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变异性

自然状态下的变异

我们在将前面章节得到的各种原理,应用到自然状态之前,必须先简单讨论一下:生物在自然状态下是否容易发生变异。

要想充分搞清这个问题,我必须列举大量枯燥乏味的事实,不过我准备把它们留到将来的著作中再作讨论。在此,我也不打算讨论“物种”这一术语的各种不同定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物种的定义能让所有的博物学家满意。

每个博物学家在谈到物种时,都含糊地有着自己的认识。“物种”这个词,通常包含着某些未知因素的创造作用。而对于“变种”这一术语,同样也是难以给出定义。但“变种”一般被普遍理解为包含共同祖先的意思,虽然对此我很难提供证明。另外,我之前提到的“畸形”一词,也很难定义。不过,“畸形”已逐渐被“变异”所替代。

我个人认为,“畸形”是指构造上存在显著偏差,且这种差异对物种而言通常是不利的或者无用的。有些著者给“变异”一词的专门定义是,那种由物理生活条件直接引起的变化,而且假定这种变异是不能遗传的。但我们看一看这些例子:波罗的海半咸水中贝类矮化状态、阿尔卑斯山顶上植物的矮化状态、极北地区动物的厚毛状态,在一些情况下,这些物种至少遗传了好几代。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的生物应该被称为“变种”。

畸形

我们还不清楚,在家养物种中,尤其是植物里,那些偶然出现的和显著的结构偏差是否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永远遗传下去。所有生物的各个器官几乎都与自己的复杂生活条件有着微妙的联系,其中最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器官都能自发而完整地发育,就像人们完美地创造出一台结构精密的仪器一样。在家养条件下,畸形时有发生。这些畸形在与本物种差异很大的其他物种身上,往往表现的是正常的结构。

有些猪天生口部就比较长,如果同一属的其他野生种也具有类似的口部结构,那么也许可以将这一现象看成畸形。但是,我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那些同样具有较长口部结构的猪,虽然身体状况都很正常,但其身体结构都有细微的差异。

由此可见,猪的这一畸形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即这种畸形即便曾出现在野生种身上,而且该种也能正常繁殖(但大部分的情况都不是这样),那也是因为它们拥有非常有利的条件,才能将这种畸形保存下来,但是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概率是很小的,并且十分特殊。另外,如果让这种畸形个体与普通类型进行杂交,这种畸形变化就会逐渐消失。

那么,怎样才能将这种单独性的或偶然性的变异保留下来,使之得以延续呢?我会在下一章进行讨论。 hr1DHu2yNmXhe+0qMJNT2++xOUZw14ktDm8++FPK5yd1aoazdFHHHqT4TKKSb/3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