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者的话

关于这套书

我们几乎从来到这个世上那一刻起,就一直被父母、师长不断地叮嘱:人要多读书!由此,很多人爱追问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问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个答案。

然而真正手边不离书的人,很少问这样的问题。想起之前读到过一个关于杨绛先生的小故事。

杨绛先生小时候,父亲有一次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说:“不好过。”

“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父亲笑了,说:“我也这样。”

也许,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

一位先哲曾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如果硬要下一个俗套的结论:读书可以让我们成为更完善的人。

读书要读经典。经典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厚重的历史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生价值观、追求真理的不屈心灵……这些无一不是衡量经典的标准。阅读经典,无形中使我们在精神层面上得到提升,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有机会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有机会成长为更完善的人。

我们编辑出版的这套书,是一套面向广大年轻读者的世界文学经典读本。本套书所收录的文学名著都是甫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瞩目,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于一身,甚至一度引领当时社会的思想潮流,都曾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至今畅销不衰。其中许多作品都曾反复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等。希望这套书能引领您进入经典文学世界,开始一次美不胜收的世界文学之旅。

关于《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00~ 1954)于1933年发表的作品。

1900年,詹姆斯·希尔顿出生于英格兰,青年时代曾就读于剑桥大学。1933年,他发表了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和《没有甲胄的武士》,前者在发表当年便获得霍桑登文学奖。第二年发表的《再见了,奇普斯先生》也是其代表作,仅仅用了4天时间便创作完成。

1924~1935年,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曾以美国农业部、哈佛大学植物研究所的撰稿人、摄影家身份到中国云南滇缅边境以及西藏考察,并在《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系列文章和照片。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西南部川滇藏交汇处的横断山区,这里有白雪皑皑的高山,有清澈见底的湖泊,有险峻狭长的峡谷,还有庄严肃穆的庙宇。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深深吸引着这位探险家。直到弥留之际,他还对这里念念不忘:“我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约瑟夫·洛克的成就与声望使他的文章大受欢迎,詹姆斯·希尔顿深受其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创作一部以“香格里拉”为主题的作品的灵感。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仍处于经济危机的恐慌之中,工业革命的弊端逐渐暴露,人们极度缺乏安全感,整日忧心忡忡。《消失的地平线》创造了“香格里拉”这一理想世界,本书犹如黑暗中的灯塔,给了迷途的人们光明与希望,因此一经出版便引起轩然大波。《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说:“《消失的地平线》的一大功绩是为西方世界创造了‘香格里拉’。”

1936~1937年,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以重金聘请意大利裔大导演弗朗克·卡普拉将《消失的地平线》拍摄成电影,该影片上映后迅速轰动全球。这也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强劲的“香格里拉热”,人们探寻的脚步自那时起从未停止。1997年9月14日,中国云南省政府正式宣布,香格里拉就是云南中甸,至此,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寻访香格里拉热”终于结束。

《消失的地平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30年代末,巴斯库发生暴乱,英国领事馆的领事康威和马林森匆忙转移,他们与传教士布林克罗小姐、美国人巴纳德共乘一架小飞机到白沙瓦。不料,他们遭遇了劫机,被带到喜马拉雅山麓的某个地区。飞行员遇难,他们却被当地人领到一个被称为“香格里拉”的地方。四周是直入云端的雪山,这里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当地人善良友好、健康长寿。喇嘛寺香火不断,喇嘛们与世无争、怡然自得。初来这里时,他们一直想着怎么离开,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渐渐习惯之后,他们对这里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

康威是个优秀的年轻人,活佛召见了他两次,和他探讨了一系列宗教、哲学问题,他们之间也产生了“心灵感应”。康威成为活佛中意的继承人。活佛圆寂后,康威在马林森的劝说下离开了香格里拉。外面的世界残酷而喧嚣,康威失忆后住进了重庆教会医院。恢复记忆之后,他沮丧低落,最终没能再回到香格里拉。

希尔顿的文字描述如梦如幻,真实与想象交织,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重叠,为我们展现出梦幻而令人向往的世界。这片宁静祥和的土地包容着所有人,这里又有中庸之道约束着相对的自由。书中的四位主角都追寻着内心的平静,如实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香格里拉”的向往。

这种创作方法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如出一辙,是当时人们心理的真实写照。但是“香格里拉”却比“桃花源”更为先进,这里接受文明世界的成果与思想,一切仍然和谐有序。

在那个万念俱灰的时代,希尔顿用手中的笔为人们构建出“香格里拉”这片净土,使读者的焦虑得以缓解,使暗无天日的生活照进了阳光。他鼓舞了无数心灰意冷的人,鼓励他们去创造自己丰盈的内心世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香格里拉”,那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净土,是我们心灵皈依之处。有时,我们会觉得它遥不可及、虚无缥缈,有时又觉得它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其实,能不能走进那里,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即使步履匆匆、工作忙碌,我们依然要保持从容与风度;纵然世界喧嚣、众人浮躁,我们依然要寻求平静与安宁。 IpSRFW+whNBi62pORvUOOy6Mp36jmYClFmftX6Nm7Pql9A/PHtX+5KIQgQGT8Np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