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二

在众男人之中

男人其实有千千万万种。更重要的,一个男人其实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侧面。

过去我们文化里的刻板印象,习惯于将女人神秘化,而将男人单纯化。女人可以是愚蠢、缺乏常识的,但即使是愚蠢的女人,她的心思也是曲曲折折打了好几个结。男人应该是聪明的、机巧的,但即使是聪明的男人,他的肠子也都是直的,透明得藏不住东西。

这种神话当然有其相应的社会结构背景:是一个公私领域分明的时代产物。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是社会关系,不断被社会性的规约考虑所穿透、主宰。只有男人与女人间、女人与女人间,才有办法建立起“私人关系”。

即使是家庭内部的父子关系,都充满了社会介入的印迹。父亲首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社会纪律、社会规约的传递者。他的意义建立在“教出一个能在社会上立足的男人”这样一种想法上。这种关系使得父亲对儿子的“出格”行为充满焦虑,必须不时动用一切可能的方法予以阻止、修正。所以我们的父亲只能是个“严父”,儿子与父亲之间经常性地保持一段距离——一段棍子挥舞立即可及的距离,一段社会的距离。

与父亲相处的模式,会深刻地制约男人与其他男人彼此互动的惯例——一定是先寻找出那段安全距离的长度,充分明了介于两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什么。社会关系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权力高下,因此男人对于权力分配状况最为敏感,也因此男人之间不容易建立真正亲密的私人情谊。男人所能感知、所必须考虑的权力不是单纯的职位、地位高低,而是包括多方面成就衡量、象征所展示的加加减减的复杂计算。每个男人从小就在下意识中被训练形成一套自己的方式,随时都在运作衡量。在这样的情况下,很难找到两个男人彼此都觉得权力、地位相当,无须考虑高低竞争的现实而能平等相处的范例。

以权力算计为中心的生存,当然是很辛苦的。几乎无时无刻摆脱不掉防卫性的焦虑。很多人用攻击性的动作来发泄这种焦虑,永远在向某人或某个目标进袭。攻击可以忘掉焦虑,却忘不掉疲惫的感觉。

沿着这个脉络,我们可以把“男人是单纯、一致的”的虚幻神话看做是男人世界所设定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游戏规则。男人并不是真的天生单纯、“条直”的,而是如此的社会环境在理想上要求男人应该这样。如果大家都这样,公共领域内的权力分布及社会角色可以比较清楚地呈现,每个人可以很快地摸索出与其他人之间的恰当关系位置,不必一直处在不安的揣测中。

这很像是在篮球场上大家共同同意不能拿手肘撞别人,这样我们跳起投篮时不必特别分神防备腰眼上是不是会挨上一记。可是回过头来说,如果有人有本事随时使坏却不让裁判抓到的话,他就很可能会在球场上取得一席特殊的地位。

我们看“男人的故事”(His-story)里,一些成功的英雄、枭雄,他们的本质正是狡诈谋略。在众人都单纯、直来直往的规范里,他们找到可以装扮自己的方法,利用别人的规范性单纯,作为自己权力累积的先决条件。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这种规范没有加诸于女人身上的主要理由。因为女人已经预先被设定在私人领域里了,她的活动空间是封闭的,她可能拥有的权力上限明确。所以女人心可以像海底针一样让男人怎么摸也摸不准,这都没关系,男人不会真正对这个战场的输赢挂心。就如同大人和小孩玩跳房子,是不会计较小孩有没有作弊取巧一样。

在《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男性社会空间的崩坍,或者至少是混乱的。女性由封闭的家庭走出到公共领域来,同时也带来了一种新形态的个人主义。西方旧的个人主义把重点放在以个人为目的,讲求个人不受外在力量支配、主宰的疆界划分,个人应该被视为是不容侵犯也不容被忽视的主体这样的哲学原点之上。

旧的个人主义,其思考方向仍然是外向的,追求的仍然是个人与外在世界其他事物的接合点。女性带来的却是另一种更基本、更内向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的重点在于把思考、关怀的典范基础由抽象性的、普遍的,改造成为以个人实际经验出发的、不强求规律真理,而能够容忍相当程度的琐碎零乱。这种个人主义,不是要把个人视为普遍的哲学单位,反而是要打破这种普遍性思考模式,重新确立个人的独特性、“自我性”。

旧的个人主义,也曾经掀起过“发现自我”的运动,可是这种“发现”还是在社会关系的阴影下进行的。其背后的预设是我们内在存有一个“真我”,另外被社会改造、塑造了一个外表的“假我”,所以我们必须分辨清楚什么是社会强加的“假我”,才能够找到“真我”。为了要找到对立于“假我”的“真我”,我们必须一再地质疑社会规范,甚至做出种种反叛的姿态,把反叛视为自由,却忘记了反叛往往只是枷锁的又一种表象。

旧个人主义“发现自我”的觉醒,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安排各个“真我”间的新关系。如果真能够找到“真我”,按照“真我”的想象过日子,那么这个“真我”该如何看待别人的“真我”?对于这个问题,旧的个人主义保留了一个大的黑洞、一个含混的沉默;用一种笼统的集体性乌托邦假想悄悄地回避了这个大难题,那就是假设每个找到“真我”、摆脱了社会束缚的人,自然就能率直地和平相处。

整个60年代“嬉皮运动”的兴亡,让我们看清楚了这个假设的虚幻与不负责任。不讲求关系、不认真意识别人的存在的思想,会把我们锁在“真我”里痛苦地咀嚼孤独的苦涩,自闭地不断退化。

新的个人主义没有“真我”“假我”两相对立的前提,只是主张我们应该正视自己亲身的经验,以这个作意识的重心,不要拿其他大范围、高层次的定律、定理来当逃避的借口。与其他人的关系,绝对是我们的亲身经验和自我意识中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环,所以也就应该被纳在“自我凝视”的活动里认真对待。

对自己身体的不断评价想象、留心注意关系中的琐碎反应,在过去都被视为是女性被特许的“沉溺”。男人可以纵容,却不必在意。可是时代改变了,女性开始把这套不一样的新游戏规则带进以前男人独占的公共空间里,“割据”了一块正不断在扩大当中的“租界”,进而由“租界”向四面八方伸出触角,迅速地侵蚀男人旧有的松散地盘。

男人没有办法再假装自己是单纯的,男人没有办法再忽视别人与自己之间的差异,男人开始恐慌,男人这个顽固的群体必须勉强自己学习新观念。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的内容,处处都可以看见女性主义的冲击痕迹。光是从形式上看,要用语言文字来描述私密关系、内心感受,进而刻画爱情与性的细节,这本身就是女性思考习惯对男人的一种挑衅。在过去的男人文化里,一直有非常强烈的机制抵抗这类“亲密论述”的发展,男人如果稍稍表现出对爱情或亲密关系的细腻喜好,而非粗枝大叶的无所谓,就要被其他人视为个性软弱,并附加上“能力不强”“不够果断”“行动迟疑”等等价值判断,甚或在社会权力阶梯上被降级以示惩罚。

所以回答这种问卷,对男人来讲,绝对是一种“别人的游戏”、一种新把戏。而从玩这种新把戏的纯熟程度,我们也正可以看出男人受到“亲密论述”改造的过程。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是美国男人交出的一份初步成绩单。阅读男性的“亲密告白”,至少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第一是男人尽管开始学习描述自己,然而却依然在聆听他人一事上远远落后。不管是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市场反应都发现:男人不喜欢也不习惯阅读以第一人称亲昵口吻书写的东西。不管是女人写的还是男人写的,如果其叙述形式极其个人化,充满生活的琐碎细节,几乎毫无例外都会吸引较多的女性读者,而男人还是爱读那种权威声音、普遍性逻辑、专家教导模式的东西。即使在最私密贴身的事情上,他们还是宁可听人家说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和分析,而不愿或不能从别人的真实感受告白中得到启发。

如果没有意外,《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的读者还是会以女性为主。这样一本书的社会意义就将变成是由女性的好奇心作推动力,试图窥视男人通常深深掩藏的秘密,而不是男性自我成长、彼此了解的参考书。

把书定位为提供让女性窥视的窗口或“单面镜”(一面看是镜子,另一面却是透视玻璃)的话,我们倒是必须特别提醒:很多男人其实还是意识到这扇隐藏式窗子的存在,或是说他们照镜子时已经想象到镜子后面可能有另一个人正在偷看。问卷的形式尽管是匿名的,却不能因此假设填问卷的人不会说谎,也许不是有意识的说谎,但是里面总是不可避免会掺杂许多理想性的修正。不应该被全盘接受,认可为忠实告白。

这样的考虑,提醒了我们注意第二点,那就是:受访男人受到女性主义影响,有试图与女性主义对话的深层动机。这可以从简单的社会学相关性来解释。《海蒂性学报告》所使用的问卷,在回答上具有高度选择性,不只可以选择答或不答,还可以选择答得简单或答得详尽。愿意详尽回答,写得文情并茂的人,显然以那些对性别议题有兴趣、用心思考过的居多,这种人对女性主义的基本信息不可能完全闭不接收。

影响所及,书中所录的问卷内容流露出强烈的“我们从女性主义的环境中挣扎求活”(We survive feminisn)的气氛。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两极的对应反映,一种是彻底采取敌对姿态,故意贬低女性主义的价值,长篇肯定旧式男性气概,显示自己不为所动。另一种则是充分合作,大大方方地按照女性主义精神的新要求、新标准,彻底改造自己。

我们必须说,彻底反对或充分合作,其实都是表演,因为这都是意识到一个隐藏的观众群在镜子后面而做出的姿态。真相必定是存在于这两种表演的中间。美国男人没有那么坏,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得那么好。彻底反对的人其实已经不再理直气壮,想来在生活现实里绝对不可能学约翰·韦恩那样待人接物。至于充分合作的也不可能完全摆脱旧父权的种种习惯,而习惯往往比意识、思想更讨人厌。

《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表达的是一部分男人的自我塑造过程(self-imaging),反映的不一定是男人的真貌,而是男人“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幻梦。幻梦本来就是现实的某种扭曲投射,只可供我们对照现实,追索镜面曲折的幅度。《海蒂性学报告:男人篇》给我们的是显意识层的资料罗列,其实最适合让男人来读,让他们明了身为男人原来有这么多不同的可能性,不必死死地守住自己那一套。这是一部可以让“男人放轻松”的书。

若要作为女人了解男人的工具,可能就有些不足,读者必须对这些表面资料作更深入、更专业的分析。不过再专业的分析也不可能脱离现实社会来进行,所以这样一份提供给女性“全面窥视”的服务,恐怕还是得等到做出了中国本土自身的男人性事、心事调查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吧。


4+uEdR8bQkq+HVkYiS6H1iKUzOI5+SuL401mmmRK/9uxZ2Tq2hW5H6xVmg/XE4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