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8

Hang Sang
颃颡

都知道嘴里有个嗓子眼儿通往气管和食道,但很少人知道人的嘴里还有一个眼儿通往鼻腔,这个眼儿就是在口腔上膛后面的颃颡(发音同杭桑)。医学上利用颃颡这个鼻咽腔道抢救病人,就是鼻饲。

都知道嘴里有个嗓子眼儿通往气管和食道,但很少人知道人的嘴里还有一个眼儿通往鼻腔,这个眼儿就是在口腔上膛后面的颃颡(发音同杭桑),西医称之为鼻咽腔。《医宗金鉴》的《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部》中有:“玉堂在口内上腭,一名上含,其窍即颃颡也。”张志聪《灵枢集注》载:“颃颡者,腭之上窍,口鼻之气及涕唾,从此相通。”

大众虽然不知颃颡,但出于本能大都在用。比如有人不喜欢擤鼻涕,习惯把鼻涕吸到嘴里吞了或吐出。有人吃多了呕吐又紧闭嘴巴不想吐,这时候食糜秽物往往会从鼻孔里面涌出来。我嘱咐患者吞服三七粉或琥珀粉,有的患者吞服以后呛着了自己,肺气上逆要喷,结果患者紧闭嘴巴不想浪费药物,结果药粉就从两只鼻孔喷出,像喷出两道烟。

医学上利用颃颡这个鼻咽腔道抢救病人,就是鼻饲。患者病危昏迷、嘴巴紧闭无法喂食给药的时候,医生就从患者鼻孔插入一根软管,通过鼻咽腔进入咽喉,避开气管插入食管,最终进入胃内。这样医生就能在患者丧失意识的状态下,建立一个生命通道,保障饮食和药物的供应。直到患者清醒恢复自主,能够张口进食吞咽。如果没有这项技术,口噤不开,水米不进就成了生命的终点。古代也有强行撬开牙关,甚至不惜敲碎牙齿,以方便喂食的行为。虽然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但因患者无法配合,终究难以避免食物、水饮进入呼吸道造成呛咳窒息的危险发生。

按说鼻子属于呼吸系统,口腔属于消化系统。上面说的鼻饲例子是把呼吸道当食道用,当然也有食道当呼吸道用的。比如,鼻塞的病人呼吸不畅,鼻腔和鼻咽腔都有水肿堵塞,这时候患者只能用嘴呼吸。还有一些打鼾的患者,呼吸憋气严重的会出现长时间的呼吸、心跳暂停。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鼻腔堵塞,口腔干燥,尤其是颃颡和口腔上膛干燥,这都是嘴巴代偿呼吸功能导致的。

上面说的鼻饲和打鼾两种情况都属于阴阳错位,就像母鸡司晨或公鸡抱窝。暂时代偿可以,长久必然引发更大的问题。按中医理论,鼻腔隶属督脉属阳,口腔隶属任脉属阴。颃颡则是天然阴阳交会的地方。简单地说,鼻咽部过于干燥,火烧火燎甚至脱皮,那就属于阳亢阴虚。而鼻咽部总是涌出鼻涕、痰浊或长出肿瘤息肉,那就属于阴盛阳虚。

临床上常见的是鼻咽炎,患者常以鼻咽干燥不适为主诉,常感到鼻塞、打喷嚏、流清(脓)鼻涕、鼻咽部发痒、干咳痛有异物感、呼吸困难、头昏头痛、乏力、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有声嘶、咽痛、头痛、头晕、乏力、消化不良、低热等局部或全身症状。鼻咽部检查见黏膜慢性充血、增生、肥厚,覆以分泌物或干痂。患者鼻腔和气管都有黏稠分泌物但不易咳出,故咳嗽频繁,西医根据鼻咽部黏膜、黏膜下和淋巴组织有炎症即诊断为鼻咽炎,分为急性鼻咽炎和慢性鼻咽炎。

说白了,鼻咽炎是人体遭受病毒或细菌感染以后出现的自我保护行为,所有的不适症状和体征都是顺症,不能被压制或抑制,否则就会转变成慢性经久不愈的炎症,甚至发展成为增生甚至肿瘤。中医中药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比如辛温辛凉解表药、苦寒清热解毒药、化痰散结药等。它能有效调动身体的正气(免疫系统),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顺应身体自愈的趋势,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鼻咽部还有一种常见的疾病是鼻咽癌,这是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临床上如遇到原因不明的一侧进行性咽鼓管阻塞症状,涕中带血或后吸鼻涕后“痰”中带血,颈侧淋巴结肿大,原因不明的头痛,外展神经麻痹等患者,均应考虑鼻咽癌的可能,需要进行详细检查。

现代医学对鼻咽癌的成因说法不一,大多归咎于遗传或地域饮食习惯。中医认为,癌是阴实证,与情绪压抑、气血凝滞有关。《灵枢·经脉》篇说:“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表明颃颡出问题与肝气郁结、压抑怒火有关。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配合中医、中药调养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从预防和保健的角度来讲,平时保持颃颡的通畅很重要。内家拳站桩或静坐的时候都要求舌舔上膛,其实就是在交通任督二脉,平衡阴阳。起码颃颡里面不会有那么多鼻涕,也不会干燥上火。 cG4q7Ux+A6IrzAzfoudUkzPrVRNcEJ8Jo6gVWPxqQFRFsBp4ojAlo62AMaQLpUv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