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袁学军、方明:
业务活跃的外国银行

从1898年沙俄在哈尔滨香坊设立第一家银行——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开始,到1930年哈市共有外国银行33家,其中俄国银行2家、日本银行10家、美国银行4家、英国银行3家、法国银行4家,德国虽未有银行设立,但其企业公司在哈很多,它们依赖英美银行维持。

9787503496905_0-Chapter02-9.jpg

华俄道胜银行

沙俄银行。1898年华俄道胜银行在哈尔滨设立分行。1898年5月28日中东铁路破土动工,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筑路费的支付和筑路工人工资的发放。为此,华俄道胜银行随即在香坊设立分行,代发筑路工人工资,以条银支付。此后,中东铁路和道胜银行就成为沙俄侵略中国的重要工具,铁路沿线成为沙俄最重要的商品倾销市场。随着俄国在哈私人商业资本增多,俄国资本家以齐连希柯夫和梅姆林为首,分别于1908年、1911年设立第一、二借款公司,辅佐道胜银行对各私营企业的资金援助。

日本银行。19世纪末期,日本各银行遵照当时驻沈总领事林六治郎“武力只能征服一时,唯有经济渗透方能控制永久”的旨意,以金融渗透为先导,于1899年在东北牛庄(营口)首设横滨正金银行分行。恰逢此时,日本水产品日益衰落,鱼制肥料的价格高昂,而东北盛产粮食、大豆,质量优良,价格低廉,日商就从东北大量输入粮豆。据统计,日本在哈埠设有九家贸易公司,每年从哈埠输出大量土特产品、粮豆。为此,1912年日本在哈设立了横滨正金银行分行,以资助日商在哈的工商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为了掣肘沙俄的势力扩展,防范沙俄再度南进,日本继续北上在东北各地普设金融组织。1916年7月,日本又在哈尔滨地段街设立朝鲜银行哈尔滨分行。此后,东洋拓殖株式会社、正隆银行、国际运输株式会社、东省实业株式会社等陆续在哈设立。“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哈尔滨共设有14家金融机构,总行1家,支行13家。

9787503496905_0-Chapter02-10.jpg

横滨正金银行

英国银行。1911年汇丰银行在哈设立分行,扶植英国在哈的经济势力。早在1905年,英国的烟草公司就进入哈埠,接着中东制油公司、食料品输出公司、罗巴德父子商会、李德尔兄弟商会、加巴金商会、加典机器组合、欠古司有限公司、英国极东贸易股份公司、亚细亚公司、帝国化学工业中国有限公司等16家,囊括了产业、烟草输入、机械输入、洋油化学工业制品输入及特产品输出等进出口贸易各个方面,业务也很活跃。英商经济势力的扩展,急需信用机构为其提供国际结算服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哈埠的金融市场基本由沙俄金融势力独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日英美等国的势力各有消长。沙俄势力受挫,华俄道胜银行处于外强中干的状态,于1926年9月27日自动解散。1918年第二借款公司因行员的大贪污事件,信用低落,被迫关门。第一借款公司受其影响,经营陷于困境,最后以百万卢布的估价转让给道胜银行。然而,英美势力急剧扩张,新出现的苏俄国家也涉足哈埠。自此,哈埠的金融市场一改由沙俄独揽金融大权的局面,变为日、英、美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场势态。

9787503496905_0-Chapter02-11.jpg

汇丰银行

英国虽因“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但它凭借过去借给中国政府的政治性贷款,资本势力基本没有撤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依恃过去在中国资本侵略的雄厚基础,迅速卷土重来,除加强在哈的汇丰银行势力外,1926年在哈设立英满投资交易公司,专门从事投资事业,1929年又设立麦加利银行哈尔滨分行。

美国银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战争的暴发户,战后趁英、德、法等国创伤未愈,纷设大小银行于我国各大商埠。1919年,花旗银行在哈设立分行,投下资本20万美元。此后,中华懋业银行、美国通商银行、信济银行等相继设立,直接扶助美商在哈开办的企业公司和各种商会,从事汽车及其附属品的输入和毛皮、矿产、粮豆的输出。在20年代中后期,花旗银行与汇丰银行即成为“哈市金融界的双璧”“势力最为雄厚者”,尤其在国际贸易结算和投资事业方面堪称佼佼者。

9787503496905_0-Chapter02-12.jpg

花旗银行

除此之外,法国的法亚银行、中法实业银行,及后来苏联国家银行,如远东银行、远东借款银行、犹太国民银行、环城银行、协和银行等纷纷涉猎哈尔滨。

《在哈尔滨的外国银行》 cNQzmK8DDH03MMJIX6EowjDoZXvhOnYlKgcabovcpgJsGmDroU0PJ8jXpDjeHmz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