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
【原文】
《淮南子·天文训》:“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阳气冻解,音比南吕。”
【释义】
报德之维:高诱注:“报,复也。阴气极于北方,阳气发于东方,自阴复阳,故曰报德之维。”四角为维也。
越:泄散,消散。
立春:农历为正月节。公历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时开始。《汉书·律历志》:“诹訾(zōuzī),初危十六度,立春。”(元)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南吕:高诱注:“八月也。南,任也。(宫)[言]阴气内藏,阴侣于阳,任其成功,故曰南吕也。”
【今译】
增加十五日指向报德之维,阴气在大地上泄散,所以说距冬至四十六天便是立春。阳气升起,冰冻消释,其音相当于十二律的南吕。
【物候】
(明)黄道周撰《月令明义》载: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
第一候,东风解冻。意思是,东风送暖,大地解冻。《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东方木。木,火母也。火气温,故东风解冻,冰泮释地。”东风,《淮南子·地形训》中叫“炎风”,即立春时从东北方向吹来的风。
第二候,蛰(zhé)虫始振。《说文》:“蛰,藏也。”即隐藏义。动物冬眠,躲藏起来,不吃不动。如熊、罴、蛙、龟、蛇、蜗牛、松鼠、蟾蜍、蚯蚓、鳄鱼、蚂蚁、黄蜂、蜥蜴、山猫、蝙蝠、刺猬等。蟲,《集韵》“东”韵引李阳冰曰:“蟲,裸、毛、羽、鳞、介之总称。”蟲,今简作“虫”。振,《说文》:“举救也。一曰奋也。”知有两义。前义指救助、救拔。后义指抖动、挥动。这里指蛰居的虫类,开始苏醒。
第三候,鱼上冰。《吕氏春秋·孟春纪》高诱注:“鱼,鲤、鲋(fù,鲫鱼)之属也,应阳而动,上负冰。”《礼记·月令》孔颖达的解释是:“鱼当盛寒之时,伏于水下,逐其温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于水上,近于冰,故曰‘鱼上冰’也。”这里说,河冰融化,鱼儿在冰下游动。
【民俗】
迎春。也叫迎岁,古代祭礼之一。《淮南子·时则训》:“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岁于东郊。”在立春前一日,古代天子在东郊八里举行盛大迎春祭祀活动,并且颁布春天的政令。古代官方,历代相承。
民间有迎土牛、鞭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习俗。
春节期间放鞭炮、舞龙、舞狮、杂耍诸戏等活动,盛行不衰。
【节庆】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最盛大的节日。中华民国时期,把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沿用至今。东汉崔寔(shí)《四民月令》:“正月之旦,是为正日。躬率妻孥(nú),絜(jié)祀祖祢(mí)。”可知定在正月初一,已有2100多年,而祭祖则是春节的重要活动。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说文》:“宵,夜也。”节庆时间,汉代为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十天。(明)俞汝楫编《礼部志稿》卷二:“自正月十一日始,其赐元宵节假十日,百官朝参不奏事。”(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元宵节的盛况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满城烟火,游人如织,火树银花,通宵歌舞。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元夜》中写道:“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把元宵节的热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燃灯。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中说:“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太一,就是天神。《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甘泉,秦、汉时代大型宫殿名称,在今陕西西安市未央宫公园遗址以北,古代为天子、皇帝办公、居住的场所。燃灯的祭祀活动,从正月十五日黄昏开始,宫中遍燃灯烛,通宵达旦。汉武帝时代最为盛行,并且为历代所延续。
【农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民谣与诗词曲】
(元)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
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
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清)姚之骃撰《元明事类钞》卷三
【饮食与养生】
元宵。中国南方叫汤圆。分无馅、有馅的两种。用糯米粉、糖、芝麻、猪油等做成。南北朝梁代宗懔撰《荆楚岁时记》:“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大约与汤圆相似。(清)吴趼人(1866—1910年)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旁边是一个卖汤圆的担子,那火便是煮汤圆的火。”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符曾(1688—1760年)《上元竹枝词》写到“元宵”:“桂花香鲜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汤圆的“圆”有“团团圆圆”之意。大年初一早晨,一般家庭都要吃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