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想要采蜜,就不要踢翻蜂巢

1931年5月7日,纽约市发生了一起有史以来最轰动的围捕事件。经过几周的追踪,“双枪手”克劳利在西区大街他女朋友的公寓里落网。150多名警察和侦探参与了此次行动,把他困到公寓的顶层。他们挖开了一个洞,想用催泪弹把这个“警察杀手”逼出来。他们在周围的建筑上架起了机关枪,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纽约最宜居的地方充满了各种机枪和手枪的响声。克劳利躲在一把堆满杂物的椅子后面,不断地向警方开火。数以万计的群众目睹了这场枪战,心情十分激动。纽约的人行道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件。

当克劳利被捕后,警察局局长莫隆尼声称,这个“双枪”暴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危险的罪犯之一。他说:“他随时随地就能杀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然而,“双枪手”克劳利如何评价自己呢?众所周知,当警方对着公寓开火时,他写了一封《致相关人士的信》。并且,在他写信的时候,鲜血从伤口中流出,染红了信纸。在这封信中,他写道:“在我的衣服之下,有一颗疲惫的心,但充满了慈爱,不会伤害任何人。”

在此之前,克劳利和他的女朋友把车开到长岛的乡村公路上,正在亲热时,一名警察走过来说:“请出示你的驾照。”克劳利一言不发,直接掏出手枪,连开数枪。警察倒地后,他下车拿起警察的配枪,又朝倒在地上的尸体开了一枪。这就是凶手所说的“在我的衣服之下,有一颗疲惫的心,但充满了慈爱,不会伤害任何人”。

最后,克劳利被判处电椅死刑。当他来到星星监狱的行刑室时,大家都以为他会说:“这就是我杀人的下场吗?”但是没有,他只说:“这是我自卫的后果。”

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双枪手”克劳利根本就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这是所有罪犯里与众不同的态度吗?如果你这样想的话,请听听这段话:

“我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献给了大家,让他们获得些许的快乐,也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而回报我的只有恶言恶语,四处被人追捕。”

这是阿尔·卡朋的话。他是美国最声名狼藉的社会公敌,也是芝加哥地区横行霸道的黑帮头目。卡朋没有谴责自己。他真的把自己当成公众的恩人,一个得不到赏识、被人误解的公众慈善家。

纽约最臭名昭著的恶徒之一——荷兰人苏尔兹在纽瓦克被人开枪打死之前,曾在一次新闻采访中说,他是公众的恩人。对此,他深信不疑。

在这个问题上,我和纽约星星监狱的监狱长刘易斯·劳斯通过信,很有意思。根据他的说法,星星监狱的罪犯很少会认为自己是坏蛋,他们只是普通人,就和你我一样。所以,他们会跟你解释,为什么要撬保险箱,为什么要扣下扳机。他们多半会用一种推理、诡辩或者合乎逻辑的方式为他们的反社会行为辩解,甚至认为自己不该被关进监狱。

如果阿尔·卡朋、“双枪手”克劳利、荷兰人苏尔兹,以及那些监狱里的亡命之徒不知忏悔——那么我们接触到的普通人呢?

华纳梅克尔百货公司的创始人约翰·华纳梅克尔曾经承认:“30年前我就体会到,责骂他人是件愚蠢的事。我不会抱怨上天没有给每个人分配同样多的智慧,光是克服自己的局限,就够我忙活的了。”

华纳梅克尔很早就明白了,而我却在这个古老的世界里摸索了30多年才看清楚:无论一个人犯下多么大的错误,100次里有99次,他都不会责怪自己。

批评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它会使人变得善辩,拼命为自己辩解。批评也很危险,因为它会伤害人们的自尊心,打击自我的重要性,并引发别人的不满。

全球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用实验证明了,因为表现良好而得到奖励的动物,比因为表现不良而受到惩罚的动物,学得更快更好。最近的研究表明,这也同样适用于人类。批评不能带来恒久的变化,反而经常招致不满。

还有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汉斯·塞利也说过:“我们有多渴望被赞扬,就有多害怕被指责。”

批评引发的不满只能使公司的员工、家人和朋友情绪低落,而批评的情况依然不会好转。

俄克拉荷马州的安全检查员乔治·约翰斯顿,供职于一家工程公司,工作职责之一便是监督工人们在工地工作时佩戴安全帽。据他本人说,每次看到不戴安全帽的工人时,他都会威严地命令他们必须遵守规章。工人虽然表面接受了,等他一离开,就马上摘掉安全帽。

他决定尝试别的方法。下次他发现一些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帽子是不是不舒服或者尺寸不合适。然后他用温和的语调提醒他们,佩戴安全帽是为了保护他们不受伤,建议他们工作时一定要戴着。这么一来,工人都遵守规矩,并且没有任何抱怨或抵触的情绪。

在漫长的历史中,你会发现批评无用的很多例子。比如,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的那场著名论战,分裂了共和党,直接把威尔逊送去了白宫,并让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写下勇敢而光荣的篇章,改变了历史的脉络。在此,我们快速地回顾一番。当罗斯福1908年告别白宫时,他支持塔夫脱竞选总统。然后他去非洲打猎了。当他再回到美国时,他大发雷霆。他斥责塔夫脱的保守主义,想第三次获得总统提名,组建了公麋党,因此彻底弄垮了共和党。在之后的竞选中,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州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造成了共和党历史上最惨重的失败。

西奥多·罗斯福责怪塔夫脱,但塔夫脱责怪自己了吗?当然没有,他满眼泪花地说:“我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

那么,应该责怪谁?罗斯福或者塔夫脱?说实话,我也不知道,更不在乎。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西奥多·罗斯福的批评并没有让塔夫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让塔夫脱拼命为自己辩护,满眼泪花地说:“我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

或者,我们来说一下“茶壶山油田丑闻”。它占据了20世纪20年代早期所有报纸的版面,震惊了整个美国!在当时人们的记忆里,美国的政坛还没出现过类似的事情。以下就是这桩丑闻的真实内幕:哈定总统的内政部长艾伯特·福尔负责政府在埃尔克希尔和茶壶山地区油田的出租事宜。那里本来是政府以后留给海军用的。福尔部长公开招标了吗?没有。他直接把这个肥差给了朋友爱德华·多希尼。那么,多希尼是怎么做的呢?他给了福尔部长10万美元,美其名曰“贷款”。然后,福尔部长马上命令海军挺进该地区,驱逐位于邻近油井的竞争者,因为他们也在汲取埃尔克希尔的石油。这些竞争者被武力驱赶出自己的地盘,纷纷拥进法院,揭发了这桩茶壶山油田丑闻。事情曝光后,哈定政府垮台,激起民愤,也拖垮了共和党,直接把艾伯特·福尔送入了监狱。

福尔部长遭到猛烈的抨击,之前很少有公众人物被如此谴责过。那么,他忏悔了吗?绝不!几年后,赫伯特·胡佛在一次公众演讲中暗示,哈定总统死于心理焦虑和担忧,并归咎于一个朋友的背叛。当福尔的妻子听到这番话时,从椅子上跳起来,痛哭流涕,握紧拳头尖声叫喊道:“什么!福尔背叛了哈定?才不是!我丈夫从来没有出卖过任何人。即使这间屋子堆满黄金,也不能诱惑我丈夫干坏事。他才是那个被背叛、被迫害、被钉上十字架的人。”

所以你看,人类的天性显现无疑,做错事的人只会谴责别人,从来不会怪罪自己。我们都如此。所以,当明天你我想要批评别人时,想一想阿尔·卡朋、“双枪手”克劳利和艾伯特·福尔。我们要认清,批评就是家养的鸽子,最后总会飞回来。还得想明白,我们纠正和谴责别人时,他们也许会为自己辩解,并且反过来指责我们;或者,像温和的塔夫脱为自己开脱:“我不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

1865年4月15日的早晨,亚伯拉罕·林肯躺在福特戏院对面的一家廉价公寓的卧室里,命悬一线。就在那家戏院里,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开枪打中了他。他斜躺在那张松垮下陷的床上,这对他瘦削的身体来说有些小。床的上方挂着一幅罗莎·博纳尔的名画《马市》的复制品,煤气灯散发出昏黄的灯光。

当林肯奄奄一息地躺着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统帅。”

林肯与人打交道的秘诀是什么?我用了10年来研究林肯的一生,并用了3年时间写出了《林肯传》。我已经事无巨细地研究了林肯的性格和家庭生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还特别研究了林肯与人相处的技巧。他是否经常批评人?哦,是的。作为印第安纳州鸽湾谷的一个年轻人,他不仅批评别人,还用写信和作诗的方式来讥讽别人,并把写好的信放到容易被人发现的大路上。其中一封信,就使得对方怨恨了一辈子。

那是1842年的秋天,林肯写了一封信,讽刺了一个自负、好斗的警察,名字叫詹姆斯·希尔兹。这封信发表在《春田日报》上,镇上的人都捧腹大笑。敏感又骄傲的希尔兹,气得怒火中烧。当他查出来写这封信的人是谁时,就骑上马到处寻找林肯,要跟他决斗。林肯不想决斗,也反对决斗,可为了自己的荣誉不得不应承下来。希尔兹允许林肯选择武器。林肯长了一对长胳膊,所以选了骑兵的长剑,还跟一位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学习了如何使用长剑。到了约定的那天,他们在密西西比河的某个河滩碰面,准备决一死战。然而,在最后一分钟,他们的助手赶来阻止了这场生死战。

这是林肯个人生涯中最可怕的事件。这给他在与人相处方面上了宝贵的一课。此后,他再也没有写过侮辱别人的信,再也没有嘲讽过别人。从那个时候开始,无论发生什么事,他都没有批评过任何人。

在南北战争时期,林肯一次次委派新的将领——麦克莱伦、蒲柏、伯恩赛德、胡克、米德等来统率波托马克的军队,这些人相继落败,一度令他非常绝望。全国一半的人都在谴责这些无能的将领,但是林肯仍然心平气和,“不对任何人恶语相向,对所有人都胸怀慈悲”。他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是:“不要批评别人,别人才不会批评你。”

当林肯的妻子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加以指责时,林肯总说:“不要批评他们,我们在相同的处境下也会这样的。”

然而,假如一个人有资格抨击南方人,那一定非林肯莫属。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1863年7月的前三天,发生了盖茨堡之役。直到7月4日晚上,当暴风雨来临时,李将军正在率队向南方撤退。当他拖着败军残卒来到波托马克时,他发现前面河水暴涨,无法通行,而大获全胜的联邦军队步步紧逼。李将军陷入困境,无法逃脱。林肯意识到,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个俘获李将军军队、立刻结束战争的绝佳机会。所以,林肯怀着热切的期望,命令米德不要召开军事会议,马上攻击李将军。林肯通过电报下达了指令,又派了一个特使,督促米德立即采取行动。

米德将军是怎么做的呢?他选择了跟命令完全相反的做法,违反林肯的命令,召开了军事会议。他犹豫不决,延误战机,还发回电报,找了各种借口,拒绝直接攻击李将军。最后,河水退去,李将军带着军队逃出了波托马克。

林肯大发雷霆,忍不住向他的儿子罗伯特大吼:“他这是什么意思?老天爷,他究竟是什么意思?敌军已经尽在掌握了,一伸手,就能擒获他们了;然而,无论我如何费尽口舌,都不能使军队前进一步。在那种情况下,所有的将领都能击败李将军。如果我在那里,我自己就能抓住他。”

在痛苦和沮丧之下,林肯坐下来,给米德写了一封信。别忘了,这个时候的林肯非常谨慎,用词也很克制。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是林肯态度最为严厉的一封。内容如下:

我亲爱的将军:

我相信,你一定没有认识到李将军逃走的严重后果。他本来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中,如果抓住了他,再加上我们最近的一些胜利,这场战争已经结束了。然而到现在,战争还在无限期地延续下去。如果上周一你都不能十拿九稳地击溃李将军,那么,过河后你又怎么能击败他呢?况且你的军队人数锐减,只剩下当时的三分之二了。我不再满怀期望,也不再指望你能发挥什么作用。你浪费了最佳的机会,为此,我感到非常难过。

可以试想一下,米德看过后会有何反应?

米德根本没看到这封信,因为林肯没有寄出去。在他去世之后,人们从他的文件中发现了这封信。

我猜——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揣测——林肯在写完这封信后,望着窗外,自言自语:“等一下,也许我不应该这么草率。我在安静的白宫里安稳地坐着,去命令米德进攻;如果我当时也在盖茨堡,如果我也和米德一样,目睹了上周血流成河的场面,听到了伤兵的哀号,也许我也不会急着攻击李将军了。如果我有米德一样的软弱性格,也许我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不管怎样,木已成舟。如果我发出这封信,虽然可以发泄我的不快,但会使米德为自己辩解。他也许会责怪我。这会伤害他,削弱他作为指挥官的用处,没准儿会让他从军队辞职。”

所以,就像我之前所说的,林肯把信搁置一旁,因为他从痛苦的经验中领悟到,尖锐的批评和斥责总是徒劳无功的。

西奥多·罗斯福说过,当他在位时,每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就会靠在椅子上,抬头看着悬挂在桌子前方林肯的巨幅画像,扪心自问:“如果林肯处在我的位置,他会怎么做?他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下次当我们想批评别人时,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张5美元的纸钞,看着上面林肯的头像,问自己:“如果林肯遇到这个问题,他会怎么解决?”

马克·吐温经常火冒三丈,写的信都能把纸“烧焦”。比如,有一次他写信给惹他生气的人说:“你需要一张死亡埋葬许可证。你随时开口,我敢保证你马上会得到它。”还有一次,他给一个编辑写信,提到一个校对员试图“改正我的拼写和标点”,他命令道:“再有这种情况,一定要按照我的稿子来,让那个校对员保留意见,留在他那腐烂的脑子里吧!”

写这些刻薄的信,能让他发泄怒火。它们能让他出口气,也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因为马克·吐温的妻子会悄悄地拿走它们,永远不会把它们寄出去。

你是否想劝某些人纠正不良习惯,改善和提高自我?不错!这样很好!我完全同意。但为什么不从自己开始呢?纯粹出于自私的观点,改变自己要比改变别人获益更多——当然,危险也更少。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要斥责别人,试着去理解他们。让我们弄清楚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这比批评有效得多,也更加打动人心;它能带来同情、包容和慈爱。“理解即宽容”。

正如约翰逊博士所说:“在审判日到来之前,上帝都不急着审判人。”

那么,你我又有什么资格指责别人呢?

原则一:不要批评、谴责或者抱怨。 sC3ZM7phVTqFb7iAMZHl3vTwFhm524WjTHISirxgZRujICpiI/jLg6VR1fB07j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