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一凡:
秦淮名桥七桥瓮

出南京光华门不远,沿着公路行至邻近高桥门的秦淮河上,有一座石拱桥,可通句容、丹阳,这就是建于明代的七桥瓮。桥梁结构坚固,造型奇特,又屡经战火而不毁,500多年来,至今仍苍劲屹立,所以它是一座深受南京人民喜爱的名桥。

七桥瓮坐落在秦淮河河谷平原。自光华门南至江宁东山镇,地面开阔,地势低平。早在东晋初年,从中原迁来的王导就相中了这一块天然水系发达、处在京城近郊的丰腴之区,仅他一家就在钟山以南占有良田8000余亩。这一带有河渠溪涧,岔支分布,形如蛛网,其中较大的一支水系名运粮河。明代建七桥瓮后,钟山南麓、青龙山以西麒麟门一带岗丘及百水河的水,都通过运粮河总汇于七桥瓮下的秦淮干流。七桥瓮建成之初名上坊桥,因桥身构筑是七孔半圆形石拱,拱形如瓮,民间喜呼为“七桥瓮”,一直传之于今。

七桥瓮地处金陵古都控南北扼东西的交通要道上,这是一条石铺古道。较之土路,石铺路面大大方便了作战部队的运动,有利于重型火炮和辎重的灵活移动。因此,一有规模性的战役发生,七桥瓮一带易成为战火聚焦之地,从而展开争夺拼杀。

辛亥革命风起云涌,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时,七桥瓮一带的战斗亦十分惨烈。武昌高举义旗后,两江总督阴谋扑灭南京的革命之火,顽固保皇的江南提督张勋,统领号称“辫子军”的南京江防军,杀气腾腾地到处捕杀革命党人,凡头上无辫子、臂缠白布者,一律格杀勿论。正在酝酿响应武昌起义的原清军将领徐绍祯,被勒令收缴枪械。徐绍祯抗命不从,于1911年11月8日率部在雨花台与张勋辫子军展开激战,终因枪弹不继,且战且退,在七桥瓮痛击辫子军,撤退至高资镇。上海同盟会得知后,遂以学生军、粤军、苏军、浙军等万余人,在镇江组成江浙联军,以徐绍祯为总司令,重新部署战斗,一举将辫子军击溃,两江总督与张勋等人狼狈逃窜,从而克服了辛亥革命的危机。

更为悲壮的是1937年12月的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7日,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向各师团发出《攻占南京城要领通告》,日军得到“扫荡”全城的训示。8日,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第九师团突破淳化镇,9日拂晓开始在七桥瓮至光华门一线发起进攻。中国军队守土血战达四昼夜,终因势单力薄,至13日被日军破城而入,南京市民陷入一片血海之中。

《秦淮名桥七桥瓮》 DmVkPVBOtUmvfwP7JJo+/IUgQM0NUV2aMN63sfcVVPC/cjG8q6n2IYXmfPMsEZW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