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miǎo)是我国隋唐时期的著名医药学家。他生于公元581年,正是隋朝建立的那一年,逝于682年,跨越了隋、唐两个朝代。
孙思邈的老家在京兆华原。由于家中贫困,少吃缺穿,小时候的孙思邈身体不好,常常生病,受了不少折磨。他经常见到许多穷苦百姓得了病,或是因为没钱医治,或是医治不好,年纪轻轻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他看到死者的亲人们哭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景,心里也十分伤感,头脑里萌发出一个念头:“救活一条人命是多么重要啊!黄金虽贵能够用钱买到,而人的生命是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孙思邈幼小的心灵里,树立了一个宏伟的志向:我要认真学医,做个好医生,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痛苦,也为他们的亲人解除痛苦。
在这个宏伟志向的驱使下,孙思邈发愤学习,认真钻研,为了掌握医学知识和高超的本领,他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学习,达到了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读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书籍,获得了渊博的知识;他仔细深入地研究了古代留传下来的各种医书,掌握了丰富、精深的医学本领,为他以后的行医生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了这个好基础,孙思邈行医不久就出了名,渐渐名声越来越大,连朝廷里的人也知道了他高超的医术,要召他去当医官。那时孙思邈还很年轻,但他不愿被束缚在皇宫里,执意推辞了。他知道他的根应当扎在千百万人民中间,只有这片肥沃的土壤,才能使他的生命焕发光彩,使他的事业蓬勃兴旺。
孙思邈不仅医术好,医德也很高,他把自己学到的医学本领,完全奉献给了那些穷苦的百姓。他不会因病人交不起诊费,就把病人拒之门外,见死不救。相反,他经常为许多病人义务治疗,还把药送给他们,对于远道上门求医的病人,他还腾出房子让他们居住,亲自为病人熬汤端药,胜似对待自己的亲人。只要有人请他出诊,他总是有请必应,不管是风雪弥漫,还是夜深黎明,立即赶往医治。
有一次,一个病人得了尿潴(zhū)留,撒不出尿,小肚子胀得非常难受。他请来孙思邈,恳求道:“孙医生,快救救我!尿脬(pāo)都要胀破了!”这种病的医治,以往都是用药来排泄。现在,孙思邈看病人那么痛苦,心想:“吃药怕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尿流不出来,怕是排尿管的口子不灵了。能不能用根管子插进尿道,让尿通过管子流出来呢?”孙思邈考虑一番,决定试一试。可是尿道很细,什么样的管子才能插进去呢?他苦苦思考着,十分焦急,正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小孩拿着一根葱管在吹着玩,突然受到了启发,心想:“葱管又细又软,大概可以试试。”于是,他赶忙叫人找些香葱,从中选出细韧的,稍加削剪,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两根小小的葱管,便消除了病人莫大的痛苦。孙思邈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导尿术的人。
又有一次,孙思邈出诊回来,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了一口棺材,棺材缝里渗出了滴滴鲜血,一个老婆婆跟在后面哭得死去活来。孙思邈被哭声深深打动,又觉得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很不寻常,就连忙赶上前去,边喊边问道:“快停住,快停住!棺材里装的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老婆婆忍住哭泣,含泪答道:“已有几个钟头了。”孙思邈请求说:“把棺材打开,让我看看好吗?”老婆婆开始不愿意,心想,“人死了,还有什么希望复活呢?”孙思邈并不放弃,耐心说服老婆婆:“可以试试。我看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应该还是有希望的。”老婆婆听孙思邈说得有理,就不再坚持,一边唠叨着,一边让大家打开棺材:“我可怜的孩子啊!她是难产,折腾了两天两夜,受了不少罪。结果小孩子没生下来,把自己的命也给送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医生要是能把她救活,老太太我一定给你磕头。”说话之间,棺盖已经打开。孙思邈往棺材里一看,只见那妇人脸色煞白,没有一点儿血色,忙探手去摸妇人的脉,果然还在微微颤动。孙思邈赶紧拿出银针,选好穴位,慢慢地扎了下去,然后手指不停地捻动。不一会儿,只见那妇人呼了口气,睁开了双眼。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胖娃娃哇哇地落了地,老婆婆连忙抱起婴儿,激动的泪水不住地往下流。孙思邈拿出随身携带的药,让产妇服了下去。产妇渐渐苏醒了,脸也有了血色。老婆婆抱着婴儿,扑通一声,跪倒在孙思邈面前,一面磕头,一面感激不尽地说:“谢谢救命之恩!谢谢救命之恩!”孙思邈连忙把老婆婆扶起来,谦虚地说:“没什么,不用谢!”周围的人看到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人命,都惊讶、敬佩不已,同声称赞他真是个神医。
孙思邈十分善于从生活中学习,广泛积累、丰富自己的知识。在行医的过程中,他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得病的原因,开拓用药的思路。比如,山区的贫穷百姓容易得“雀盲眼”(学名叫夜盲症)。这种病人,白天的视力挺正常,可是一到晚上,光线不足,就变得像麻雀一样,什么也见不到了。而有钱人常常得脚气病,症状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乏力。孙思邈想:“为什么穷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脚气病呢?这肯定与饮食有关,不是多吃了些什么,就是少吃了些什么。”
于是他比较了穷人与富人的饮食。通过比较,他发现: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细粮;而穷人却很少有荤,吃的多为粗粮素食。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穷人得夜盲症,很可能是很少吃荤的缘故。富人得脚气病,不是由于吃荤就是由于吃细粮。于是他再仔细做了分析,发现粗粮里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则把这些东西弄得一干二净,看来脚气病就是因为缺少米糠和麸子这类东西引起的。思考分析之后,孙思邈对症下药。他试用动物的肝脏治夜盲症,试用米糠和麦麸治脚气病,果然都很见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的医学家,比起国外的最早记录,要早出一千年左右。
孙思邈还十分擅长针灸,在古人已知穴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又发现了不少新的穴位,并总结出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就是哪里有病往哪里针灸。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四个字,叫作“以痛取穴”,也学着孙思邈的样,把“以痛取穴”的穴叫“阿是穴”。提起阿是穴,这里有个来历。
一次,有个病人找孙思邈看病,说大腿里侧有个地方疼得要命。孙思邈给他开了一服中药,可服了之后,并不见效。孙思邈就给病人使用针灸疗治法。但是扎了几次,病人还是一个劲地喊痛。孙思邈想:“除了古书上所说的那些穴位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穴位了吗?”他一面用大拇指在病人的大腿上轻轻地掐来掐去,一面耐心、不断地问着病人:“是不是这儿痛?”掐了很多地方,反复问了很多遍,病人忽然叫了起来:“啊!……是,是,就是这儿!”孙思邈就在那个点上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痛果然好了。“古书上没有这个穴位,”孙思邈想:“应当给它叫个什么名字呢?噢,对啦,病人说,‘啊!……是,是,就是这儿!’那就叫它‘阿是穴’吧!”阿是穴就是这样得来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孙思邈积累和搜集了大量简便而有效的药方。他把这些药方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书,叫《千金要方》,也叫《备急千金方》。“千金”的意思就是说,书里所载的药方都是十分宝贵的。这时孙思邈已经七十岁了。到了整整一百岁的时候,孙思邈又把他后三十年所积累的方子编成了另一本书,叫《千金翼方》。“翼”就是辅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来弥补前一本书的不足。在这两本书里,孙思邈一共记载了六千五百多个药方,不仅数量多,疗效也很好。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药学家,人们尊称他为“药王”,把他经常采药的五台山称作“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了药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