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筹谋灭南唐统一南方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破阵子》

在对待北汉和西南割据政权的问题上,赵匡胤在赵普的建议下,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相比较而言,此时宋朝还没有足够的实力消灭北汉,统一北方。然而,一个契机,让赵匡胤改变了既定战略,决定先行消灭北汉,并御驾亲征。

北汉自建立以来,一直处于内供军国、外奉契丹的困窘局面,国内土瘠民贫,苛捐杂税沉重,民不聊生,国内政权极不稳定。开宝元年(968年)七月,北汉君主刘钧去世,其养子刘继恩继位,内部的权力之争随即激化,供奉官侯霸荣杀了国君刘继恩,权相郭无为另立刘继元为帝。

此时,宋朝南征初战告捷,中央权力高度集中,赵匡胤认为消灭北汉的时机到了,于同年八月诏令节度使李继勋率兵北伐。最初,宋军势如破竹,直逼太原城下。刘继元继位后,立即向辽国求援。辽国随即出兵相救,宋军进军受阻,最后无功而返。赵匡胤很不甘心,决定御驾亲征。

开宝元年(969年)二月,赵匡胤任命其弟赵光义为东京留守,自己同宣徽南院使曹彬、侍卫步军指挥使党进、昭义节度使李继勋等人率军攻打北汉。三月,战争打响,宋军进攻顺利。五月,宋军再度攻到太原城下,随即在太原城四周安营扎寨,形成包围之势。然而,围攻数十日却始终未能攻下。又过了一个月,赵匡胤下令,北引汾水灌城,北汉宰相郭无为主张投降宋朝,被刘继元处死。这时,辽国援军加强了对宋军的攻势。此时,正值连雨暑天,宋军驻扎的草地中,军士多病,太原城久攻不下,军队疲惫不堪,锐气大减。为了防止京师发生不测,赵匡胤接受赵普等人的建议,下令撤军,班师回朝。撤离时,赵匡胤下令将北汉境内的数万百姓迁往山东,以此来削减北汉的兵源。

此次北伐的失败,表明宋朝还不具备消灭北汉的实力。此次战役,也是赵匡胤唯一一次失败的亲征战役。随后,他按照既定的“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再次将目光投向中国西南方。

在准备征讨南方之前,赵匡胤决定先打击几个势力强大的节度使,从而上演了“二次杯酒释兵权”的戏码。

十月,赵匡胤在皇宫后苑设宴,招待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安远节度使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赞和保大节度使杨廷璋等人。席间,赵匡胤祝酒:“卿等是国家元勋,长期坐临重镇,日理万机,非朕优贤尔等之意。”王彦超听懂了赵匡胤的意思,立即提出解甲归田,而武行德、郭从义、白重赞、杨廷璋等人则例数自己过往的战功。这让赵匡胤非常不高兴,他说:“那些事是前代故事,如今还谈论它有什么意义!”第二天,赵匡胤就撤免了参加宴会的人的节度使官职,只给了他们一些荣誉性的虚衔。这就是“二次杯酒释兵权”。

经过“二次杯酒释兵权”,藩镇对中央的威胁彻底解除了。赵匡胤开始全力以赴进行统一战争,矛头直指远在岭南的南汉。南汉以广州为中心,割据岭南两广地区长达60年。开宝三年(970年)九月,赵匡胤以潘美为贺州道行营都部署,统率大军讨伐南汉,并很快攻陷贺州。当时,南汉国君刘 缺乏战备,突闻贺州被围,立即派部将伍彦柔率兵万人沿临贺水(今贺江)乘船北上救援。宋军在途中设下伏击埋伏,在南汉军登岸时突然袭击。南汉军突然遭袭,死亡过半,统领伍彦柔被杀。之后,宋军连克昭(今广西平乐)、桂(今广西桂林)、连(今广东连州)和韶(今广东韶关)4州,大败南汉军十万余人。次年二月,宋军兵临广州城下,刘 无奈投降,南汉国灭亡。

南汉灭亡之后,吴越和漳泉两个割据政权已上表称臣,南方割据政权只剩下南唐。971年,南唐皇帝李煜在南汉灭亡之时,主动取消国号、放弃皇帝称号,并派遣弟弟郑王李从善上表宋廷,表示愿意去国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不再称皇帝,并请赵匡胤赐诏称号。赵匡胤准奏。次年二月,李从善再次赴汴京朝贡。赵匡胤则以赐官为名,留住李从善,并授予其泰宁军节度使之职。李煜请求赵匡胤遣返弟弟,被其婉言拒绝。这件事表明,赵匡胤并没有放弃统一的初衷,进攻南唐是迟早之事。

【知识链接】

李煜

李煜(937―978年),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他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的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南唐后主李煜

尽管如此,此时的宋朝还未到一举能拿下南唐的时机,宋军刚经历了灭亡南汉的战争,正处于休整期。这一点赵匡胤也十分清楚,因此并没有急于征讨南唐,而是步步为营,积极为最终消灭南唐做准备。一方面,他安抚吴越政权,并与之结成军事同盟,对南唐形成夹击之势;另一方面,他派出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探察南唐虚实,以备知己知彼。

开宝六年(973年)四月,卢多逊出使南唐。李煜为了表示与宋朝交好,热情款待卢多逊。回朝之时,卢多逊遣人告诉李煜,朝廷重修天下图经,独缺江南部分,希望能带回一本江南地理图册副本。李煜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宋廷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江南的情况。

此外,赵匡胤还积极招揽在南唐不得志的能人异士。其中,有个叫樊若水的人,就为宋朝最终灭亡南唐立下了汗马功劳。樊若水在南唐科举屡试不中,对朝廷心生不满。此人博学多识,精通兵法和地理。他深知宋军迟迟不对南唐发兵的原因是苦于长江天堑的阻隔。自幼生长在长江边的樊若水则对长江情况了如指掌。为了立功求官,他详细勘查并记录了江水的宽狭和深浅,绘制成《横江图说》,提出平南之策——架浮桥渡江灭南唐。樊若水将这份大礼献给赵匡胤,赵匡胤大喜,如获至宝。经过研究,赵匡胤决定采纳樊若水的计策。樊若水也因此备受器重,不仅通过了宋朝的进士考试,还被授予官职。

根据樊若水的计策,赵匡胤下令在长江荆湖一带水域建造数千艘龙船,以备搭建浮桥桥墩之用,并制作大竹筏,预备做浮桥面。一切准备就绪,这些龙船、竹筏集结于江陵,做好军队渡江的准备。

就在宋朝积极备战征讨南唐的时候,宋廷内部也发生了人事变化。深受赵匡胤倚重的赵普,被翰林学士卢多逊揭发受贿,经营邸店牟利,排挤大臣,为政专断。赵匡胤对此事也早有察觉,并早已对赵普心生不满。经调查,发现赵普还违反禁令私运秦陇大木扩建府邸,其子还违反宰辅大臣不得通婚的禁令,娶了枢密使李崇矩之女为妻。这让赵匡胤大为震怒。不久,赵匡胤连下数诏,提升参知政事的权力和地位,使之与宰相共同议政、轮流执政。又过了两个月,他将为相十年的赵普罢官,外放河阳做节度使。随后,他提拔薛居正、沈义伦为相,以卢多逊为参知政事,组建起一套新的宰辅班子。

在处理好内政之后,赵匡胤开始全心投入征讨南唐的计划。开宝七年(974年)九月,赵匡胤以李煜拒绝来京师朝见为由,向南唐发起进攻。他命曹彬、潘美和曹翰率十万水陆军由江陵沿江向东征伐南唐。此次,他吸取王全斌等人在平蜀之后大肆屠杀平民和俘虏带来后患的教训,告诫诸将不得滥杀无辜。他还将自己的佩剑赐予曹彬,嘱咐他,副将以下,不听命者斩!

十月,曹彬率军从江陵乘战船顺江而下,屯兵十万于湖口。在樊若水的引导下,宋军三天之内就在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江面上搭起了一座浮桥。而此时,南唐王李煜却还被蒙在鼓里。李煜博学多识,擅长诗词,精通书画,喜好音乐,痴迷佛教,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也是一位风流君主,却唯独不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君主。当他得知宋军搭建浮桥陆续过江南下时,却没有积极做应战准备,而是终日与僧人诵经说法,不理朝政。因为在他看来,长江下游水流湍急,在此处造桥简直天方夜谭,宋军不过是儿戏罢了。

然而,事与愿违,宋军顺利过江,并已经分兵进攻傈水(今属江苏)和宣州(今安徽宣城)。次年二月,宋军击溃南唐军队的阻击,强渡秦淮河。四月,吴越军也攻破常州(今属江苏),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与宋军会师,联合围攻金陵。

李煜得知宋军渡江南下,却仍自恃地势险要,将兵权交给守卫都城的皇甫继勋,自己则在后苑与僧道诵经说《易》。直到五月的一天,他登城巡视,方知宋军已经兵临城下,这才大惊失色,怒斩皇甫继勋,并急调湖口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军援助。同时,李煜还派出大臣徐铉出使宋朝请求退兵。十月,徐铉见到赵匡胤,请求退兵。他能言善辩,据理力争,一再强调宋朝对南唐用兵“师出无名”。赵匡胤十分恼火,斥责道:“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乎!”就在徐铉绞尽脑汁企图说服赵匡胤之时,朱令赟率15万大军顺江东下,直扑采石矶,欲解金陵之围。然而,在转入皖口(今安庆西)之时,遭到宋军伏击,朱令赟被俘,余部退回湖口,被宋军全歼,金陵遂成孤城。

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李煜再次派遣徐铉出使宋朝,请求退兵,遭到了断然拒绝。此时的金陵城已经被宋军围困近一年,对外运输道路已被堵绝,军民士气低落。曹彬派人劝李煜投降,李煜拒绝。随后,曹彬令宋军向金陵发起总攻。十一月二十七日,金陵陷落,李煜无奈投降。随后,南唐诸郡也纷纷归降,只有江州(今江西九江)指挥使胡则率军顽抗,拒不从命达4个月之久,最终被曹翰攻破,死者达数万人。

消灭南唐是宋朝统一南方的最后一仗,也是当时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战。之后,南方仅存吴越、漳泉两个独立政权。由于这两个政权一直向宋朝称臣纳贡,赵匡胤也就没有征剿,许其保留一席之地。

在平息藩镇、统一南方的战争中,赵匡胤每到一个地方,就收编一部分精兵,其余的军士则遣散归乡,并发放耕牛、种子和粮食,鼓励他们投入农业生产。此举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恢复经济,稳定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nhFLs4E18vG3eELSdVxQQNvnN4Vt3x4ZmPYrXamXPyMmOx1w9XyxOijkBOmyUO3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