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乎从来到这个世上那一刻起,就一直被父母、师长不断地叮嘱:人要多读书!由此,很多人爱追问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问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个答案。
然而真正手边不离书的人,很少问这样的问题。想起之前读到过一个关于杨绛先生的小故事。
杨绛先生小时候,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
也许,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一位先哲曾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硬要下一个俗套的结论: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完善的人。
读书要读经典。经典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厚重的历史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真理的不屈心灵……这些无一不是衡量经典的标准。阅读经典,无形中使我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有机会成长为更完善的人。
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书,是一套面向广大年轻读者的世界文学经典读本。本套书所收录的文学名著都是甫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瞩目,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身,甚至一度引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都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至今畅销不衰。其中许多作品都曾反复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希望这套书能引领您进入经典文学世界,开始一次美不胜收的世界文学之旅。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从1847年起为《现代人》杂志撰稿,1847~1852年间陆续写成的《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控诉农奴制度的腐朽和黑暗。
《猎人笔记》是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全书以一个猎人的游猎为线索,展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广袤独特的山川风物,通过25个故事刻画了农奴、地主、医生、贵族、知识分子等人物群像,揭露了地主的残酷与虚伪、农奴生活的悲惨和无奈,对农奴制度进行了无言的讽刺与批判,并对美好生活寄托了渴望与追求。由于控诉农奴制的罪恶,《猎人笔记》的出版为屠格涅夫带来了牢狱之灾,但也正是因此,《猎人笔记》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享誉文坛,被视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射向农奴制度的“一阵猛烈的炮火”。
《猎人笔记》产生的社会环境,并不允许作家轻易触碰此类题材,但屠格涅夫勇敢地选择了社会底层的农民、市井生活中的小人物作为主角,对他们的处境进行真实描写,突出表现他们的质朴善良和丰富情感,获得了人民的敬意与感谢,引起巨大反响。作品也为当时的俄国文坛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奠定了屠格涅夫其后作品的基调、创作手法与表现形式,开启了其成为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之路。
屠格涅夫被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猎人笔记》格局开阔,擅长对风景进行细腻描写和通过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对鲁迅、巴金、郁达夫等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回去吧!回去吧!
回到那广阔的原野上,
那里的黑麦一望无际,
随风泛起层层麦浪。
——节选自待烧毁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