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听一听蒙台梭利怎么说

儿童的秩序敏感

儿童要经历一个非常重要而神秘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对秩序极其敏感。这段秩序敏感期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就会出现,并一直持续到2岁。可能很多父母会觉得这个观点很奇怪,因为在我们的认识中,儿童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秩序感。

儿童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充斥着各种东西的封闭环境。当成人出于各种原因而时常移动和调整这些东西时,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儿童是根本无法理解的,他们也无法对这些复杂的行为进行判断。如果儿童过了秩序敏感期,他们所感知到的这些混乱就可能会成为其发展的一个障碍和引发心理紊乱的一个原因。

儿童对秩序的敏感在其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当孩子看到一些东西放在“恰当”的位置时,他们就会感到兴奋和高兴。

秩序敏感的表现

儿童的秩序敏感性在其遇到阻碍的时候会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发脾气很可能就是由于这种敏感性引起的。

一次,我和一队旅行者一起穿过那不勒斯的一条隧道。队中有一位年轻女士带着一个1岁半的孩子。

小孩累得走不动了,妈妈把他抱了起来,继续行走。妈妈走得又热又累,她停了下来,脱掉外衣,并把衣服搭在了手臂上。在减轻负担后,她再次把小孩抱起来。但这时孩子开始哭,而且哭声越来越大。妈妈想尽办法希望能使孩子安静下来,但毫无作用。她已经累得筋疲力尽,并且变得不安起来。同行的游客也给了妈妈一些帮助。他们不时换人抱这个孩子,但孩子却变得更加不安了。妈妈没有办法了,只得选择把孩子带回去。但就在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开始变得歇斯底里了,似乎到了绝望的境地。

这时,我走到这位妈妈面前,对她说:“我帮您把外套穿上好吗?”她满脸惊讶地看着我,因为她仍然很热。她显得很疑惑,但接受了我的建议。小孩立即平静下来。他的眼泪和不安消失了,并不停地说:“衣服……肩膀……”孩子的意思是“你的衣服在你的身上了”。孩子露出“你终于理解我了”的笑容,向妈妈伸出了双臂。

衣服是用来穿在身上的,而不应像一块布那样搭在手臂上——孩子在妈妈身上看到的秩序错乱是引起这场麻烦的原因。

儿童的秩序敏感是如此强烈。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这种本能在儿童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一个2岁左右的儿童对秩序的敏感,是通过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这种敏感性成为这一阶段儿童行动的指南。

儿童对秩序的敏感表现也是我们学校里一种最有趣的现象:当一件物品放错位置时,孩子会最早发现,并把它放回原处。而且,正是2岁左右的孩子会注意到这些最细微的不协调,而成人和更大一点儿的孩子却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儿童的秩序敏感性使他们在看到某些东西处于无序状态时,就像受到了某种刺激,收到了行动的指令。但这种敏感性所具有的意义却不仅如此,秩序感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还会为儿童带来快乐。在我们学校里,三四岁的孩子做完练习后,也会把东西放回过去习惯放置的地方,这是他们最乐意做的事情之一。从小获得的秩序感使他们注意到每样物品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这其实也是一个人能够适应环境,能够在所有的细节方面支配环境的表现。

激发儿童的秩序感

显然,儿童对秩序的热爱是与成人不同的。秩序带给成人的是某种外在的快乐,但对儿童而言就完全不同了。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在自己将来所要支配的环境中找到适应的原则。因为儿童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塑造的,引导他们的原则应该是精确的,而不能是一些含糊的、建设性的。

从年龄很小的孩子做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出,秩序会产生一种自然的快乐。这些缺乏逻辑的游戏曾经使我们非常吃惊,但游戏也为孩子带来了极大的也是唯一的乐趣:使孩子在安放物品的地方找到它们。

在对孩子的游戏进行详细介绍之前,我想先提一下日内瓦的皮亚杰教授对他的儿子进行的一项实验:

教授在一个椅垫下藏了一个东西,然后他请儿子离开这间屋子,又把这个东西拿出来,藏在对面的椅垫下。教授希望,当儿子在一个椅垫下寻找东西找不到时,会到另一个椅垫下寻找。但是,当儿子回到房间后,他所做的就是掀起之前那把椅子的垫子去寻找,然后用自己不完善的表达方式说:“没了。”他并没有努力去其他地方寻找那个东西。

然后,教授重复了这项实验,他让儿子亲眼看到他从一个垫子底下拿出那个东西,并把它放在另一个垫子底下。但孩子还是像以前一样只翻开了第一个椅垫寻找,又说:“没了。”

皮亚杰教授据此得出结论,他的儿子有点儿傻。他不耐烦地掀起第二个椅垫对儿子说:“你没看见我把东西放在这里吗?”

这个小家伙的回答是:“我看到了。”而后他指着第一把椅子说:“但它应该在那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让儿童感兴趣的并不是找到东西,而是在它该出现的地方找到它。显而易见,孩子认为不理解这个游戏的是父亲,如果东西不是放在它该在的地方,那这个游戏的趣味何在呢?

所有事实都表明,敏感性是大自然赋予儿童的天性,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它不仅能区分物体本身,也能区分物体之间的关系。这种敏感性使外界环境变成一个整体,使环境的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如果我们能够适应这种环境,就可以指引自己的行动去达到我们特定的目的;如果我们的头脑中只有不同的图像,而这些图像又是杂乱无章的,那这些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用处呢?

人们正是在童年时期学会了怎样在将来的生活中指挥和引导自己。在敏感期里,大自然赋予人们的第一个本能是与秩序有关的敏感性,这就像大自然给了人类一个指南针,让人类学会去适应世界。自然也赋予了儿童像成人那样说话的能力。人的智力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建立在敏感期的基础上的。

内在秩序敏感

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秩序感,这种秩序感与儿童所在的环境的体验有关;还有一种是内部秩序感,它能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不同部位及其相对位置。

儿童的行为活动表明,远在他们能自由运动和获得经验之前,他们就已经对身体的各种姿势具有了高度的敏感。也就是说,这种敏感性是一种自然赋予的力量,使儿童能够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各种姿势和位置。

敏感性是一种洞察力和本能,它们为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敏感性也是一种自然形成的能量,并会成为人们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则。所以,是自然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有意识的经验。如果儿童所处的环境阻碍了其敏感性的正常发展,就会出现诸如极度的焦躁不安、发脾气、疾病等表现。这些表现也恰恰从反面证明了敏感性的存在。只要有害的情况得以改善,他们的异常表现也会随之消失。这清楚地说明了造成孩子病症的原因。

儿童的秩序感与成人是不同的,经验使成人变得麻木,但儿童正处于感知外界的过程中,他们是单纯的。他们由一无所知到不断地体验成长的艰辛,而我们成人就像一个白手起家的富翁的儿子,我们无法理解孩子处于白手起家阶段所承受的劳苦和艰辛。我们由于已取得的经验和地位而变得冷漠而麻木。要知道,我们现在之所以能运用理智、意志、肌肉,正是因为我们也经历过童年,经历过成长的艰辛。我们现在之所以能适应这个世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成人之所以富有经验,是因为成人是从儿童成长起来的,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儿童时期为成年后的生活打下了基础。儿童从一无所知到理解生活,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

儿童生长发育的所有表现,是如此接近生活的真谛,即“为行动而行动”。这是一种创造的方式。 y0qOeBKCBk0KVwRJVaB5qmuuu/+I6n7/BvT9xjqBejsRjUJHc6U2qIKinst+jf+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