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0个数字

瓦茨瓦夫·谢尔宾斯基是波兰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某天,他发觉自己丢了一件行李。

“没丢,亲爱的!”他的太太安慰道,“一共6件行李,都在这儿了。”

“这里哪有6件行李?”谢尔宾斯基说,“我已经数了很多次了:0、1、2、3、4、5。”

——约翰·康威与理查德·盖伊《数字之书》

若非要说狄奥尼修斯和比德所创的历法中没有包括0是一个错误,似乎显得有些牵强,要知道,孩子们学数数时也是从1开始“1、2、3”,而非从0开始。除了玛雅人,所有其他文明采用的历法都不是以0年开始,也不存在0月0日。从0开始数数或记录时间似乎有些怪异。但如果是从后往前倒数,又仿佛非常自然。

10,9,8,7,6,5,4,3,2,1,发射。

航天飞船总在倒数到0时才发射升空,重要事件也往往挑在0点进行,而不是1点,炸弹爆炸的预设地点则被命名为“0爆点”(ground zero)。

如果细想一番,你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从0开始计数其实并非罕事。秒表从0:00.00开始计时,一秒过后才跳转为0:01.00;方才出厂的汽车,其里程表的原始设置为00000;军用时间始于0000点,被称为“0百点”。然而,在数数时,人们却总是下意识地从1开始,除非你是排列顺序相当敏感的数学家或程序员

当我们像这样计数时1、2、3……我们能轻松排列好它们的次序:1是第一个数字,2是第二个,3是第三个。我们无须担心会把数字代表的数值(其基数性,cardinality)与其在数列中的位次(其序数性,ordinality)弄混,因为二者基本一致。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多年,大家也都很满意。然而,当0加入战局,数字的基数性与序数性之间的完美对应关系旋即破裂,数字的排序变成了0、1、2、3,即0在首位,1列其次,2则位处第三。数字的序数性与基数性再不可互换。这就是上述提及的日历问题的根源。

一天中的第一个小时始于午夜过后的第0秒钟,第二个小时始于凌晨1点钟,第三个小时始于凌晨2点钟。数数时,我们以数字的序数性(第一、第二、第三)为基础,但在标记时间节点时,又以基数性(0、1、2)为基础——这种思维方式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它都将与我们共存。一个新生儿度过了他在这个世界上的第12个月,这时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已经1岁了;如果我们在婴儿出生1年之后,方才认定他已满1岁,那是否意味着,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到1岁之前的这段时间里,这个婴儿是0岁?当然了,充满智慧的我们会说,这个婴儿只有6周大、9个月大,等等,从而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这个婴儿的岁数是0。

狄奥尼修斯缺乏关于0的知识,所以,和他的许多前辈一样,他制定的纪年方式以1为开端。当时人们的思维模式仍停留在基数性与序数性的简单对等上——当然了,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倘若他们的思想世界从未留下过0的足迹,那么,上述所说的一切问题就都不存在了。 +zzAAoF7/7mVi6Yc2zXbAHe5Fm0ywEGKJE5EgALp3IlFmq6TaVgQaHPJDrJp8dv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