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漫长的长安路

张子容的出山应举且一举成功,多少对孟浩然产生了影响。所以五年后,年近三十岁的孟浩然决定出山,他也想步入仕途,毕竟这是几乎所有文人都必经的一条路。但他并没有选择去长安,而是先下湖南,他选择的是一条壮游干谒之路。到湖南自然首先要去游览洞庭湖。时值八月,秋高气爽,孟浩然独自一人来到洞庭湖畔,登上了著名的岳阳楼,俯瞰洞庭湖。此时风平浪静,浩渺无际的湖水在远处与天相接,两不分别,显得更加壮阔无比,涤荡人心。水汽蒸腾,宛如仙境,让人不免想到这里就是《子虚赋》中所说的云梦泽之所在。岳阳城城楼一面临水,湖水波涛荡漾,时时袭来,拍打着城墙,似乎能感到岳阳楼在微微地晃动。

这壮美阔大的洞庭盛景让孟浩然想到了大唐的太平盛世,一派繁荣景象,而他作为一个读书人却不能出仕建立功业,终究有负盛世皇恩。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有所行动,不能两手空空,望着这洞庭湖水临渊羡鱼。回到居所后,孟浩然就写下了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献给张说,委婉表达自己想出仕的愿望,希望能得到引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但张说并没有回应,这对思索再三才下山求仕的孟浩然来说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打击的。在湖南游了一圈之后,孟浩然再次回到了家乡襄阳,一边隐居,一边交游,还是希望能有机会出仕为官。很快两三年过去了,孟浩然依然没有机会出仕,不免有点着急,甚至一反之前过于委婉的风格,直接在诗中呼吁他人举荐自己,所谓“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这种状况下,孟浩然的田园诗也似乎充满了坐立不安的焦急情绪,质朴冲淡的风度随之衰减。实际上,这也并非一时的情绪变化,出仕为官的念头将在接下来的十余年间继续影响孟浩然的人生,也影响他的诗歌创作。而能体现他那种心境巨变的诗作,却恰恰题为《田园作》,只不过困居田园的是一匹不甘心老死于此的骏马,它来回走动,心不能宁。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这种状态持续了好几年,直到七二四年唐玄宗游幸东都洛阳时,孟浩然再次前往洛阳求仕,一去便是三年,仍无所获。七二六年,他决定下扬州游览,途径武汉时路遇旧友李白,遂与李白同游,观览黄鹤楼之后,他独自下扬州。李白的那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的就是这件事。七二七年冬天,孟浩然改变四处干谒的策略,第一次西进长安,赶赴科举考试。

虽然满腹经纶,但是过低的上榜率实际上令所有前去应举的文人士子都惴惴不安,有如奔赴险恶的战场。孟浩然自然也不例外。数九寒冬,一路上可以说是饥寒交迫,这还不算,走着走着竟然下起雪来。天色更加昏暗阴沉,黄土高原延绵浩大的沟壑一时间就银装素裹,南飞的雁群都无法继续飞行,只好落在小沙洲上团团转,成群的乌鸦在麦田里凄厉地聒噪着,看上去也是饥寒交迫。形单影只的赶路人走着走着就停下来,不知如何是好,放眼望去不见有人家,唯有大雪纷纷扬扬,一刻不停息。西北风物和江南完全不同,这让孟浩然印象深刻,此时出现在他笔下的纪行诗《赴京途中遇雪》,自然就多了一些秦地寒冬的萧索和愁苦: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噪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当然,这种愁苦也是诗人心境的表现。第二年春天,三十九岁的孟浩然第一次迈进了进士应举的考场,可是放榜那天,他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自己的名字,最终落寞而去。但他并没有离开长安,而是继续留在这里,献诗干谒。孟浩然虽然年近四十还没有一官半职,甚至进士都不是,但他诗名卓著,当时的文人无人不知,王维是他的好朋友,李白简直就是他的崇拜者,三番五次写诗称赞他,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传说,孟浩然有一次跟随朋友进入太学,和太学的诸多文人雅士以及太学生交谈文学,兴之所至,大家就提议当场斗诗,而孟浩然作为著名诗人,又是太学的客人,众人就请他先来。孟浩然推托不过,只好说:“那在下就献丑了,权当抛砖引玉。”此时天上正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落在地上也无声无息,可门外正好有几棵老梧桐,小雨落在宽大的梧桐叶上,等集聚多了,再稀稀疏疏、吧嗒吧嗒地落在地上,仿佛是提醒人们天在下雨。天上也并没有阴云密布,云层很淡,天色也不阴沉,反而是透着一些蓝绿相浸的颜色,看上去非常美妙。孟浩然看看外面的景色,稍作沉思,便说:“各位大人,各位公子,在下就今日这天色造作几句,各位见笑。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逐逐怀良驭,萧萧顾乐鸣。”但这哪儿是造句啊,明明是让他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绝句”。众人先是一顿,随后纷纷拍手叫好,满座倾服,没有人再敢说什么了,因为仅这一首诗,就胜负已分。

早几年孟浩然投递给张说的献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张说收到了,并且非常喜欢,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向皇帝举荐。这一次孟浩然来京城考试虽然失利,但是太学赋诗之事却让他一时间名动京师。张说想起了他,便找了机会向皇帝推荐了孟浩然赠给他的那首诗。唐玄宗看了之后,也很是叹服,觉得此人人才高雅,气势如虹,有建功立业之心,又谦逊低调,说话懂得委婉,是可造之才,便让张说召孟浩然来面见。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孟浩然一时非常慌乱,毕竟他没经过这样的大场面,但时间紧急,他也没有机会做准备,便急急忙忙随着宫人入宫了。

拜见过玄宗之后,玄宗说:“爱卿平身。久闻爱卿诗名,可否为朕吟咏新近所作?”孟浩然没想到这皇帝如此直接,见面就要听诗,更加紧张,便说:“草民遵旨。”接下来就开始吟诵新近所作,诵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没错,这确实是他的新作,因为应试落第心情郁闷,准备再回襄阳隐居山林,但是孟浩然只管低头诵诗,没有发现皇帝的表情在不断变化,到最后简直不耐烦了。站在旁边的张说急得为他捏了一把汗,但也不好在一旁提醒,也只能顺其自然。唐玄宗当然知道文人士子入仕不易,可是谁容易呢,没有谁的路是容易的,包括他自己,所以他非常不喜欢牢骚满腹的人。等孟浩然诵完,唐玄宗便说:“爱卿未曾求仕,而朕也未曾抛弃爱卿,为什么要诬蔑朕?”

皇帝没发怒,但是这次面见也就仅此而已。事后,孟浩然自知说错了话,错过了最好的机会,感到遗憾与悔恨。但很快又觉得自己年岁日高,当初一心出来寻求入仕机会的心思似乎也已减淡,便又一次拾起隐居的念头,又想念自由自在的鹿门山了。同时,十数年的奔波游走使他身心疲惫,听听秋蝉焦躁,不禁觉得年华空逝,悲从中来。于是,他在写下一首《秦中感秋寄远上人》后就离开了长安,放飞功业之心,开始了自己真正了无羁绊的游历。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iktXtZpVUZeYVnXDWwuSZ12zjA1BAXs+SSqwMU4rl/8iMgukq1VtjZMed1ZRr9u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