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变异的原因

家养生物的个体变异更加显著

通过观察历史悠久的种植植物及家养的动物,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家养生物的同一变种或者亚变种 的个体差异,要远远大于自然状况下任何一个物种或变种的个体差异。

这些家养动植物长期处于不同的气候和人工管理下,个体间的生存条件差异很大,而它们生活在自然状态下的亲种,生活条件则基本保持一致。奈特曾对此提出:家养动物的变异与过量的饮食有关。这个观点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似乎很明显,生物必须在新的环境中经历数代繁衍,才能产生大量的变异。并且,一旦生物体产生了变异,其后许多代 便会持续变异下去。

在家养的状况下,变异生物停止变异的例子始终没有被记录。比如小麦,我们人类最古老的栽培植物,直到现在仍然产生着新的变异。再如最古老的家养动物,目前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变异。

生活环境对物种变异的作用

生活环境对物种变异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

●“直接作用”于生物体整体机制或者部分结构。

●“间接影响”生殖系统来引发变异。

对于“直接作用”,我和魏斯曼 教授所持观点一致,其包括生物的本质和条件的性质两个

因素。而两者比较而言,生物的本质似乎更为重要。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的情况:

● 生物生活在不同的条件下却发生类似的变异。

● 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产生了不同的变异。

这些变异有些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定的。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其所有后代或者绝大多数后代都按照相同的方式发生变异,那么这种变异就可以被视为确定变异。不过,对于这种确定变异,要想得出相关的一些结论也是非常困难的。当然,有些很微小的变异是能肯定原因的,如食物量的多少引发生物个体大小的变异,食物的性质导致肤色的变异,还有气候的变化所引起的皮毛薄厚的变异。

例如,的羽毛有很多变异,而每一个变异必然有它的原因。再如,在同一个条件因素干扰下,很多物种可能都会表现出相同的变异。

鸡:即家鸡(脊索动物门, 鸟纲, 鸡形目

不确定变异的作用更加重要

与确定变异相比,不确定变异更多是因为条件因素改变的结果,因此在家养动植物新品

种的形成上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许多不确定变异引起的差异特别细小,但却可以以此为特征来区分每个个体。即使是同胎或者同束果所 产生的幼体之间,也会表现出这种十分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不能认为这些是来自亲代 或者祖先遗传的。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同一地区使用相同的饲料喂养很长时间后所产生的数百万个体间,偶尔会出现构造上的显著差异,而这常常被认为是畸形。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可以把畸形与其他细小变异区分开。

由此我得出以下结论:无论这些结构上的变化是细小的还是明显的,只要出现在一起生活的众多个体中,都可以被视为不确定变异。就像寒冷的环境可能会引起人类患病,如感冒、咳嗽、风湿或者其他器官炎症,但到底引起哪种疾病是根据个人体质来决定的。

“间接影响”生殖系统引发的变异

“间接影响”生殖系统而引发的变异,我推测是通过两个方面起作用:

●生殖系统对于外界条件的任何变化都极其敏感的特性。

●正如开洛鲁德所说,在新的或者非自然的条件下家养动植物产生的变异,与不同物种杂交 产生的变异,是很类似的。

很多实例都能证明生殖系统对于外界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驯养动物非常简单,但是要使其在圈养范围内自由交配、繁殖,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些动物即使是在原产地,并且几乎是在自然状态下饲养,同样会出现不能生育的情况。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归因于生殖本能受到了伤害。

再比如植物,有很多栽培的植物体极为茁壮,但很少结籽,甚至不结籽。在少数情况下,外界环境的一点点改变都有可能影响植物的生殖。例如,在某一特殊生长阶段,水分多些或少些就会决定植物是否能结籽。对于这种奇特的现象,我已在其他文章中详细地列举了证据,这里就不具体展开讨论了。下面,我只想说说圈养动物生殖法则的奇妙之处。

例如食肉兽类,即使将非洲的种类养殖在英国,同样可以自由地繁殖,除熊科动物以外。但食肉的鸟类却恰恰相反,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很难孵化出幼鸟。很多外来植物的花粉都不能发挥原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

●许多弱不禁风的家养动植物在圈养的环境下,能够自由繁殖后代。

●从自然界驯养来的幼体,虽然其健康并且寿命长(我能举出很多实例),但是其生殖系统受到了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能生育。

因此,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在家养状态下,生殖系统受到某些不规则的作用,从而造成其繁殖的后代与亲代有差异,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当然,我需要补充一点,有些生物即使饲养环境与自然环境差距极大,也同样可以自由繁殖。例如,在笼内饲养兔 和雪貂 ,它们可以正常繁殖,说明生殖器官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有些动植物可以禁受家养或种植,很少变异,变异量不一定比自然环境下的高。

雪貂:隶属于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

植物突然长出一个新芽,芽的性状明显不同于其他芽或枝,这种情况常被园艺家称为“芽变植物”。我曾在另一部著作中,将“芽变植物”大量地罗列出来。这些“突变芽”可以通过嫁接 、扦插 等方式繁殖,也可以通过播种来繁殖。这些突变,在自然情况下很少发生,但在人工栽培时却很多。通过这一例子,我们能够看出,对于亲代的来说,受影响的并非胚珠 或者花粉(也就是有性生殖器官),但某些博物学者却始终认为所有的变异都与有性生殖有关,这种观点明显是不正确的。通过实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生物来源于亲本的这一内因对于变异更为重要,而环境因素次之。 xSih/PAwt4cWYPv4jzd1PCsfPxqKbF0erI8vHjsz4UjJvx5w1Hg+6NmH/00W33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