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新版前言

过去几年发生了很多事,金融市场曾陷入混乱,使这本书中介绍的反身性理论更加的有意义并更容易被大众接受。1997年8月,泰国汇率制度的打破引发了一场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像一个大铁球一样从一个国家滚过另一个国家。1998年8月,俄罗斯人反对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一种基于有效市场假说运行的对冲基金,置于危险的境地,并表示只有适时地干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才能阻止暴跌。随后互联网及其他信息技术的革新触发了一系列的经济兴盛/衰败,这是本书中分析的企业繁荣的可怕回忆。这些现象无法用合理预期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来解释。一些学院派经济学家们认识到主流范式的失败并开始使用更加实际的方法。尽管现在正在用不正确的方式来处理反身性理论,但是多重均衡的观念已经开始承认反身性这一现象。因此反身性理论不应该如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时学院派经济学家认为的那样不可思议。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反身性理论在公共话语这点上毫无进展。主流的观点依然是把金融市场留给市场自身将确保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确,市场原教旨主义变得比它15年前更具影响力。

毋庸置疑,我必须对未能有效阐释我的想法负责。中心论,也就是在金融市场里主流偏向能影响所谓的市场应该反映的基础行为的理论,似乎并没有被大家领会。我觉得我有责任再试着去阐述一次我所看到的世界。在过去15年里,我个人的想法也得到了进步,并且我应该有能力将我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好。

于是,我写了一篇新的导论来替换原来的导论,以及本书的第一章,其余的所有文字我都没有再做丝毫改动。在首次印刷15年后,这本书的一些优点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我相信它能成功地通过考验。

因为综合了高度抽象的哲学思想,新的导论相当晦涩难懂,但是我别无他法。我的目标非常的雄伟:我试图为一个不仅适用于金融市场,还能适用于社会现象的新范式奠定基础。

我的论证主要总结为3个主题。首先,我试图以完整的和确定的金融市场以及建立范式转移的案例来批判盛行的平衡理论。关于这一点,我也检查了我原有论据中的薄弱之处。其次,我为一个基于人类对事物的理解从来与事实不相符的共识,以及不同人、不同情况之间的分歧的新范式奠定了基础,这是塑造案例的一个重要但非决定性的因素。这个范式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深远。最后,我继续探寻与科学炼金术不同的金融炼金术。在这本书中我进行了一个实时的实验,对于我在一段特定时期内的投资决策给出了极其详细的解释,但我并没有深入探究自己投资决策的产生过程,在这一点上我会试图去揭露我“成功的秘诀”。

乔治·索罗斯 lgfmK1tvB+ZVZVyzUcc1p5OOVXWBP64JtiB03o4RfcLG3NGp8nCKtM5XONdaIXp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