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麻婆,成都人,于清代咸丰末年(1861)与其夫陈兴盛在城北万福桥边开设一家小饭店,经营豆腐,由陈氏掌灶。开业不久,其夫病故,店堂内外由她惨淡经营。陈氏聪明灵性,对调味烹饪,苦学深钻,细心探索,从失败中求教训,于磨砺中得真功,经年累月,炉火纯青。陈氏面有几颗麻子,人皆以麻婆称之,天长日久,陈麻婆豆腐之名竟成为镇店不挂牌的招牌。那时的万福桥在今之北门大桥上游约100米处,长80余米,宽数米,全木质廊楼,两旁高栏杆,上有爪角,绘金碧彩画。此桥乃川西彭州、新繁等县到成都的通衢要道,过往行人众多,贩夫走卒多在桥上歇足、打尖。尤以川西坝子运菜油的足力,每经万福桥时,必到麻婆店歇足、进餐。他们在附近割些牛肉,在所挑的油篓内舀几勺菜油交麻婆加豆腐烩制。挑夫们经几十里的肩挑跋涉,又累又饿,就着红白相间、酥嫩鲜美,既麻且辣的豆腐,饱餐一顿,大快朵颐,于是逢人宣传,口碑载道,麻婆豆腐声名不胫而走,顾客日渐增多,生意兴隆。
万福桥北端有座城隍庙,是成都县城隍,庙宇巍然,古木参天。每年清明、中秋等节日,特别是城隍出驾,更是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不少香客敬拜之余,也来品尝麻婆豆腐。临近之北海樽,树木荫翳,花蔓扶疏,绳溪蜿蜒傍樽而过。成都市民每到盛夏多光临乘凉品茶,亦多为麻婆店中之座上嘉宾。不少骚人墨客,也接踵而至,店堂虽十分简陋,但可凭栏眺河,迎风小咏。在20世纪20年代《锦江竹枝词》载有时人冯永吉一首诗篇:“麻婆豆腐尚传名,烘来豆腐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其盛况当可想见。
陈麻婆豆腐从开业到20世纪30年代,经70余年之久,均在万福桥边设店经营,并一直保持豆腐特色,虽生意日益红火,配料烹饪日臻完善,店内设施仍旧朴素无华,大方桌、长板凳。到1935年抗日战争初期,成都人口激增,华北、江南各式餐厅、名食涌入成都,饮食行业竞争加剧,陈店乃于1936年春整修店堂,添置家具,革除以往由顾客带肉打油加工制作的旧习,改变只卖麻婆豆腐的单一品种,增加了一些普通应时菜肴。新中国成立后,适应时代之需求,麻婆豆腐于1953年迁西玉龙街,屹立城中,店堂面积较前大为扩张,店内装饰一新,这支川菜奇葩更加绚丽多姿、鲜艳夺目。
《陈麻婆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