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别人看来或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还是不能完全理解,一个人怎么会这样坚持孤独呢?我弄不太懂,不过,也无所谓了,我又不是为了研究老师才进出他家的。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完全不考虑老师的感受,为了自己的感情而不管不顾,其实也算是一种可贵的东西吧。也许正因如此,我才能够和老师建立起一种温暖的交情。
我没有刻意地去研究和猜测老师,如果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去探究,那我和他之间维系的那种微妙的情感肯定早就不存在了。那时的我太年轻,经历太少,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这种不打听、不猜测、不研究的性格有多么可贵,如果稍稍偏离了方向,追问起老师的行为和少言寡语,我们俩的情谊不知最后会落得个什么结果。光是想想都让我发颤。老师其实也一直担心别人会用冷漠的眼神研究他。
我去老师家的次数越来越频繁,有时一个月两三次都不止。老师终于忍不住了,有一次他问我:
“你为什么要来我家呢?”
“啊,这个嘛,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了?”
“没有,没什么打扰不打扰的。”
我相信老师说的话,老师虽然总是沉默寡言,但他的确没有表现出对我的厌恶。老师基本不出去交际,以前的同学在东京的也就两三个人,他偶尔也出去和同学、同乡一起吃饭聚会,但我相信老师和他们之间的感情肯定没有我和他的深。
“我不常和人打交道,”老师说,“你能来我家,我很高兴,所以才问你为什么想要和我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难道不能和老师这样的人交往吗?”
我反问道,老师没有回应,他看了一会儿我的脸,继续问道:
“你今年多大了?”
这个偏离主题的聊法实在不高明,不过我也不会去钻牛角尖,非要将一个问题讨论到底。那天下午就这样过去了。
之后没过几天我又去找老师了,是老师开的门,他笑呵呵地和我打招呼:“又来啦?”
如果换作其他人,肯定会生气的。但我并不生气,相反,却感到轻松快乐,我开心地回应道:“嗯,来了。”
“我不常和人打交道,”坐定后,老师又重复起以前说过的这句话,“我不喜欢热闹,看起来你也不太喜欢热闹。我是因为自己不再年轻了,所以不参加社交,这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你还年轻,不去参加一些社交活动不太好吧,你肯定也喜欢到处跑跑,长长见识吧?”
“可是我并不觉得孤独啊。”
“恐怕最孤独的要数你了吧,不然你怎么有时间总是来我这种孤独的人的家里呢?”
老师如此说我还能怎么去辩驳呢?
“现在你和一个孤独的人在一起,不可能变快乐,相反,你可能会变得更加孤独。因为,你所遇到的我连自己的孤独都无法排解。所以,你需要寻找和遇见更多的人,以后也许就不再会来我家了。”
老师神情寂寥地说着,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接着仿佛自言自语地陷入了对某事的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