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儿童性格的形成

针对儿童的性格研究

现在我们讨论的问题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就是儿童的性格及其形成。

从很久以前开始,人们在教育孩子时就已经非常重视性格培养了。虽然那时人们还不知道性格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培养性格,但是传统的教育理论认为教育不仅包括在智力方面和实践方面对人进行的培养,某种未知性格的养成也必须纳入教育的范围。这说明教育工作者对性格这个要素是十分重视的。从古至今,人们对许多美德,如勇敢、坚毅、责任感、与人为善等都十分关注,因此,道德教育始终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但是,很多人至今仍然对某些道德教育的观点含糊不清,也没有准确了解性格到底是什么。

在很早以前,很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就已经开始探讨性格这一问题。但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给性格一个准确的定义。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对性格的定义能够为所有人接受。但是,每个人都凭借着直觉发现了性格的重要意义。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性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身体、道德、智力、意愿、人格和遗传等几个方面。自从1876年本哈森首次提出“性格学”一词后,专门针对性格学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几乎成为一门新学科。但是,关于性格学的研究一直带有一定的投机性,而不是一种精确的理论研究。现代的许多学生和改革家都对此做出了贡献。

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无论是从抽象的视角对性格进行研究,还是以个体(人)为单位进行研究,研究者都是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的。甚至那些从教育视角进行研究的人,虽然他们确实关注到了遗传和出生前的影响作用,却都不约而同地忽视了儿童。而且,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个疏漏。

蒙台梭利智语

从儿童的行为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儿童是通过一系列的个人努力才实现了性格的发展。儿童所做的努力主要由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决定,与外界因素没有关系。

我们的研究正是针对这个疏漏进行的。我们对性格的研究是针对儿童展开的。因为只有通过研究儿童的自然行为,我们才能掌握新的思考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从儿童的行为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儿童是通过一系列的个人努力才实现了性格的发展。儿童所做的努力主要由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和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障碍决定,与外界因素没有关系。因此,我们的研究兴趣也主要转向对儿童心灵构建的观察和解释上。

我们的工作必须从儿童出生开始,从他们的个性和性格还没有形成时开始,直到他们的性格和个性完成发展。自然规律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中,并且决定了人的心理发展。所有人都必须遵循这条自然法则。人与人之间的绝大多数差异都取决于他们以后的生活。因为在人生旅途中,人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障碍,这些障碍又会对人们的心理起到不同的影响作用。

当然,我们的理论要能够解释从出生到成熟各阶段的性格。但是,现在我们要暂时将儿童的生活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然后以此为依据,对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同发展形势进行研究。

儿童性格的阶段特征

人类从出生到18岁成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6岁(我们主要的研究阶段)、6~12岁、12~18岁。而每一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如果我们对各个阶段进行单独研究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们的心理典型特征具有显著的差异,而且不同个体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别。

我们都知道,第一个阶段(0~6岁)是一个创造性阶段。虽然刚刚出生的婴儿还没有形成性格,但他们的性格恰恰是从这时开始发展的。0~6岁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对性格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我们无法对尚在襁褓的婴儿施加任何外在的影响,是大自然为他们性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婴儿没有“好”与“坏”的意识,不受我们道德观念的控制。事实上,我们也不会用“坏”或“不道德”来评价某个孩子,而只会用“调皮”来形容他们。因此,在这里我们也不会使用“好”“坏”“道德”等词语。

在6~12岁阶段,儿童开始有了“好”与“坏”的意识。他们不但能够用自己的好坏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也能够评价别人的行为。学会辨别“好”与“坏”“正确”与“错误”,是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这时,儿童也具有了初步的道德感。这种道德感最终会促使他们形成一种社会意识。

在12~18岁阶段,儿童知道了要爱祖国,意识到了自己是属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或种族,也产生了相应的荣辱感。

蒙台梭利智语

在出生后的2~3年内,儿童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决定他们的一生。在这期间,如果他们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不良的影响,其性格就有可能发生偏离。

虽然正如上文中所说的那样,每个阶段都与其他两个阶段具有显著的差异,但事实上每个阶段也都为下一个阶段打下了基础。要想在下一个阶段进展正常。就需要在前一个阶段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像毛毛虫和蝴蝶在外形和行为上虽然是不同的,但蝴蝶的美丽却是由毛毛虫蛹化而来,而不是向其他蝴蝶模仿而来。只有拥有现在,才能创造未来。在一个阶段中个体的需求获得的满足越多,在下一阶段就会发展得越好。

人类通过怀孕来培育生命。如果父母两人都不酗酒,也没有其他疾病,他们所孕育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孩子是否健康也取决于他们在胚胎期间是否受到了不良影响。胎儿在妊娠晚期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只能来自环境,也就是母体在妊娠期间的生活环境。如果胚胎的生活环境良好,他们出生后就会健康、强壮。因此,受孕和怀孕都对出生后的孩子有影响。

我们在前文(本章《精神胚胎》中)中提到过“出生创伤”和“回归倾向”。由“出生创伤”引起的“回归倾向”对儿童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但是这种危险性却远远不如由酗酒和某些遗传性疾病(如癫痫病等)对孩子产生的影响严重。

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进行了论述。在出生后的2~3年内,儿童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决定他们的一生。在这期间,如果他们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不良的影响,其性格就有可能发生偏离。也就是说,如果儿童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性格偏离正轨;如果他们能够自由发展,他们的性格就能正常发展。如果我们能在受孕、孕育、出生和出生后的整个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待儿童,儿童在3岁的时候就会发展成一个正常的人。

如果我们想对儿童在0~3岁时形成的缺陷进行治疗,那么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到3~6岁这个阶段。因为,大自然这时还在忙于帮助儿童形成和完善他们其他的能力。

对0~6岁这个阶段的研究,我们的学校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为儿童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换句话说,我们拥有自己的教育方法。但是,如果儿童在0~3岁时造成的一些缺陷没有得到弥补,那么这些缺陷将会一直保留下来,影响也会越来越严重。通常这种情况都是由于成人的忽视或错误的治疗造成的。如果儿童在6岁之后仍然留有3岁之前形成的性格缺陷,那么这些缺陷将会对第二个阶段(6~12岁)产生影响,妨碍他们对正确和错误的认识。

所有这些缺陷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前一个阶段不利于儿童潜能发展的缺陷没有得到纠正,儿童就会在这个阶段表现出学习困难。因此,6岁以后的儿童可能会受到前一阶段缺陷的消极影响,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特征表现。比如,6~12岁的儿童应该表现出一种道德感的特征,但在他们身上没有出现;或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低于正常值,等等。所以,这样的儿童可能既在性格方面有缺陷,也在学习上有困难。在最后一个阶段,他们已经存在的缺陷还会导致其他更多的缺陷产生。最后,这个人可能就会变成一个废人。

现在,在我们的学校和其他许多学校,我们为每一个儿童都准备了一个记录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档案。这可以为老师提供一些指导。因为如果我们了解了儿童在每个阶段所受到的影响,就能推测他们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并采取合适的对策。

在我们的档案中,包括:父母遗传疾病方面的信息,儿童出生时父母的年龄,母亲怀孕期间的一些情况(如母亲是否在怀孕期间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是否曾突然摔倒,等等);儿童的出生过程是否正常,出生时是否健康,出生后是否曾经缺乏活力;儿童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问题,比如,父母是否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于严厉,儿童是否受到过惊吓,等等。如果儿童在性格方面表现出怪僻、反复无常等特征,我们就会对档案进行研究,找出原因。在3岁之前就来到我们学校的孩子,通常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正常表现。但是,这些不正常的表现都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得到了矫正。

两种类型的性格缺陷

我们希望能够同时对儿童的所有缺陷进行讨论,并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正。但是,由于缺陷的种类繁多,我们将其分成两类:一类是可以克服障碍的、强壮的儿童表现出的缺陷,另一类是在不利条件面前屈服的、弱小的儿童表现出来的缺陷。

第一种类型的儿童大多都有反复无常的表现,并有愤怒和暴力等倾向。 他们的典型特性是不服从命令,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毁灭性的本能”。这些孩子常常表现出很强的占有欲,表现得极度自私、嫉妒,最终他们会出现抢占他人东西的行为。他们的行为缺乏目的性(这是儿童很常见的表现),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协调地使用双手进行活动。他们经常将手里拿着的东西掉到地上打碎。他们的心理紊乱,并时常沉溺于幻想。这些儿童无法安静下来,爱大嚷大叫。他们喜欢打扰和取笑别人,对弱小的孩子和小动物不友善,吃饭的时候也常有贪吃的表现。

第二种类型的儿童大多表现得很被动、消极。 这类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懒惰、散漫。他们喜欢用哭来乞求别人,以此获得别人的帮助。他们总是要求成人照顾他们,而且很容易产生烦躁情绪。他们对很多事情都感到恐惧,习惯于依赖成人。他们还常有撒谎(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被动形式)、喜欢偷东西(这是补偿心理的一种表现)等表现。

除了以上这些心理异常表现外,这些儿童在身体上也常常会出现一些由心理引起的异常问题。比如,拒绝吃饭、没有胃口或者没有饱腹感而引起消化问题。有些孩子还经常做噩梦、怕黑,睡眠质量不好,还有些孩子患有贫血——某些类型的贫血和肝脏问题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这一观点已经被证实。这些孩子在神经方面通常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由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用药物治疗大都没有效果。

某些因素对人格的正常、健康发展产生了影响,最终导致了疾病、缺陷等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又会反过来,对正常的行为和性格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成人大多不喜欢这样的儿童,尤其是不喜欢第一种类型——强壮的儿童。这类孩子的父母总是想要摆脱他们,或把他们托付给保姆,或送他们到学校,他们成为“有父母的孤儿”。虽然这些孩子的身体健康,但是他们的心理发展却不正常,这无疑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消极的作用。

蒙台梭利智语

儿童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是由于成人在他们年幼时(婴儿期)的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他们没有得到为自己的头脑填充内容的机会。这个“饥饿”的大脑是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向别人求教,有的则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都想找到纠正孩子的方法。有些父母可能会更严格地要求孩子,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解决问题;有些父母则用尽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责打、责骂,甚至不给饭吃,但是这些做法最终只会导致孩子更加不听话或出现更多问题。于是,父母常常用“你为什么总惹妈妈生气”这样的话,来规劝、教育孩子。最后,实在没有办法的父母只能对这些孩子放任不管了。

而那些被动、消极的儿童则不会引起成人的这种关注。他们的行为不会被视为问题。母亲会认为这些孩子很乖、很听话,因为他们从不犯错误。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也会被母亲认为是一件好事。母亲会说:“我的孩子非常喜欢我,如果我不在,孩子就不会上床睡觉。”但是慢慢地,母亲会发现,孩子的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得非常迟缓,他们走路总是摇摇摆摆。这时,母亲会说:“我的孩子很健康,只是有些敏感。他对任何事情都感到害怕,甚至对食物也没有兴趣。但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在吃饭之前,我必须要先给他讲一个故事。这个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位诗人!”但是,最后母亲们会知道孩子确实病了,而且必须要求助于医生。由儿童专家最后确定,孩子在心理方面患上了某些疾病。

如果我们能够对儿童的创造性活动有所了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现在已经认识到,儿童性格上的一些缺陷是由于成人在他们年幼时(婴儿期)的一些错误做法造成的。如果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被成人忽视了,那么他们的头脑就会一片空白,因为他们没有得到为自己的头脑填充内容的机会。这个“饥饿”的大脑是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

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儿童缺少创造性活动的机会。这样的儿童很少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他们除了睡觉之外很少做其他的事情。他们还常常被留下来一个人独处。很多时候,成人为他们做好了所有事情,而不给他们自己做事情的机会。

这些错误做法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些孩子除了对手里拿着的东西感兴趣外,对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关心。虽然这些孩子在主观上想做很多事情,但却无法实现。即使他们得到了自己真正渴望的小虫子或小花,他们也不知道怎样玩,只会把它们毁坏。

蒙台梭利智语

孩子身上所有的这些缺陷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产生的。这些不正常的表现都源于儿童的心理没有获得充分的滋养。

儿童毫无原因的恐惧也可以在他们的早期阶段找到原因。

我们的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儿童原有的缺陷都消失了。孩子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环境里,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潜能,促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发展。在儿童的周围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可以让他们自由地使用。每一样东西都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专注地进行活动。当儿童达到这一程度时,他们就能够做到集中注意力做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身上的所有缺陷也会随之消失。以前的没有规律变成有规律了,以前的被动变成主动了,以前调皮的孩子变得懂事了。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孩子身上所有的这些缺陷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产生的。每个孩子之间都没有太大的差异。所有这些不正常的表现都源于儿童的心理没有获得充分的滋养。

给母亲的建议

我们能够给母亲一些什么建议呢?

儿童应该生活在一个有趣的环境中。母亲不要为孩子提供不必要的帮助。当孩子开始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断他们。

蒙台梭利智语

成人对儿童的各种威胁、利诱也都是毫无用处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不需要成人的说教,儿童缺乏的个性或个性的不足都会自然消失。

和蔼可亲、严厉指责和药物对于正处于心灵饥饿的孩子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就像当一个人正在挨饿受冻,我们却去骂这个人是傻瓜、痛打他一顿,或命令他心情好起来一样,这些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这个人需要的是食物,其他东西都没有意义。

对于心理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严厉与和蔼都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人类是拥有智慧的动物,他们需要物质上的营养,但更需要精神上的营养。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

人类必须构建属于自己的行为模式。如果儿童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完善自己的心理,那么将不会有任何问题出现。儿童所面临的问题都会消失,他们也不会再做噩梦,他们的消化也会恢复正常。因为他们的心理恢复正常了。

因此,这些问题都是无法用道德教育来解决的。成人对儿童的各种威胁、利诱也都是毫无用处的。它们都是与性格形成有关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儿童提供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不需要成人的说教,儿童缺乏的个性或个性的不足都会自然消失。 iSvmbtoYju71vgUBtddEiL/Qxa4pTLpxa3cignB+LfkJQ//De3yVKucZJmxo5k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