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米58的我,从一个150多斤的大胖子减出了不到100斤的苗条身材,其间,没有使用任何减肥药品、保健品、减肥茶、减肥器械等,贯穿始终的不仅是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对我而言,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伴随整个过程的心灵成长。我不是营养专家,也不是健身达人,在这两方面有人比我更专业,但我自己这一路瘦下来的心路历程和我身为心理咨询师、女性成长培训师的背景,让我对减肥过程中的挫折、困难以及成长、变化,有更多的自我觉知,也让我有资格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独创的“心理减肥法”。
我在减肥过程中一直观照自己的内心,同时对自己曾经的减肥失败以及周围人的减肥失败进行了很多反思。我的一个深刻体验是:没有找到造成我们肥胖的心理原因,就很难真正减肥成功。真正的减肥成功,不是短期内的体重下降,而是长期保持健康体重,从此告别肥胖身材。
其实,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们以为自己是饥饿或运动之后的生理不适,并没有觉察到心理上的抗拒、抵触、恐惧、愧疚,以及由于心理原因导致的意志力耗竭,才是影响减肥效果的真正原因。解决不了心理因素的强大干扰,再强烈的减肥意愿也不能支撑你减到理想体重。“心理减肥法”就是让我们不再仅仅是对于造成肥胖的生活习惯进行反省和改变,还要借着对自己意识深层的探索、觉知,找到自己变成一个胖子的心理成因,改变对自己的指责和不接纳,从而改变影响我们健康和身材的各种坏习惯。
必须承认,在探索的过程中,触碰到这一区域,是有很多不适的,内心的阻抗也相当严重。很多人在减肥过程中一次次无意间体验到了旧时的伤痛,正是这些伤痛让他们无法摆脱不健康的食物,无法做到不过量进食,无法保持运动习惯,无法拥有理想中的身材,无法成为想成为的人。绝大多数的减肥失败者、反弹复胖者,失败的原因都是对这个过程的觉知不够,他们误以为是自己意志力薄弱,或者遗传基因过于强大。
我自己的亲身实践让我看到了一条新路,一条可能帮助更多减肥者实现减肥目标以及实现个人成长的新路。我的发现是: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当然必不可少,而对心灵创伤的医治、对内在自我的探索,以及在此基础上有意识有计划的意志力“肌肉”的训练,更能对减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减肥所需要的意志力、自控力,来自我们的心理能量,而一直未被妥善处理的创伤经历会严重耗损我们的心理能量,带伤前行使我们的内心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负重累累,就像手机电池一直在慢性“耗电”,心力耗竭的我们怎么能积聚减肥所需要的相当持久的力量?
我的减肥历程是心理治疗的历程,也是自我成长的历程,这中间经历过很多次无比痛苦的煎熬而纠结的时刻,面对重新打开的内心伤疤,也曾有过退缩和后悔。减肥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有过停滞甚至反弹,许多次想过放弃。但是,对于改变的期待和对于伤痛疗愈的渴望,鼓舞我坚持了下来。就像人生很多时候,踏上那条难走的路,才是正确的选择。庆幸的是,人到中年的我,对于变得更健康、更苗条、更美丽、更坚强的渴望,不仅不比年轻时少,反而更炽热、更浓烈。
从开始亲身实践“心理减肥法”到现在已经十多年—我从2006年初开始减肥,到2007年10月底,减掉了25斤,这次阶段性成功还为我带来了成为视频网站美食节目主持人的机会。125斤的体重保持两三年后,在2010年出现过一次短暂反弹,长了8斤,反弹至133斤。之后经过深入反思,改变减肥策略,以每年6~8斤的速度在四年内稳稳地减去28斤,2014年达到比较理想的105斤后,保持了数年,最新的减肥成果是2017年减掉的6斤,让我的体重从最初的150斤终于减到了两位数以内。
持续如此之久的减肥历程让我可以有十足的自信和把握告诉大家,靠着“心理减肥法”,我不是暂时性地减轻了体重,而是已经战胜了每一个减肥者最恐惧的反弹复胖的“魔咒”,真真正正地减肥成功了!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身材胖瘦,如果你喜欢自己的胖,也享受自己的胖,那无可厚非,胖人也可以很美的。我真心这么觉得。我之所以下决心减肥,是因为我不喜欢自己胖,而且我的身高和长相都让我胖得很难看,毕竟,成为杨贵妃那样的胖美人是很有难度的一件事,绝大多数人真的可以用那句话来形容,“一白遮三丑,一胖全没有”。而且,我不喜欢对于一件不喜欢的事,总是束手无策的感觉,所以,我决定改变。
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当初的决定只是减肥,但最终收获的却不仅仅是身材苗条体重达标,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长更让我喜出望外。人到中年的女人,本来只是想着不要胖到被自己嫌弃,没想到却发现自己可以从里到外变得更美好,不仅比年轻时还苗条还健康,而且内心更加坚定喜悦,充满力量,这是多么意外的惊喜啊!
很多朋友问我:“你减肥后老公是不是更爱你了?”我认真想了想,觉得老公其实和原来一样爱我,我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更爱自己了。在我的女性成长课堂上,对着听课的姐妹们,我经常“大言不惭”地说:“以我现在的年纪,最高兴的事就是,我‘老’喜欢自己了!”
喜欢自己,这不是一件最让人神往的事吗?如果顺便让喜欢的人也喜欢自己,那岂不更是让人睡着了还能笑醒吗?来吧,一起试试减肥吧!
《女友》杂志社原副总编 易虹
不知不觉,老徐从一个“大胖子”变成了一个小瘦子。
不知不觉,她用了40天的时间,把她减肥中所经历的,以及她独创的“徐徐心理减肥法”写成了一本书。
作为老徐33年的“金刚”闺蜜,有幸在她完成书稿后不久,便一口气拜读完毕。真的很佩服。我由衷地随喜赞叹!
这是一本真诚而美好的书。
之所以说它真诚美好,是因为我从书里看到了老徐内心的全面敞开以及和盘托出;看到了老徐勇敢诚实地面对自己,并乐于分享她心灵深处的脆弱和恐惧;看到了老徐把自己当作“心理减肥法”的第一个实践者,以“减肥”作为个人成长的一个特殊方式,所做的不断反省和改变。
当然,这也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书。
“减掉50斤,不反弹。”谈何容易?可老徐用她独创的方法做到了。
在这本书里,老徐坦率而清晰地分享了自己从150斤到现在的99斤的整个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改变窍诀”:有身体的改变,有心理的改变,有思维的改变,也有方法的改变。
我发现,这本书,其实不仅仅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减肥书,它还是一本相当温暖和激励人心的女性内心成长之书。
我发现,一切围绕着“心”来做事情—要想好好爱自己,先要观照自己的心;要想改变身体,先要改变自己的心。
老徐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子,年轻时就敏感早熟,上大学的第一天,我们就成了好朋友,直到今天。我俩长久的友谊总是获得朋友们的夸赞。
虽然老徐年纪比我小一岁,但和我在一起,她永远是个“姐姐”的模样。大学的四年,我们几乎形影不离,她包容我做过的所有错事,帮助我决断所有的游移不定,陪伴我度过所有的青春忧伤。大学毕业后,我们曾分居两个城市,各自有着喜欢的工作和不同轨迹的生活,但精神上从未分离过,成长的每一步,我们都是彼此的见证人。每次的长途电话以及见面的彻夜长谈后都会发现,我们可以随时都那么心心相印。
老徐把她的生活料理得很好。优雅的才俊老公,独立懂事的儿子,顺风顺水的生意,如果可以打分,老徐的人生绝对可以打90分以上。
但7年前,她提前“退休”了,一下子就放下了蒸蒸日上的生意。一方面,是为了陪儿子度过关键的高中时期;另一方面,老徐说,这是中场休息,要为人生的下半场做做准备。
那时的我,还在整天为工作忙忙碌碌,看着退休的老徐,悠悠闲闲,还曾批评她不工作浪费才华。当几年之后我也提前“退休”,才体会到老徐的高明。
老徐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成了心理咨询师,讲授包括婚姻关系、亲子关系在内的女性成长方面的课程,这成了她近几年的事业方向。现在,她前半生所有的人生积累,开始“爆发”了。
老徐和我都同意这么一个观点:后半生,要靠智慧生活。只有通过智慧,才能让前半生所积累的人生所有,成功的失败的,正面的负面的,欢喜的苦恼的,重新闪闪发光,运用自如。
老徐的这本书,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教材,step by step,观照内心,生起力量。不单是减肥,我们还可以用作我们自己做其他改变的借鉴。
其实减肥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这个外在的改变,我们会发现,无论何时我们自己都有改变的可能,以及改变过程中获得智慧的开启。
一切皆有可能。
这句话里,包含了无常,也包含了因果。
老徐的这本书,我准备再看一遍。
我也要用智慧去改变!
2017年7月11日
你如果总是吃进去超过你需要的食物,那这个食物就不是你的胃需要,而是你的心需要。
而我们的心是不需要食物的,它需要爱,需要包容,需要接纳,你多吃进去的每一口食物可能都是在填补你无法被满足的爱的需要。
也许,比减肥更迫切的是找到自己内心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