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几乎从来到这个世上那一刻起,就一直被父母、师长不断地叮嘱:人要多读书!由此,很多人爱追问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问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个答案。
然而真正手边不离书的人,很少问这样的问题。想起之前读到过一个关于杨绛先生的小故事。
杨绛先生小时候,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
也许,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一位先哲曾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硬要下一个俗套的结论: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完善的人。
读书要读经典。经典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厚重的历史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真理的不屈心灵……这些无一不是衡量经典的标准。阅读经典,无形中使我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有机会成长为更完善的人。
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书,是一套面向广大年轻读者的世界文学经典读本。本套书所收录的文学名著都是甫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瞩目,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身,甚至一度引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都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至今畅销不衰。其中许多作品都曾反复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希望这套书能引领您进入经典文学世界,开始一次美不胜收的世界文学之旅。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作者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人家庭,青年时曾游历世界各地,结识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深受他们影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20世纪20年代赴苏联,与高尔基相识;1934年遭德国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巴西等国;1942年在孤寂和理想幻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杰作,书中收录了十二篇历史人物故事。这部作品与茨威格以往的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迥异,被茨威格称为“历史特写”。书名中的“闪耀”两字不仅寓意耀眼的光芒,更指在历史长河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关键点的转折。这些“转折”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
作者选择“转折”这一独特的视角,对历史大事件进行了解读:当巴尔沃亚向秘鲁进发时,他的脚步却因偶然而两次止步;富豪祖特尔在自家土地上发现了金矿,由于淘金者的疯狂掠夺,而陷入家破人亡;亨德尔在事业深陷绝望时,却意外得到了《弥赛亚》的剧本,改变了人生轨迹……
个人人生的转折也带来了世界历史的改变:暴虐的土耳其苏丹马霍梅特在攻占拜占庭的惨烈战事中,因发现了一扇忘记关闭的小门,不但实现了自己的野心,也最终使圣城沦陷;七十岁的歌德求爱失败陷入深深的失望后,将全部身心奉献给写作这一“最忠实的伴侣”,开启了新文学时代;为了实现跨越大洋的通话,菲尔德历经数次失败,被全世界误解谩骂,他凭着坚定的信念和超乎寻常的勇气,六年后最终取得了成功……
正如作者所说:“所有重要的历史时刻都需要经历酝酿的时间。”所有“偶然”之中都深藏着必然的过程。拿破仑的失败看似因重用平庸的格鲁希,但这只是一个触发点,整个欧洲对拿破仑的同仇敌忾才是其失败的关键;法国革命时,《马赛曲》传遍全国,激起了法兰西民族的悲壮情绪,但其创作者却过着默默无闻的生活,这首乐曲的广为传颂可能就是战争时代对澎湃激情的需要……
作者用十二篇故事、十二段历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激情和梦想,让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情绪,深深裹住我们每个人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