。因为把儿童当成了一件缺乏精神指导的东西,成人就觉得需要不断地给予他们指导。也许,我们可以说,成人把自己视为儿童的造物主,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以自己为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儿童必须以他们为样板进行塑造。一旦儿童有任何行为偏离了成人的方式,就会被认为是邪恶的、错误的,必须马上加以纠正。

成人用这种方式对待儿童,即使他们能够说服自己这是出于对儿童的爱和自我牺牲,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 vZ1DcpFmBMw2ICyzo1s7q0FALSunbWY2oKuDFIdg3Sgwy9WCmbsOmmubrnlyq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