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言而喻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大伙儿饿了吗?下面要参观意大利米兰格雷契修道院的食堂。这幅名画是世界上点击率最高的名画之一。技法高超自不用提,单说画家的心思,绘画对他来说是探索世界奥秘的途径之一,他用了新方法描绘这古老的《圣经》题材。当耶稣说出“你们之中有人出卖了我”,每个门徒的心头,好似有京剧中的鼓点在敲。

这幅壁画,起因于达·芬奇所接受的一份订单,委托方是米兰圣玛利亚·格雷契修道院,任务是在食堂的墙上画《最后的晚餐》,这段《圣经》中最著名的故事。

餐厅里的“晚餐故事”

请各位想一想,这是多么有趣的对应。在食堂的墙壁上画着以吃饭为主题的画作,多么搭配。选择了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最著名的“一顿晚餐”加以描绘。每个到食堂的修道士,一日三餐都要目睹这个画面,重温这段圣经故事。普通的用餐,由于这幅画的存在,变成了精神上的一次加餐。这座名为圣玛利亚感恩的教堂,其管理者用心良苦,希望众教徒“喝水不忘挖井人”。

这的确不是一顿平常的晚餐,它是耶稣这位救世主辞别尘世,开启更大苦难的起始点。《圣经》里的刻画可谓于平凡之处起波澜,画家如何把握这一要点,使作品在遵从宗教教义的基础上具有神性,同时具有一种揭示人性的光辉,实在是难上加难。

记得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吗?淳朴的米利哀主教明知冉·阿让的真实身份,仍收留他在自己家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冉·阿让偷走了晚餐时用过的银餐具。不久,他被警察带回,在归还搜出的赃物时,主教却告诉警察,这些都是他送给这个人的。警察只好放了冉·阿让。告别时,主教意味深长地说道:“你答应过我,以后要做好人。”冉·阿让莫名其妙,因为他根本没有向主教做出过任何承诺。可是,主教的叮咛却彻底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伟大的雨果,刻画了一顿普通的晚餐,为一个曾经的囚犯开启了人生的新起点。这是一个关于心灵救赎的故事。

在达·芬奇之前,已有无数画家或受委托或出于自愿,画过这个题材,怎么创造他自己心中“那一顿难忘的晚餐”,是吸引达·芬奇接受这个订单的重要原因吧。

达·芬奇选择了大厅北墙绘制这幅作品,他为此稿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就连颜料也出自他的发明,由一种油彩与蛋彩混合而成,据说掺入了鸡蛋和牛奶,从而替换掉了自中世纪以来被广泛运用的传统湿壁画颜料。对于达·芬奇来说,绘画只是探索未知世界的一种有趣的方式,他并不十分在乎自己的作品一定能够长久地保存下来。这次,对于一向聪明的达·芬奇,可以说是一次失败,新颜料不能很好地溶于湿壁画的主要材料灰泥之中,加上达·芬奇涂得很薄,导致《最后的晚餐》在五十年后就因湿气而开始严重剥落,修道院费尽心力修补此画多次。

与众不同的构图

现在我们来细看画面:十二个门徒沿着餐桌坐着,形成四组,耶稣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种悲伤的姿势中摊开双手,说出一句话:“你们之中有人出卖了我。”一语激起千层浪,耶稣刚说完这话,一种劫运难逃的冷峻气息,袭上每一个参加晚餐者的心头。一连串复杂的情绪在绘画史上第一次得到了如此深刻、细腻的反映。达·芬奇冲破一切世俗的传统和规范,将画面从老一套公式化的气氛中解脱出来,变为现实生活的再现,达·芬奇的技艺使圣徒们的形态栩栩如生。

对于这样一个场面,无论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无论是基督徒,还是无神论者,都能够舒舒服服地观看画面中的一切。所有人物都安排得那么自然合理。可是,谁也没有注意到,这种画面中的“合理”却是生活中的“不合理”,达·芬奇十分巧妙地修改了现实中就餐座位的安排。

想一想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餐桌是长方形的,在一个西方人家庭里,人们应该怎么就座?如果按照西方餐饮礼仪,重要的主、客应分别坐于长方形餐桌的两个顶端,其余人等坐于餐桌两侧,绝不可能按画中的方式落座。达·芬奇如此安排,完全出于观看视点与展现画面中人物关系的考虑。如果按正常就餐方式描绘,耶稣将是一个侧身像,一半的门徒也会背对着观画者。如果让坐在餐桌尽头的耶稣正对着我们,十二个门徒无论怎么安排,都无法将他们的表情一一展现清楚。只有这样大胆改造,才能赋予故事中每一人充分暴露内心的机会。伟大的画家,总是在我们不易觉察的时候,将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情景改换门面,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说到此,是不是有必要为达·芬奇拍案叫好?如此创意,前无古人……且慢,这句话说得过头了。真的是前无古人吗?前辈画家都干了些什么,我们真正了解吗?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弗拉·安吉里柯

谁“抄袭”了谁?

为此,有请弗拉·安吉里柯,这位生活在十五世纪意大利的修士画家,曾经也创作过一幅类似《最后的晚餐》的壁画。

这位画家的安排绝不随俗,他把门徒一字排开,让观看者有机会看到至少八个人的正脸。出于变化的考虑,他将长桌子在左手折了一下,形成一个直角。整洁的台布上几乎未放一物,更加衬托八个人的表情。正面墙上的两扇拱形小窗,增加了透视效果,并与长桌前木质的圆凳子呼应。

这种安置人物的方法与达·芬奇何其相似。问题出来了:谁借鉴了谁?或各自独立创造,只是英雄所见略同?

若看一下两位大师的“生辰八字”,是非曲直便别有一番滋味。

安吉里柯的出生年月不详,但有明确记载去世于1455年,此时的达·芬奇刚刚三岁。所以排除“安大师”抄袭“芬奇大师”的可能性。只剩下后者“抄袭”前者的概率。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安吉里柯的这幅壁画(应该创作于1440—1441年)一直保存在佛罗伦萨著名的圣马可修道院的禅房里,达·芬奇极有可能到这里观摩过。也许经过他反复观看,安吉里柯在这幅壁画中创新的构图给了他决定性的启发,于1495—1498年他创作自己的《最后的晚餐》时用到这个构图创意,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了这种正面观看的视觉效果。

不仅是达·芬奇,估计还有其他画家参考过安吉里柯的这幅壁画,比如另一位意大利画家安德列亚·德尔·卡斯坦诺,大概出生于1421年,逝世于1457年,他于1450年在佛罗伦萨圣阿波罗丽娜修道院创作了《最后的晚餐》。画中十一个门徒一字排开,比安吉里柯更进一步,他们保持了与观众对视的角度,愁苦的表情一览无余。犹大被剔除在餐桌的对面,一副受审判的架势。如果到现场观看,观众会发现,离壁画很远,一道“闪电”在画中闪现,定睛一看,是那块雪白的桌布,横在众门徒与犹大之间,画家似乎在暗示,他们已经划清了界限。

最后的晚餐
[意大利]安德列亚·德尔·卡斯坦诺

如果遍览意大利的教堂,还会发现更多更早的《最后的晚餐》,其中有一幅十三世纪的马赛克镶嵌画《最后的晚餐》,装饰在水城威尼斯著名的圣马可大教堂里,画中门徒也是一字排开,犹大在哪里呢?是那个餐桌最左端探身去拿耶稣手中面包的人吗?很难说清楚。这幅作品属于中世纪创作的宗教画,比安吉里柯又早了两百多年。

由此可见,历史上的种种惊人的创造并非无中生有,总是一点一点积累而成。后世的大惊小怪大都受限于眼界的窄小,只见某幅作品,而未有机会与耐心窥探到这件作品创作的背景。实际上,一位杰出人物的出现,无不借助于周围众多才华出众的人物的烘托。达·芬奇的创新在于以现代人的方式展现传统的宗教故事,赋予真正的普通人的情感。试想将叛徒犹大与众人混在一起,“敌我不分”,这是真实生活中善恶混杂在一起的形象表达,多么惊人的现代意识啊!

用心良苦的草图

镜头再次对准达·芬奇《最后的晚餐》。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死亡,耶稣和犹大都预知到了。而对于其他十一个人,如同引爆了一颗炸弹,这个恐怖的、冷冰冰的事实在餐桌上蔓延、扩散,升腾出一个大大的问号:“究竟是谁出卖了你?”随之而来的是自我的坚决表白:“我可没出卖你。”绘制这幅壁画时,据说达·芬奇常常一整天徘徊在米兰街头,他凝视街上每一个人的脸孔。他在寻找十二门徒的原型吗?他心中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如何把芸芸众生的面孔,汇聚到十二张脸上,绝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可以解决的问题。在那个时代,达·芬奇通过大量的解剖实践深谙人体的结构,他无疑已达到了科学上的精准度,但是艺术绝不仅仅是科学,它是人在汲取生命精华之后的一次优美的绽放。只有画家本人和神知道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如何动人心魄。

下面这幅人物草稿图,可以窥知达·芬奇用心良苦。

《最后的晚餐》草稿之一

这么多不同的人的面孔,用同样的五官元素组成,却差异这么大。达·芬奇不但在揣摩人物形象及表情,而且在探讨人物的分组状况。这画草图上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安排,耶稣旁边趴着的那个人是谁?谁会在如此晚餐的时刻酣然大睡呢?也许他不是睡着了,而是吓昏过去了。此人是犹大吗?不是。如果纵观达·芬奇之前的画家们创作这一题材时的画面,就会发现犹大都被排除在人群之外,那么跟大伙儿坐对面的那个门徒无疑就是犹大了。

想一想画家当初还有如此的设计,多么妙趣横生。这表明画家最终的布局来自于一点一滴的琢磨,逐步从习以为常的生活原型中挣脱出来,促成艺术上的更新,服务于最终的表达效果,而这最终的效果既要符合理的约束,更要显露情的抒发。对于任何的绘画学习者,这幅草图的意义与作用,不亚于《最后的晚餐》原作。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可贵思路,由优秀走向杰出的思索过程。

经典的透视法

这幅伟大的湿壁画另一看点是画面上展现的透视法。

在写实绘画中,透视与构图紧密相连,可以说透视法则是构图上的基石。这块基石,始于十四世纪的意大利画家乔托,到十五世纪,在文艺复兴顶峰时期正式确立,直到十九世纪的印象派,从未有过动摇。依靠画面中的透视作用,写实的形体才得以建立起坚实的秩序,形体与色彩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具有三维效果的整体。所以,能够在二维的空间里展示出三维的逼真魅力,透视的运用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从透视出发,欧洲古典大师们通过精心的设计,构筑起一座严谨厚实的“绘画大厦”。从此,绘画成为“绘画科学”。达·芬奇正是此中的佼佼者,他曾经发表过长篇大论,认为雕塑无法与绘画相比,因为这门技艺无须应对透视的问题,他说道:“绘画与雕塑比较:绘画需要更多的思想和更高的技巧,它是一门更神奇的艺术。”当然,他的言论是一种偏见。但由此可见,画家对掌握透视的技巧多么自豪。

透视如一条黄金法则,它无须为画面增添任何物象,却可以通过支配与调整人与物的关系,改变最终呈现出的效果。画面上无数的细节经由透视统领起来,给人带来咫尺千里的神奇感觉。

《最后的晚餐》运用了极为标准的透视法,将如此巨大的画面一丝不苟地串合在一起。且看正中的耶稣,一切以他为中心,人物情绪的焦点集中在他身上,透视的焦点同样也在他的身上,他的脑后透出的亮光,来自背景处的大门,衬托出耶稣的形象。餐桌、墙壁门窗、天花板的处理采用平行透视,视觉消失点全部集中在耶稣的头上,即画面的正中央。墙面上向后逐渐退远的长方形,天花板上的方格,餐桌上的食物、餐具,每一个物件,都经过几何学的精密计算,铺陈在准确位置,构成上下左右向中央点集中的透视构图。

整幅画中,其实房屋极为抽象,几乎只是一个框架,此为虚;相反,所有人物描绘得极其详细,此为实。因此,这幅画作是写实与非写实的结合,也可以说游走在现实与非现实之间。在达·芬奇以前,从来没有画家把数学的透视法运用在如此繁复的构图之中。而这一切的目的,只为了更好地描绘出每个人物或动或静的姿态,从而捕捉住他们的心理变化。当舞台上的灯打开,一刹那,全部亮相。

积极热烈的“课堂讨论”

最左边的人(巴多罗米)双手按住桌子,猛地站了起来。另两个人注视着耶稣,惊讶得几乎讲不出话来。平移到左边第二组的三个人,此中的犹大,上身后倾,右手紧紧攥住钱袋。他身后的门徒上身大大地前倾,与犹大恰好形成一个“×”交叉,造成局部的戏剧性冲突:干了坏事的向后缩,问心无愧地往前冲。有时,形体的刻画比表情更能传达出情绪。

右边第二组三个人全部面向耶稣,从右数第四个人(马太)上身前倾,从情绪上看,显然急于表达自己的忠诚,从构图角度,他巧妙地联结了右边的两个小组,又与最左边的那个人(巴多罗米)形成左右呼应。最右边这一组人最冷静,也最自信,根本没有去考虑耶稣是否会怀疑自己,而是全神贯注投入到“谁是告密者”的分析之中。

在这幅作品中,达·芬奇不但准确而生动地描绘了十二个门徒,而且巧妙地运用光线,使耶稣成为视觉中心。作为背景的三个窗户,透出明亮的天空,既营造出空间深度,又成功地烘托出主体人物形象。这样,达·芬奇又一次摆脱了传统的做法,将十二门徒头上的光环去掉,甚至连耶稣头上也没有。通过这一大胆的“减法”,达·芬奇告诉我们,包括耶稣在内的所有人都等于现实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每个人物的衣饰上的色彩搭配合理,只选用红、黄、蓝、绿、白这五种颜色去强化形体动作,使每个人物的个性特征得以充分展示。同时又有利于呈现人物的典型性格特征。

在此前或此后的众多同类题材中,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被公认为空前之作,他总结了前辈们的经验,吸取了宝贵之处,将构思的精巧,布局的卓越,细部刻画与整体结构发挥得淋漓尽致。

讨论小组一
愤怒与表白

讨论小组二
告密者就藏在这一组,右手紧攥着钱袋

讨论小组三
质问与表白忠诚

讨论小组四
分析嫌疑人

画里画外

这幅巨大的壁画,如果到现场参观,还有更精妙之处等待着观看者对此发出赞叹之声。我们会发现,达·芬奇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真实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看者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犹如一幕真正的大戏在这间不大的修道院里循环往复地上演。画面中的人物,或惊恐,或愤怒,或疑虑,或表达,手势、眼神与行为,既如戏中的夸张表演,又隐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拷问。

当白天的喧哗与骚动在暮色中沉寂下来,大街小巷的灯火点亮起来,每个人都再一次面对属于自己的晚餐,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循环下去,可曾想到,在意大利的这个修道院的餐厅墙上,由于一位画家的创造,一顿传说中的晚餐成为点亮人类心灵的永恒出发点。

达·芬奇

● Leonardo da Vinci

世人对达·芬奇的记忆,主要源于他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其实,画画只是达·芬奇研究世间万物的一种方式。达·芬奇1452年出生于芬奇小镇。达·芬奇的父亲皮耶罗是一位律师兼公证人,母亲是一位农妇,但因为没有结婚,达·芬奇成了私生子。由于这样的身份,达·芬奇从小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14岁时,在父亲的支持下,开始追随佛罗伦萨画家韦罗基奥学习,直到1478年成为独立画师为止。他成年后的生活辗转于佛罗伦萨、米兰、罗马与威尼斯之间。虽然一直没有得到意大利各共和国及贵族宫廷的真正赏识,但他的名声早已远播四方。1516年,应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盛情邀请,已步入暮年的达·芬奇决定到法国定居,3年后病逝于此。他的那些天才的想法和全部科研成果尽数保存在那本大约6000页的手稿之中。

创造亚当(The Creation of Adam)
[意大利]米开朗琪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
尺寸:280 x 570 cm
年代:1508—1512年
材质:湿壁画
现收藏于:梵蒂冈西斯廷教堂 PuzaacKQSyxeNHmiFmPHh8yh6X/aB+UEuxOl5pdjHz6RhN4/tAetsswYFWoYavi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