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的话

关于这套书

我们几乎从来到这个世上那一刻起,就一直被父母、师长不断地叮嘱:人要多读书!由此,很多人爱追问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问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个答案。

然而真正手边不离书的人,很少问这样的问题。想起之前读到过一个关于杨绛先生的小故事。

杨绛先生小时候,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

也许,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一位先哲曾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硬要下一个俗套的结论: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完善的人。

读书要读经典。经典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厚重的历史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真理的不屈心灵……这些无一不是衡量经典的标准。阅读经典,无形中使我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有机会成长为更完善的人。

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书,是一套面向广大年轻读者的世界文学经典读本。本套书所收录的文学名著都是甫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瞩目,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身,甚至一度引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都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至今畅销不衰。其中许多作品都曾反复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希望这套书能引领您进入经典文学世界,开始一次美不胜收的世界文学之旅。

关于《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作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的代表作,正式出版于1949年。

1887年1月11日,利奥波德出生于美国爱荷华州伯灵顿市一个德裔移民之家。1906年,他成为耶鲁大学林业专业的一名研究生。1912年,担任新墨西哥州北部的卡森国家森林的监察官。1915年,他被派往西南部工作,在此期间,他注意到了西南部的土壤侵蚀问题。

1924年,利奥波德到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的美国林业生产实验室担任负责人。1928年后,他把兴趣转移到了自己更为关心的野生动物研究上。1933年,他成为威斯康星大学农业管理系的教授,在此期间,他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大地生态观念和大地道德观念。1935年,他与著名自然科学家罗伯特·马歇尔一起创建了“荒野学会”,目的在于保护和扩大面临被侵害和被污染的荒野大地以及荒野上的生命。

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一个叫“沙郡”的地方买了一个被废弃的农场,其后多年,他和家人种植了上千棵树以重新恢复土地的健康。他还以“沙郡”的木屋生活经历为素材写了很多随笔,这就是《沙乡年鉴》的雏形。

1948年4月21日,利奥波德因心脏病突发逝世。在这之前的4月18日,他刚刚接到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电话——准备出版他的《沙乡年鉴》。

在《沙乡年鉴》里,利奥波德以自己对大自然细心敏锐的观察,用艺术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荒弃的农场一年12个月的不同景象。他提出了一系列土地环境的保护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提出了“土地伦理”的观点。

总的来讲,《沙乡年鉴》是奥尔多·利奥波德对于自然、土地和人类与土地的关系与命运的观察与思考的结晶。他倡导一种开放的“土地伦理”,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

《沙乡年鉴》出版时,正值战后经济复苏时期,人们都在充满信心地征服和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和概念对人们来说还十分陌生,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影响。直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逐渐发现征服自然带来的环境破坏时,才越来越意识到利奥波德思想的重要性。 jyH2kc5J0+gAGcug6UYSytVg29K0U2H/+r2uTKDtuDhgC64qedjqtI7c9W8hlpG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