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李述笑、李婷:
国际化的大都市

20世纪前半叶,哈尔滨曾被称为“国际都市”。自1898年始,接踵来哈的有三十几个国家(或民族)的十几万侨民,外国人在这里开办的工商业、金融业数以千计,外国驻哈尔滨领事馆(代表部)达20余个。这一时期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时期,也是哈尔滨近代城市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9787503496905_0-Chapter02-2.jpg

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街上的外国人

1903年东清铁路正式运营之前,哈尔滨(不含傅家甸)人口共44576人,其中中国人占640,外国人占360。至30年后的1933年,哈尔滨已有38万人,其中外侨约8万,其国籍包括无国籍俄侨、苏联、日本、朝鲜、波兰、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捷克、意大利、丹麦、匈牙利、奥地利、罗马尼亚、荷兰、瑞典、希腊、拉脱维亚、比利时、塞尔维亚、印度等。1945年这里仍居住着29个国家的侨民。

《外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轶事》 X4KjDc7jyj8jGpGleHhqYj+ah1Nzk4kZlRNVlfsg3AtO/dBfFEQmPcW7hjXKDxg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