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秦旅:
南京的古城墙

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听取了谋士朱升的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在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下令建造南京城。经过三年准备,自洪武二年(1369)起动工,“迁三山,填燕雀”,花了整整21年的时间,共用黄金600万两,至洪武十九年(1386)冬,终于建成了举世罕见、雄伟壮丽的江左雄关。

9787503496622_0-Chapter01-1.jpg

明城墙龙脖子段

南京城全长33.676公里,比巴黎城墙还要长4公里多,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墙。南京城的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中方位对称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负山绕水,根据实战需要出发,将制高点富贵山、鸡笼山、清凉山、狮子山等十几个山头作为城基,既居高临下,增加险固,又减少了工程量。并连接河湖作为城濠,这样南京城就成了多边的自然葫芦形。

南京城墙的高度一般为14至21米之间,城基宽14米左右,顶部宽4至9米不等。在城墙上分别建有200多个屯兵窝铺和13616个雉堞(垛口),周边砌有石制的水槽,城基部位等距离砌有排水洞,可使积水随时排出城外。真可谓人穷其谋,地尽其险,天造地设成就了这座战可据、处可守的坚固屏障。

南京城墙所用的城砖,由长江中下游附近的152个府(州)、县烧制提供,规格是统一规定的,一般长40至45厘米,宽20至22厘米,厚10至15厘米,砖重约15至25公斤,均是质地细密的青灰色砖,也有一部分为白色陶瓷砖。砖的侧面都刻印铭文,有时间、府县,还有监造官名、烧窑匠名、制砖人名、提调官(运输官)名,可见当时的责任制是十分严密的。相传交砖时,由检验官指使两名士兵,抱砖相击,如铿锵有声清脆悦耳,并不破碎,属于合格砖块;如相击断裂,责其重新烧制,如两度检验不合格,责任官等会被斩首处死。砌砖所用的砂浆,是用石灰汁、糯米汁,再加上一种黏性很强的草汁拌和,然后用桐油浇灌,因而砌成的城墙既韧又坚,固若金汤。

南京城墙共建有城门13座:正阳门(今光华门)、通济门、聚宝门(今中华门)、三山门(今水西门)、石城门(又称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今和平门)、太平门、朝阳门(今中山门)。这十三座城门中,以聚宝、通济、三山三座城门最为壮观,其建制也大体相同,但通济、三山已不复存在,唯聚宝门比较完整地保存至今。

《聚宝门》 1s2sS3vo0l8j7LfsG6mjdaPQAQo5UadLyouImEF3UnC1VL88dNC/X/3nudRWjbC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