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对香港股市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恒生指数曾一度跌至四年最低点,也曾一度成为2016年亚洲涨幅最高的基准指数之一。在2016年年末的几个月里,港股大涨主要是受到了通过沪港通大举南下的内地投资提振,香港市场受内地影响越来越大。
香港恒生指数可谓“牛冠全球”。
2016年12月23日,恒指为21574.76点,到2017年2月15日,收盘23994.87点,涨幅为11%左右,国企指数涨幅更大。这主要是内地企业、内地资金的功劳。
内地企业已占香港股市半壁江山。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2017年6月19日,港股上市企业共有2052家,内地企业(H股+大红筹+小红筹)为996家,占比为48.54%。
大量资金南下。截至2017年2月14日,通过沪市港股通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为304.06亿元,通过深市港股通流入的资金为74.92亿元,合计达378.98亿元。
据海通证券研报,2017年前两个月,港股通资金净流入累计高达149.98 亿元,保险、基金等机构资金为港股提供了充裕流动性。2016年9月,保监会放开险资进入港股的权限,2015年年底陆港通基金的规模仅188.83亿元,2016年年末已增至494.74 亿元,增幅高达162%。
由于通胀压力、供给侧改革,股市跟着期市的步伐火爆了,但主要体现在估值低的港股市场上。港股烈火烹油,内地门前冷落。
港股热到什么程度?《证券时报》披露,多只沪港深主题基金公告暂停大额申购,甚至东方红沪港深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和定投,给出的解释是,“为了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简言之,资金南下热情太高了,暂时筑道闸门拦一下。
原因很简单,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概念,香港估值低。除了海螺水泥、潍柴动力等5家上市公司外,其他A股和H股同步的90家左右的公司, A股估值都高于H股。2017年2月15日,浙江世宝A股股价高达35.58元人民币,但H股低到9.070元港币的尘埃里。
目前恒生指数平均市净率仅1倍,远低于过去10年的均值,即使考虑2011年后港股估值下移,现在依然是很低的位置。
不仅股市,香港商业楼盘也如烟花般耀眼。中环写字楼价格远远高于伦敦、纽约,中环甲级写字楼每平方英尺租金为302美元,相比之下,伦敦西区为197美元,纽约中城区为194美元,很大程度上是内地公司的功劳。
《21世纪经济报道》引用戴德梁行的数据,2016年中资机构在香港甲级写字楼共租赁了40万平方英尺的面积,其中65%位于中环。中环甲级写字楼新租赁成交达到50万平方英尺,其中60%的租赁方为中资机构,而2015年该比例仅为31%。当时,内地企业占香港各区甲级写字楼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1.7%,相比2011年的8.6%明显增加。
戴德梁行香港区董事总经理萧亮辉指出,中资机构占用中环甲级写字楼的楼面比例,由5年前的约13%,增加至2016年第四季的约19%,今后还会上升。事实也的确如此,香港是内地公司、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前哨站。如果不是香港住宅被政策卡住,相信内地投资者会疯狂在香港买住宅。
香港股市与写字楼价格狂涨,是内地资金推动的结果,中国未来改革的方向在香港体现得淋漓尽致。内地经济要靠高效的创新企业拉动,腾讯等公司的股价涨跌成为显著的风向标,内地资金从外围低估值股开始,疯狂追逐这一概念。
经过这一轮市场热潮,香港市场内地化将更加明显,而内地通过香港展示了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决心。香港的热度取决于内地经济改革,而与金融相关的资产价格,就是显示内地经济热度、资金疯狂程度的温度计,直接插在内地经济体的嘴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