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杨献文:
上水门史话

东水关是秦淮河流入南京城南的入口,旧称上水门。它是南京历史上一处古老的建筑。

上水门始建于杨吴筑城。那时隋唐经过三百多年的统一后,天下大乱,群雄称霸。江淮地区军阀混战,最后由杨行密收拾残局,建立杨吴政权。金陵是吴国重镇,杨吴权臣徐温爱金陵富庶,筑金陵城。当时扩建南京城,将秦淮河包入城内,流入城区的部分河道即内秦淮河。为了保持内秦淮河的水位合理,便在护城河(外秦淮)与内秦淮连接之处,筑东、西两个水关。东水关的作用是保持内秦淮河水位高于外秦淮河,西水关在水西门,防止长江水倒流进内秦淮河。然而,到了宋代,因军事上的需要,改筑水关,阻碍了水流畅通。

明朝初期,朱元璋建造南京城,精心设置,将水门改为通济水关“偃月洞”,计三十有六,至此水流哽咽,其阻遏的弊端反而超过宋朝张孝祥所说的状况。后改为三十三券门,分三层排列,每层十一券,唯有下层十一券为通水之用。

清朝的时候,在水门开与闭的方法上,屡有争论。一种是持开放的主张,认为秦淮河水自东南方来,为吉祥方位,水关宜开放,而且要把水关建得高大,使它可以通行舟楫。另一种持以封闭为主的主张,认为金陵之水,以秦淮河为经,汇流于江宁县东山,方山之地相对于城中,有高屋建瓴的气势,首高昂而中低洼,又加上青溪、湖沟和运渎三条支流,一齐泄于下水门,必然导泄不畅,造成水涝。因而,主张在城东南弯曲处中和桥等地,造大水闸;上水门涵洞,开放两个,关闭六个。据后一处主张推测,今天尚存在的七桥瓮及其上游附近的“河弯”等,就是当时人解决水患工程的遗迹。

历史对以上两种主张做出了结论。康熙十一年(1672),因为发大水而紧急封闭了水关,仅余一孔通水。后来,有主张开放水关者,报告地方大吏,开启了水关,结果道光年间,于辛卯(1831)、庚子(1840)两次大水,南京城内被淹,街市中行舟,损失可以想见了。从那以后,又设木闸阻水,但是堤水盛盈,容易崩溃造成灾害。光绪年间,左宗棠在附近的通济门建“五石闸”,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加以改建。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人民政府疏通河道,兴修了通济门水闸,又于上游开掘新河,至此使城内免遭水患之害。然而,内秦淮水流减少,逐渐淤塞,河面越来越狭窄,失去了昔日的壮观景象。

《上水门史话》 NKYZyDewc0zpHy1WYncjyu/m/10Vn5WtS3FtdxbVly1zFjy5HS59hX2evJq1r1r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