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3 研究指数的基本方法

想要购买指数基金的投资者,首先要了解和分析自己所选的指数的构成和特点,只有了解和熟悉所购买的指数标的,才能更好地运用它。

老罗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分析宽基指数的几个步骤,大家也可以依葫芦画瓢试试,肯定比你一无所知就去买指数基金好。

第一步:了解对应指数的编制信息

了解指数的编制信息是买指数基金前首先要走的步骤。编制方案很好找,如果是中证指数公司编制的指数,在中证指数公司的官网http://www.csindex.com.cn/就能找到对应指数的编制方案,如果是深圳证券信息公司编制的指数,在国证指数官网http://www.cnindex.com.cn/能找到对应指数编制方案。通过编制方案,你可以了解指数的指数代码、调仓频率、加权方式等。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如图2.5所示。

进入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找到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案:

http://www.csindex.com.cn/zh-CN/indices/index-detail/000300

图2.5 沪深300指数的编制方案目录

从编制方案了解沪深300的以下三个信息就够了。

(1)选样的方法。按照这个选样的方法,基本是选出A股市值最大的300只股票,知道自己买的沪深300指数就是买全市场最大的300个上市公司。

(2)市值加权的方法。沪深300采用的是自由流通量加分级靠档,有点拗口难懂,简单理解就是市值加权方法的一种,通常自由流通市值越大的权重越高。

(3)调仓频率和调整数量。中证指数专家委员会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的下旬开会审核沪深300指数样本股,样本股调整实施时间分别是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定期调整指数样本时,每次调整数量一般不超过10%。

第二步:分析市值、行业和十大权重股

分析指数的市值,了解指数成份股总数、总市值和平均个股市值。以沪深300指数2017年12月31日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发现沪深300指数总市值约为35万亿元,市值较大,个股平均市值为1189亿元,说明沪深300是大市值股票的指数,如表2.9所示。

表2.9 沪深300指数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7年12月31日。

分析指数的行业分布,这个数据可以在WIND数据库软件中找到,或者定期看老罗的指数分析报告,里面也会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更新。从行业权重来看,沪深300指数里面金融板块占比最大,达到34%,其中非银金融(证券和保险)和银行板块占比均达到17%。简单来说,如果某天金融板块表现不错,会对当天沪深300指数贡献比较大,如图2.6所示。

图2.6 沪深300指数行业权重

第三步:了解指数的历史走势表现

你可以上网找找别人写的报告,也可以自己在行情软件中输入指数代码,比如沪深300就输入000300,将指数的收盘点位数据导出来,然后和其他指数进行比较,如与中证500、中证全指的历史收益率进行比较,了解这个指数的历史走势情况,帮助你知道什么环境下这个指数会表现得较好。从表2.10所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沪深300指数在牛市里收益率比较可观,另外,在13年里有7年战胜中证500指数,但是在2009年和2015年的大牛市里面,中证500表现强于沪深300。

表2.10 沪深300与中证500、中证全指历史收益率比较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17年12月31日。

第四步:指数的价值分析

常见指数的估值包括指数的市盈率(PE)、市净率(PB)、净资产收益率(ROE)和股息率,这些是反映一只指数估值水平的信息。

市盈率是最常用的一个估值指标,P代表市值,E代表公司盈利。指数PE就是指数成份股的总市值除以成份股总利润。

案例: 假定麦当劳共有20张面值10元的股票,因此麦当劳的总市值就是10*20=200元,麦当劳2017年赚了20元,那么每张股票分到的利润就是20元/20张股票=每股1元。那么2017年市盈率PE=200/20=10倍,也就是如果我投资了麦当劳的股票,而每年麦当劳每年利润的20元全部分配给我,那么理论上我只要10年就可以收回当年投资时的本金。

一般将市盈率分为静态市盈率、滚动市盈率和动态市盈率。静态市盈率是取用上一年度的净利润,滚动市盈率是取用最近4个季度财报的净利润,动态市盈率是取用预估的公司下一年度的净利润。通常滚动市盈率用得较多。

市盈率绝对值的高低更多地使用在结构行情中,如果现在是大盘股行情,一般选择估值低的宽基或行业指数进行投资。如果现在是中小盘股票行情,一般选择成长较好的宽基或行业指数进行投资,通常情况下成长性好的行业估值已经不低。估值分位数是通过与该指数本身历史的估值进行比较,看看该指数的当前估值在历史估值中的水平,来判断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市净率是指每股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账面价值。PB=P/B(P代表公司市值,B代表净资产)。净资产等于总资产减去负债,它代表全体股东共同享有的权益,通常净资产比较稳定,一般周期行业指数用PB分析会更合理。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除以净资产,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

股息率是一年的总派息额与当时市价的比例。在投资实践中,股息率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

股息率是挑选收益型股票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连续多年年度股息率超过1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这只股票基本可以视为收益型股票,股息率越高,越吸引人。股息率也是挑选其他类型股票的参考标准之一。决定股息率高低的不仅仅是股利和股利发放率的高低,还有股价。例如有两只股票,A的股价为10元,B的股价为20元,两家公司同样发放每股0.5元股利,则A公司5%的股息率显然要比B公司2.5%的股息诱人。一般在A股市场股息率较高的指数都是偏大盘蓝筹的公司。

那么,如何获取指数估值的相关数据呢?一般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

第一种:各种财经网络平台。比如老罗话指数投资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index_fund)以及老罗话指数投资的雪球公众号,每天都会更新当天市场主流指数及行业指数的估值数据并分享给大家。另外,还有且慢、雪球以及广发基金APP等平台都会发布指数估值数据。

第二种:指数公司的官网。大家可以登录中证指数公司官网 http://www.csindex.com.cn/或国证指数官网http://www.cnindex.com.cn/,找到相关行业板块的估值数据。

第三种:WIND或choice等金融终端。WIND金融终端属于收费的软件,是一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以及私募基金公司必备的软件,如果大家不想花这个费用,可以通过前面介绍的两种免费方式获得相关数据。

老罗有话说:

上面这套方法中的大部分数据都可以通过免费渠道获得,对于爱好指数基金的投资者来说,简单易学,熟能生巧,大家可以在看完这一节内容后,马上按照上面的方法对中证500、创业板指数进行价值分析,这样有益于大家加深对该方法的理解,从而帮助大家做投资决策。 jb6JSSOP1hJ/VHCdfYg84rH1yQPwM7HmwmNGO/J+zNQ6n2uM63yQjWAjRwVNkz0m



2.4 指数的估值指标应用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指数或股票估值信息很多,包括了DCF、PE、PB、PEV、NAV等估值指标信息,那么如何利用好指数的估值信息帮助你判断该指数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呢?我们从行业角度进行分析,告诉大家不同的估值方法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对于不同公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谨慎择取不同估值方法。

公司估值方法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PEG估值法、市销率估值法、EV/销售收入估值法、NAV估值法;另一类是绝对估值方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如现金流折现DCF、股利贴现模型DDM等。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作为估值体系的两个方面,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PE市盈率估值法适合于盈利相对稳定、周期性较弱的行业。计算以公司上一年的盈利水平为依据,其最大的缺陷在于忽略了对公司未来盈利状况的预测。从单个公司来看,市盈率指标对业绩较稳定的公用事业、商业类公司参考较大,但对业绩不稳定的公司,则易产生判断偏差。以腾讯为例,由于公司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很高的成长性,受到投资者的追捧,股价上升,市盈率居高不下,但以公司每年40%以上利润增长速度,以现价购入,一年后的市盈率已经大幅下降;相反,一些身处夕阳产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市盈率低到20倍左右,但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利润呈滑坡趋势,以现价购入,一年后的市盈率可就奇高无比了。

地产行业也不是只看PE,主要看NAV,E只是结果,NAV是净资产价值。在一定销售价格、开发速度和折现率的假设下,地产企业当前储备项目的现金流折现价值剔除负债后,即为净资产价值(NAV)。假设一个地产公司,刚开发楼盘没有体现出利润,但土地储备的可开发价值是市值的几倍,最典型的是融创中国已经轻松翻了一倍,因为土地储备远远超过市值,你能说没有价值?招商蛇口也是如此,PE不低,但公司有大量优质土地储备未来可供释放利润。

PB市净率估值法适合流动性资产比较高的行业。如银行、钢铁、煤炭、水泥等。银行股其实不太适合现金流折现,也不适合PE估值,因为E是失真的。银行的PE很低,但大家都知道有坏账,可能如果坏账爆发PE一下就高了甚至E变成负数了,银行股用PB估值可能更合理,核心看的是信贷资产质量。

对于钢铁、煤炭、水泥、汽车这些强周期行业,PE、PB、DCF用处都不大,因为未来现金流很难预期,固定资产清算时又是废铁,今年赚10亿元,明年可能亏20亿元,所以强周期行业不能用PE来估值。按彼得·林奇的说法,反着看,强周期行业就是高PE、低PB时买入,低PE、高PB时卖出。低PE时说明行业在景气周期,大家都纷纷上马,产能扩张,未来可能就要陷入价格战的泥潭了;而高PE时表明全行业微利或亏损,也表明供给端在去产能,供需平衡走,行业反而可能走出低谷。

对于零售行业,由于销售收入相对稳定、波动性小,且具有微利的特点,因此应考虑市销率指标。一方面营业收入不受公司折旧、存货、非经常性收支的影响,不像利润那样易操控,另一方面收入不会出现负值,不会出现没有意义的情况,即使净利润为负也可用。

对于成长性较高的企业,如高科技企业(TMT)、生物医药、网络软件开发等,应优先考虑PEG法,而这个方法对于成熟行业则不太适用。因为PEG反映了未来预期增长率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而成熟行业具有低风险、低增长率的特点,因此不适合运用PEG法。

对于运营商,如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运营、电信运营业,注重稳定性,则应综合考虑现金流贴现模型(DCF)和EV/EBITDA法。EV/EBITDA估值方法一般适用于资本密集、准垄断或者具有巨额商誉的收购型公司,这样的公司往往因为大量折旧摊销而压低了账面利润。EV/EBITDA还适用于净利润亏损,但毛利、营业利益并不亏损的公司。但对于固定资产更新变化较快的公司,净利润亏损、毛利、营业利益均亏损的公司以及资本密集、有高负债或大量现金的公司,则不适用EV/EBITDA法。

不同行业使用的估值方法如表2.11所示。

表2.11 不同行业使用的估值方法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银证券研究所。

尽管行业是按照上述方法去估值的,但我们以全指信息技术行业指数(指数代码:000993)为例,运用PE、PE分位数及成长性进行分析,发现如果仅仅看PE及PE分位数去投资远远不够,因为在2010年1月4日全指信息的PE市盈率为116倍,PE分位数为98%(PE所处分位数为当前最新PE在统计区间内按升序排列所处的分位数,分位数=当前估值排名/历史估值总数),而全指信息技术的指数点位为2775.94,从长远看,这个指数点位还是个相对低点,相比2015年6月3日的11947点,会错失330%的涨幅空间,如图2.7所示。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忽视了信息技术行业在未来几年的高速成长导致估值的下降。

但是若结合PE、PE分位数以及未来两年净利润盈利增长,可以抓住2012年投资全指信息技术的低点。从表2.12可以看到,全指信息技术在2012年11月中旬至2012年12月中旬期间,PE估值仅有30倍左右,PE分位数在10%以下,说明PE处于历史低位。另外,全指信息技术行业也处于景气发展阶段,2013年和2014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2%和52%。可见,结合PE、PE分位数加上对行业盈利的预测,可以坚定地在2012年11月至12月低点买入全指信息技术指数,若持有到2015年6月高点,则可获得500%左右涨幅收益,年化收益率超过100%。

图2.7 全指信息技术估值指标以及涨幅变化

表2.12 全指信息技术PE分位数10%以下的估值信息

续表

数据来源:WIND。

可见,理解和参考行业背后适合的估值方法,可以为我们投资决策做重要贡献。

老罗有话说:

估值在证券投资领域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正如巴菲特所说的“只能是模糊的正确”,没有说一个固定的方法去投资就能获得很好的投资回报。大家选择行业去投资时,比如信息技术和传媒行业,不仅要看当前的PE及PE分位数,还要看看这个行业未来的成长性,如果当前PE和PE分位数都很高,则未必不具有投资价值,若行业成长空间广阔,那么也会有投资价值,所以选择行业时需要把多个估值指标结合起来看,不同行业适用的估值方法不一样。 jb6JSSOP1hJ/VHCdfYg84rH1yQPwM7HmwmNGO/J+zNQ6n2uM63yQjWAjRwVNkz0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