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手太阴肺经穴

1.中府(Zhōnɡfǔ,LU1)肺之募穴

【国标定位】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1)。

图2-1 中府、云门

【其他定位】《杨甲三取穴经验》:锁骨下缘凹陷中取云门穴,云门穴直下1寸即是中府穴。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规定“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为12寸”。锁骨下窝就在肩胛骨喙突内侧缘,故锁骨下窝至前正中线为6寸。但中府穴不在锁骨下窝直下,而在略偏外处,以适应胸部穴位上下形成的弧线。故《杨甲三取穴经验》中的“云门穴直下”的描述不太准确。

与其他穴位的关系:①中府应与内侧的库房、彧中、华盖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第1肋间隙弧度相应;②中府与云门穴的连线应与乳中与气户的连线大致相应,而乳中与气户的连线是乳头向上略偏内的弧形曲线。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肩背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

(3)穴性主治:本穴为肺的募穴,故为治疗肺病的要穴,常与肺之背俞穴肺俞合用。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2.云门(Yúnmén,LU2)

【国标定位】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图2-1)。

【其他定位】《杨甲三取穴经验》:正坐位,以手叉腰。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规定的“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为12寸”,使云门穴的定位更加明确无疑,即只要在“锁骨下窝凹陷中”,就同时满足了另一条件“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这一骨度分寸的规定对于胸部穴位的定位非常重要,因为有了这一规定,则胸中线至一侧肩胛骨喙突内侧缘就是6寸,这样足少阴肾经的俞府穴(旁开中线2寸)、足阳明胃经的气户穴(旁开中线4寸)就可以分别按这“6寸”的内1/3和内2/3处来定取。以前关于锁骨下缘的穴位旁开中线几寸,往往无所适从,很多人想当然地以直对乳头为旁开中线4寸,以直对乳头至中线的中点为旁开中线2寸,这都是错误的。

与其他穴位的关系:云门应与内侧的气户、俞府、璇玑呈一弧形分布,其弧度与锁骨下缘弧度相应。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肩背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胸痛等肺部病证。

【操作】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3.天府(Tiānfǔ,LU3)

【国标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3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图2-2)。

图2-2 天府、侠白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所说的“在臂前区”是指在正常人体解剖姿势下的位置。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上臂痛。

(2)经络主治:瘿气(本经:从肺系,横出腋下。“肺系”包括了咽喉、气管的部位)。

(3)脏腑主治:咳嗽、气喘、鼻衄等肺及肺系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

4.侠白(Xiábái,LU4)

【国标定位】在臂前区,腋前纹头下4寸,肱二头肌桡侧缘处(图2-2)。

【其他定位】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或肘横纹上5寸处。

【详解】

→取穴指南

参见天府。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上臂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等肺系病证。

(3)经络主治:干呕(还循胃口)。

【操作】直刺0.5~1寸。

5.尺泽(Chǐzé,LU5)合穴

【国标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凹陷中(图2-3)。

【其他定位】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图2-3 尺泽

【详解】

→取穴指南

新世纪《经络腧穴学》中提到的“在肘横纹中”容易让人误解为“肘横纹的中点”,所以《国标》在该穴的描述中只用了“在肘区,肘横纹上”,没有强调“在肘横纹中”。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肘臂挛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

(3)穴性主治:局部静脉点刺出血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性病证(本穴为合穴,“合主逆气而泄”)。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6.孔最(Kǒnɡzuì,LU6)郄穴

【国标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上(图2-4)。

图2-4 孔最

【其他定位】《杨甲三取穴经验》:掌后第一横纹上7寸,在桡骨的尺侧边。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的统一称谓“腕掌侧远端横纹”,较之以前的“腕横纹”、“掌后第一横纹”更为准确、明了。

另外,关于穴位的定位,用两穴的连线为依据有不方便和不准确的缺点,因此寻找最近的自然标志,如《杨甲三取穴经验》“在桡骨的尺侧边”这种取法更为可靠、实用。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肘臂挛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热病无汗等肺系病证。

(3)穴性主治:咯血、鼻衄、痔血(阴经的郄穴善治出血性疾病)。【操作】直刺0.5~1寸。

7.列缺(Lièqūe,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

【国标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图2-5)。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桡骨茎突的起点。

(2)《针灸大成》:去腕侧上一寸五分,以两手交叉,食指尽处,两筋骨罅中(罅:缝隙)。

图2-5 列缺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中“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的表述欠妥,因为在腕横纹上1.5寸,肯定是到桡骨茎突处了,而这里的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多数位于共同的骨纤维性管中,从体表是找不到它们之间的缝隙的。

列缺穴的“列”,是排列的意思;“缺”,是凹陷的意思。古代称闪电和天际裂缝为列缺。说明此穴应在一个凹陷中,再结合《针灸大成》所说的“骨罅中”,故此穴的最佳表述应为: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凹陷处。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①外感头痛、项强等邪在肺卫的病证;②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2)穴性主治:①齿痛、口眼歪斜(列缺为本经络穴,还可治表里经手阳明大肠经病证,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还出夹口);②慢性咽痛(列缺为八脉交会穴,通任脉。任脉:上关元,至咽喉。治疗时常与照海相配)。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8.经渠(Jīnɡqú,LU8)经穴

【国标定位】在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寸,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图2-6)。

图2-6 经渠、太渊

【其他定位】《杨甲三取穴经验》:在桡骨茎突的高点掌面骨边。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手腕痛。

(2)脏腑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9.太渊(Tàiyuān,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国标定位】在腕前区,桡骨茎突与舟状骨之间,拇长展肌腱尺侧凹陷中(图2-6)。

【其他定位】

(1)五版《针灸学》:掌后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2)《杨甲三取穴经验》:在大多角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

(3)《针灸大成》:掌后内侧横纹头,动脉中。

【详解】

→取穴指南

对于太渊穴的定位,以上几种描述没有太大差别。《国标》未提及在腕掌侧横纹上,又增加了一个解剖名词“舟状骨”,虽舟状骨在腕掌面很难摸到,但可理解为桡骨茎突下缘,比“腕掌侧远端横纹”更客观,另一个坐标用“拇长展肌腱”比“桡动脉”更客观。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腕臂痛。

(2)脏腑主治: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等肺系疾患。

(3)穴性主治:无脉症(脉会太渊)。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10.鱼际(Yújì,LU10)荥穴

【国标定位】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图2-7)。

图2-7 鱼际

【其他定位】

(1)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在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2)《杨甲三取穴经验》:在掌指关节后方,掌面骨边。

(3)《针灸大成》:大指本节后,内侧白肉际陷中。

【详解】

→取穴指南

《国标》和新世纪《经络腧穴学》关于此穴的定位简洁明了。《杨甲三取穴经验》的定位比前面的定位靠下,但与《针灸大成》的记载一致。

→主治归纳

(1)脏腑主治:咳嗽、哮喘、咯血等肺系病证。

(2)穴性主治:咽喉肿痛、失音、发热等肺系热性病证(鱼际为肺经荥穴,能泄本经及本脏腑之热)。

【操作】直刺0.8~0.5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11.少商(Shàoshānɡ,LU11)井穴

【国标定位】在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图2-8)。

图2-8 少商

【其他定位】

(1)《杨甲三取穴经验》:在拇指桡侧爪甲角的根部。

(2)新世纪《针灸学》: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详解】

→取穴指南

各种取法都认为是在拇指桡侧指甲根角处,但略有差别,很难说哪个最正确。全身共有10个井穴在指(趾)甲根角处,取法类似。

→主治归纳

(1)部位主治:指肿、麻木。

(2)脏腑主治:咳嗽、失音、咽喉肿痛、鼻衄等肺系实热证。

(3)穴性主治:高热、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hizdj2J4AkqHJmFeXu964AecfMUtS5eAm4MJli9v5zgMuzb3DvATZ2LOZeNtX6N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