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题四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能很快从失败中站起来,把失败归因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否定自身的价值。自我效能感高的人往往具备较多积极品质,如做事有毅力、能找到工作的意义、敢于尝试、视困难为成长机会等。

一般来说,个体成功的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此外,个体从他人成功经验中获得的鼓舞、想象成功的经验、别人的评价与意见,以及个体身体和情绪状态都会影响自我效能感。

个体对事物的不合理信念会影响其自我评价,是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合理信念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绝对化要求,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三是灾难化,这是一种认为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因此,要改善学生的自我认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就应先改变不合理信念。此外,初二学生开始思考“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等人生问题,且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幻想。基于此,本主题的初二课程设计如下:第一课从发掘自身优点入手,设想10年后的理想自我,并在与理想中的自己进行对话中获得鼓舞和肯定,进一步增强自我效能感;第二课进一步针对自身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分析,学会与扭曲怪兽辩论,从而修正自我认知,增强自我效能感。 u8MKqpo1ZL0MAyybGikwC0T2b6b17ErW29GBSlFfL0rTOyDHPgbW9glRo9ad6As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