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陈柏龄、董季群: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天后宫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长的见证,记录了天津的沧桑巨变和发展历程。这里,曾是运河与海上漕运的繁华码头而聚集了南北客商。为了祈求妈祖保佑,修起了天后宫,闯过风浪的商贾船工,上了码头就要给妈祖上香磕头,感谢这位“护海女神”的护卫。于是“神”气带来了人气,引来了商气,蕴蓄了文气。这里,产生了早期大集市,店铺云集产生了天津最早的商业街,出现了天津最早的街道。也是在这里,产生了早期的庙办小学堂,出现了天津最早的路灯、最早的戏台,产生了天津最早的金融街。还是在这里,保留着老城最早的古建筑群,最早的古建筑彩绘实画……回首600年,可以这样说,天后宫是反映城市历史年轮的化石,是时代的折光镜。

天后宫是明朝时期天津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就犹如洛阳的白马寺、北京的潭柘寺,成为当地重要的人文景观。天津城内有些后建庙宇,即是以天后宫建筑为蓝本来建设的。

在旧时代,天后宫曾是老城居民的精神载体,是天津民俗文化之根。作为地域文化的历史原点,天后宫对民俗文化的演进,曾有巨大的影响。旧时,天津传统节俗以天后宫春节年货市场为代表,享誉四方,多年不衰。在传统的人生礼仪民俗中,如“拴娃娃”“戴锁”“谢奶奶”“订婚拜娘娘”等习俗,均以天后宫为著。“祭芒神”,则非天后宫莫属。天津妇女喜穿红衣,年节尤甚,也出自对天后林默娘娘曾穿红衣的民俗崇拜。天后宫对城市生活有多方面影响,起到文化整合作用。这种影响的结果,促进了天津的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城》

9787503496868_0-Chapter01-1.jpg

天后宫 n+BfQHJ787rOIkJZJx7Db8awFhSE33KeM2ZDrI/HCqLGSu2jmO/2eHF7tdJkeQ5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