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一、本书特点

1.全书正文共有136张清晰的彩色图片,每张图都是针对特定的内容,精心设计、量身定做的,力求看图即能定穴。

2.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腧穴的定位,对腧穴定位做了详细而有创新的论述,对大多穴位的定位除在“国标定位”中阐述外,还在“其他定位”中精选了针灸类书籍的不同定位法或不同描述,并在“详解”的“取穴指南”中加以详细比较和点评,使读者对每个穴位的定位能有更加切实而正确的理解。其中冠名“新世纪”的教材特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3.“详解”的“主治归纳”对穴位的主治病证不是简单罗列,而是进行了系统、科学的归类,使读者不仅知其然(治什么),还知其所以然(为什么能治)。以曲池“主治归纳”为例说明:

(1)部位主治:肘劳。

(2)经络主治: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科热性病证。

(3)脏腑主治:腹痛等肠胃病证。

(4)穴性主治:吐泻等肠胃病证(本经合穴,“合主逆气而泄”)。

(5)其他主治:热病;高血压;癫狂;隐疹、湿疹、瘰疬等皮肤、外科疾患。

4.在书末还附加了最新国家标准耳穴图、头针穴线图,以确保读者能一书在手,穴穴在手。不管何种针法,都能得心应手。

二、关于“最新国家标准”

最新国家标准针灸穴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简称《新标准》)。与以往相比,《新标准》主要作了如下调整:

1.将三焦经、督脉、任脉三条经脉的英文代码分别由SJ、DU、RN改为TE、GV、CV。

2.穴位的调整

(1)风市:在股部,直立垂手,掌心贴于大腿时,中指尖所指的凹陷中,髂胫束后缘。

以前的定位是: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直立垂手时,中指尖处。

(2)中渎:在股部,腘横纹上7寸,髂胫束后缘。

以前的定位是: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注:在古代文献中,中渎穴是在“膝上五寸”,并没有说在腘横纹上5寸。“膝”和“腘横纹”是不同概念,在古代文献中,“膝”一般是指髌底(髌骨上缘),而腘横纹大约和髌尖相平,髌尖至髌底为2寸,所以“膝上五寸”实际上是腘横纹上7寸。《新标准》把它改正过来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关于风市定位的修改中并没有明确说在腘横纹上9寸,这是因为在古代的主要文献中只有“直立垂手,中指尖处”这样的记录。根据目前已有的测量结果,如果以腘横纹至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为19寸,垂手中指尖处至腘横纹的骨度寸平均约为9寸。

(3)箕门: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与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相当于血海上10寸或髌底内侧端上12寸)。

以前的定位是: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注:在古代主要的针灸文献中,关于箕门穴的定位都是“鱼腹上越筋间,阴股内动脉应手”。而这个部位就是《新标准》中的“长收肌与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约在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上上1/3与下2/3交点处,也就是相当于血海上10寸,而不是以前的6寸。

(4)阴包:在髌底上4寸,股薄肌与缝匠肌之间。

以前的定位是: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注:在古代主要的针灸文献中,关于阴包穴的定位都是“膝上4寸,股内廉两筋间”。这里的“膝上”一般是指髌底(髌骨上缘)上,而不是“股骨内上髁上”。

(5)删去了经外奇穴中的“膝眼”条,因为已经有了内膝眼穴和犊鼻(外膝眼)。

(6)印堂:由经外奇穴归至督脉,穴位代码为CV29。

(7)清冷渊:穴名改为清泠渊(Qīnglíngyuān)。

注:根据《新标准》作者的相关著作解释,按古代文献,清冷渊和清灵二穴都是由清泠渊一穴错误演变而来的。

(8)地仓:只以口角旁开0.4寸取穴。

以前的定位是: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注:人的口裂大小有别,口角旁开0.4寸不一定能“上直瞳孔”。

(9)丝竹空:眉梢凹陷中,瞳子髎直上。

以前的定位是“眉梢凹陷处”,没有直对瞳子髎。

注:眉梢的位置个体差异较大,用“瞳子髎直上”作为参考,有助于本穴的准确定位。

(10)漏谷: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以前的定位是: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不在胫骨内侧缘后际)。

(11)地机: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以前的定位是: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不在胫骨内侧缘后际)。

注:在古代主要的针灸文献中,关于漏谷、地机的定位都是在“骨下陷中”,也就是在胫骨后缘。

(12)急脉:在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

以前的定位是:在腹股沟区,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或横平耻骨联合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

(13)交信: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2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凹陷中(在胫骨后缘)。

以前的定位是:约当复溜穴前0.5寸(在胫骨后缘与复溜穴之间)。

(14)胆囊:腓骨小头直下2寸。

以往的定位是:在阳陵泉直下2寸。

3.下肢骨度分寸的修改:把髌尖与腘横纹视为同一水平,髌尖至髌底规定为2寸,又规定髌尖至内踝尖为15寸。

(1)足阳明胃经及足三阴经在大腿部的腧穴如涉及骨度分寸,必须按“髌底至耻骨联合上缘为18寸”定取,若足阳明胃经大腿部的腧穴按“腘横纹至股骨大转子高点为19寸”定取,必须明白腘横纹至髌底是2寸。足少阳胆经在大腿部的腧穴按“腘横纹至股骨大转子高点为19寸”定取。足太阳膀胱经大腿部的腧穴按“腘横纹至臀横纹为14寸”定取。

(2)足三阴经在小腿部的腧穴必须按“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或“髌尖至内踝尖为15寸”来定取。

(3)足三阳经在小腿部的腧穴必须按“腘横纹(髌尖)至外踝尖为16寸”来定取。

睢明河 刘温丽
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2018年6月 MHAwDVh05lGOQgaliYDEPHp6G7Lz98WYhFXJFcIbklWROOmeha4rY1V7kfozd+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