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足太阴脾经穴

1.隐白(Yǐnbái,SP1)井穴

【国标定位】在足趾,大趾末节内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图2-29)。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足大趾内侧爪甲角根部。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

(3)新世纪《针灸学》: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详解】

→取穴指南

参见少商。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腹满,暴泄。

(2)其他主治:①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调经止血);②便血、尿血等慢性出血证(健脾摄血);③癫狂,多梦;④惊风。

【操作】浅刺0.1寸。

图2-29 隐白—商丘

2.大都(Dàdū,SP2)荥穴

【国标定位】在足趾,第1跖趾关节远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29)。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2)新世纪《针灸学》:在足内侧缘,第1跖趾关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杨甲三取穴经验》:第1跖趾关节内侧前,赤白肉际上。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采用了“……远端”更符合解剖学术语的描述方法。

各种定位的描述虽略有不同,但位置一样。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腹胀、胃痛、呕吐、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2)穴性主治:热病无汗。

【操作】直刺0.3~0.5寸。

3.太白(Tàibái,SP3)输穴;原穴

【国标定位】在跖区,第1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图2-29)。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1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2)新世纪《针灸学》: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凹陷处。

(3)《杨甲三取穴经验》:第1跖趾关节内侧后,赤白肉际上。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采用了“……近端”更符合解剖学术语的描述方法。

各种定位的描述虽略有不同,但位置一样。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肠鸣、腹胀、腹泻、胃痛、便秘等脾胃病证。

(2)穴性主治:体重节痛(输主体重节痛)。

【操作】直刺0.5~0.8寸。

4.公孙(Gōngsūn,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国标定位】在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图2-29)。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2)新世纪《针灸学》: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3)《杨甲三取穴经验》:太白后上1寸,赤白肉际处。

【详解】

→取穴指南

各种取法基本一样,取穴时,可用对侧手拇指沿第1跖骨内下从太白向后推,当推至第1跖骨突然变大前的凹陷中,即为本穴。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2)穴性主治:逆气里急、气上冲心等冲脉病证。

(3)其他主治: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操作】直刺0.6~1.2寸。

5.商丘(Shānɡqiū,SP5)经穴

【国标定位】在踝区,内踝前下方,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凹陷中(图2-29)。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内踝前下缘凹陷。

(2)五版《针灸学》:内踝前下方凹陷中。

(3)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足内踝前下方凹陷处,当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处。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新世纪《经络腧穴学》中的“舟骨粗隆与内踝尖连线中点处”与五版《针灸学》《杨甲三取穴经验》中的“内踝前下方凹陷”相比,位置略靠后。

“内踝前下方凹陷中”是指内踝前缘竖直线与内踝下缘水平横线的交点处。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足踝痛。

(2)脏腑主治:腹胀、腹痛、便秘等脾胃病证。

(3)其他主治:黄疸。

【操作】直刺0.5~0.8寸。

6.三阴交(Sānyīnjiāo,SP6)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

【国标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图2-30)。

【其他定位】

(1)新世纪《针灸学》: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杨甲三取穴经验》: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

【详解】

→取穴指南

此穴在内踝尖上3寸,紧贴胫骨内侧面后缘。新世纪《经络腧穴学》中的“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描述未明确该穴就在胫骨后缘。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下肢痿痹。

(2)脏腑主治: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

(3)穴性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科病证;②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③阴虚诸证。

(4)其他主治:心悸,失眠,高血压。

【操作】直刺1~1.5寸。

7.漏谷(Lòuɡǔ,SP7)

【国标定位】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6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图2-30)。

图2-30 三阴交—阴陵泉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内踝尖上6寸,胫骨后缘一横指。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新世纪《针灸学》: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

【详解】

→取穴指南

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中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定取的穴位实际上距胫骨后缘有1寸,这与《杨甲三取穴经验》中的“胫骨后缘一横指”是一样的。但《国标》把此穴的定位改成了“胫骨内侧缘后际”,也就是紧贴胫骨内侧后缘。这与古代文献所记载的“内踝上六寸,胻骨下陷中”是一致的。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下肢痿痹。

(2)脏腑主治:腹胀,肠鸣。

(3)其他主治:小便不利,遗精。

【操作】直刺1~1.5寸。

8.地机(Dìjī,SP8)郄穴

【国标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图2-30)。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漏谷上4寸,胫骨后缘一横指。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3)新世纪《针灸学》: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详解】

→取穴指南

参见漏谷。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①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②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2)其他主治: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

【操作】直刺1~1.5寸。

9.阴陵泉(Yīnlínɡquán,SP9)合穴

【国标定位】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图2-30)。

【其他定位】

(1)新世纪《针灸学》: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中。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3)《杨甲三取穴经验》:在胫骨内侧髁起点,胫骨后缘。

【详解】

→取穴指南

各种定位的描述虽不尽相同,但位置完全一样。取穴时用拇指沿胫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胫骨内侧髁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的凹陷中即是本穴。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膝痛。

(2)脏腑主治: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操作】直刺1~2寸。

10.血海(Xuèhǎi,SP10)

【国标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图2-31)。

图2-31 血海、箕门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法: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上缘,二至五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2)新世纪《针灸学》:屈膝,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3)《杨甲三取穴经验》:绷腿时,股内肌的高点,约当股骨内上髁上2寸。

【详解】

→取穴指南

《杨甲三取穴经验》中的“当股骨内上髁上2寸”与其他定位中的“髌底内侧端上2寸”或“髌骨内上缘上2寸”是一样的,因为股骨内上髁和髌底内侧端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膝股内侧痛。

(2)其他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月经病(调经止痛);②隐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和血养营)。

【操作】直刺1~1.5寸。

11.箕门(Jīmén,SP11)

【国标定位】在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与冲门连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长收肌与缝匠肌交角的动脉搏动处(图2-31)。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绷腿时,股内肌的尾端,约当血海上6寸。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

(3)新世纪《针灸学》:在血海穴与冲门穴的连线上,血海穴直上6寸。

【详解】

→取穴指南

髌底至耻骨联合上缘为18寸,髌底内侧端与冲门的连线就是18寸,《国标》把箕门穴定在此线的“上1/3与下2/3交点”,也就是说该穴在髌底内侧端上12寸。这与其他定位中的“血海上6寸”,即髌底内侧端上8寸完全不同。

《针灸大成》记载此穴的位置是:“鱼腹上越筋间,阴股内动脉应手”。“鱼腹”应是股内肌,“筋间”是缝匠肌,“阴股内动脉”是股动脉。《国标》对此穴定位的改动可能与此有关。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腹股沟肿痛。

(2)脏腑主治:小便不利、遗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12.冲门(Chōnɡmén,SP12)

【国标定位】在腹股沟区,腹股沟斜纹中,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图2-32)。

图2-32 冲门—腹哀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2)《杨甲三取穴经验》:与耻骨联合上缘平齐,距中线三寸半。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关于此穴的定位主要以体表解剖标志(腹股沟斜纹、动脉搏动处)为准,其他定位方法主要以骨度分寸为主(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旁开3.5寸)。以前者更符合针灸取穴的基本原则。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腹痛,疝气。

(2)其他主治:崩漏、带下、胎气上冲等妇科病证。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13.府舍(Fǔshè,SP12)

【国标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4.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32)。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

(2)新世纪《针灸学》:冲门穴外上方0.7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3)《杨甲三取穴经验》:冲门穴斜上1寸,距中线4寸。

【详解】

→取穴指南

在以上几种定位中,《国标》中的描述是最清楚的。不过把“脐中下4.3寸”说成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上0.7寸更好,更方便取穴。所以最好的描述应是: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上0.7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

新世纪《经络腧穴学》中“脐中下4寸”与“冲门上方0.7寸”相矛盾。新世纪《针灸学》和《杨甲三取穴经验》的定位都没说清楚,如果要说府舍与冲门穴的关系,应是:冲门直上0.7寸,再旁开0.5寸是府舍,或冲门上0.7寸,距中线4寸是府舍。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腹痛、积聚、疝气等下腹部病证。

【操作】直刺1~1.5寸。

14.腹结(Fùjié,SP14)

【国标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32)。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大横穴直下1.3寸。

(2)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

(3)新世纪《针灸学》:府舍穴上3寸,大横下1.3寸。

【详解】

→取穴指南

各种定位的描述虽不完全相同,但位置基本一样。不过有一点需特别说明:这里的“前正中线旁开4寸”,《国标》、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和《针灸学》都认为在乳头的竖直线上,但《杨甲三取穴经验》中把此穴的位置标在了腹直肌外缘处,而没有直对乳头。针灸取穴的基本原则是以最近的解剖标志为准,腹部与胸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部位,腹部穴位以胸部的解剖标志定位,这是不太合适的,需进一步商榷。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腹痛,腹泻,疝气。

【操作】直刺1~2寸。

15.大横(Dàhéng,SP15)

【国标定位】在腹部,脐中旁开4寸(图2-32)。

【详解】

→取穴指南

横平内侧的天枢、肓俞、神阙。

关于“脐中旁开4寸”的解释参见腹结穴。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脾胃病证。

【操作】直刺1~2寸。

16.腹哀(Fù'āi,SP16)

【国标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图2-32)。

图2-33 食窦—大包

【详解】

→取穴指南

参见腹结穴。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

【操作】直刺1~1.5寸。

17.食窦(Shídòu,SP17)

【国标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3)。

【详解】

→取穴指南

在胸骨上部略呈高起的部位是胸骨角,与胸骨角相平的肋骨为第2肋骨,其下为第2肋间隙,再向下3个肋间隙即为第5肋间隙;男性也可以乳头所在的肋间隙为第4肋间隙,再向下数1肋为第5肋间隙。乳头距前正中线为4寸,再旁开2寸即为6寸。与内侧乳根、步廊、中庭,四穴沿第5肋间隙呈弧形分布。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胸胁胀痛。

(2)脏腑主治:①噫气、反胃、腹胀等胃气失降性病证;②水肿(脾不运化水湿)。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经食窦至大包诸穴,深部为肺脏,不可深刺。

18.天溪(Tiānxī,SP18)

【国标定位】在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3)。

【详解】

→取穴指南

乳头距前正中线为4寸,乳头再向外旁开2寸即为6寸,还在第4肋间隙。横平内侧的乳中、神封、膻中,四穴略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4肋间隙弧度相应。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①胸胁疼痛,咳嗽;②乳痈,乳少。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19.胸乡(Xiōnɡxiānɡ,SP19)

【国标定位】在胸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3)。

【详解】

→取穴指南

参见食窦。膺窗距前正中线为4寸,再旁开2寸即为6寸。横平内侧的膺窗、灵墟、玉堂,四穴略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3肋间隙弧度相应。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胸胁胀痛。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0.周荣(Zhōuróng,SP20)

【国标定位】在胸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33)。

【详解】

→取穴指南

第2肋间隙取法参见食窦。屋翳距前正中线为4寸,再旁开2寸即为6寸。横平内侧的屋翳、神藏、紫宫,四穴略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2肋间隙弧度相应。

→主治归纳

部位主治:①咳嗽,气逆;②胸胁胀满。

【操作】斜刺或向外平刺0.5~0.8寸。

21.大包(Dàbāo,SP21)脾之大络

【国标定位】在胸外侧区,第6肋间隙,在腋中线上(图2-33)。

【详解】

→取穴指南

关于“第6肋间隙”参见食窦。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①气喘;②胸胁痛。

(2)其他主治:①全身疼痛;②四肢无力;③疝气。

【操作】斜刺或向后平刺0.5~0.8寸。 2yMKSJdkhgPS5EZXuMDc5O4INHAuR8reIsQ2EpJgqR2h7HdIUp4yT41sr/b6TzT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