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孩子的感官进行训练时,我们使用了一套木棒教具。这套木棒教具很受孩子喜爱,它包含10根长短不同的木棒,每根木棒宽为3厘米,其中最长的木棒长为100厘米,最短的木棒长为10厘米。孩子可以利用这套教具来做长短排序的游戏。
在使用这些木棒进行长短排序练习时,首先要将木棒的顺序打乱,从中拿出一根最长和最短的木棒让孩子区分长短;然后让孩子按照一定顺序来排序。接下来,将木棒的顺序再次打乱,让孩子用最短的时间从中选出最长和最短的木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就能分辨长与短了。
在孩子能成功分辨长短后,就可以用教具来学习按照长短排序了。在家训练时,父母可以使用身边具有上述特征的物品做这个游戏,比如吸管等有长短之分的物品。
此外,为了让孩子清楚分辨厚与薄的不同,蒙台梭利专门设计了一套教具。这套教具引起了孩子浓厚的兴趣,他们利用教具不停地练习,甚至不需要老师来指导和示范,自己就可以独自操作。
这套教具由10个薄厚不一的四棱柱构成。每个棱柱的长度为20厘米,最大的一块厚度为10厘米,其他的棱柱厚度以每块减少1厘米的规律逐渐递减。当孩子将这些棱柱按照从厚到薄依次排列下来时,就宛如排成了一个楼梯。因为这些棱柱的颜色为棕色,所以孩子常称它们为“棕色梯”。
在家练习厚薄排序时,父母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比如说到蛋糕店买蛋糕时,就可以让孩子来比较蛋糕的厚与薄。
在“儿童之家”,孩子总能找到一套自己喜欢的教具,其中有一套教具非常受孩子的欢迎。他们利用这套教具反复操作,甚至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能玩好几个小时。这套教具就是在感官训练中使用到的粉红塔。它由10个边长不同的立方体组成,最大的一块立方体边长为10厘米,最小的一块边长为1厘米。游戏时,需要给孩子提供一块光滑的绿色毯子,让孩子将这些木块放在毯子上,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用木块建造一个漂亮的塔。
想要把塔成功地建造起来,需要按照木块的大小排列。这样孩子在游戏中就能掌握大和小的关系。父母在家可以使用玩具套碗来提升孩子识别大小的能力。
当物体在一个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时,我们可以用相反的词语表达出来。比如说长短不同的木棒,它只是在长短这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长的”或“短的”。但如果物体在高度上发生了变化,就不能再用长或短来描述了,这时我们就要说“高的”或“矮的”了。就像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到的,孩子们会自己进行比较,他们会说:“我比你高,你比我胖。”而这种情况在孩子自己做比较时会更加凸显。他们会一个挨着一个站成一排,然后相互观察。
这样的游戏也会发生在孩子和父母身上,孩子会站在父母身边,用好奇的眼神看着高高的父母,观察自己和大人之间在高度上的差距。
在“儿童之家”众多的教具中,最让孩子着迷的教具要数3套木制的立体插件了。这3套插件的变换是不同的:第一套是高度相同,直径依次递减的圆柱体;第二套是直径相同、高度依次递减的圆柱体;第三套则是高度和直径都有变化的圆柱体。在这3套立体插件教具中,第一套教具可以用来让孩子感知粗和细的不同。
在进行识别物体外形差异的训练时,孩子已经认识了这些物体,能把相似的物体按照一定次序排列。其实不仅仅是这个游戏涉及排序,在很多游戏中也都涉及了排序,比如说在粉红塔游戏中。孩子想要排列成一个塔,就需要将粉红色木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这就是排序的一种,只不过因为孩子当时理解能力有限,我们没有将这一点告诉孩子。当孩子对游戏较为熟练时,也许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时就可以抓住机会告诉他了。在生活中,父母可以利用各种物品来锻炼孩子的排序能力,比如说长短不同的筷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