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者序
比答案更重要的是过程

翻译本书的过程颇为愉快。这虽是本科普书,涉及的话题也极为轻松,甚至具有段子倾向,但其铺陈的方式却弥漫着探索的气氛,于满足好奇之外,很能助人思考。作者是大众科普传播领域的顶级高手,深谙外谐内庄之道,看似东拉西扯、插科打诨,实则持论皆有依据,绝无信口开河。浩繁的数据材料经他一番剪裁,科学与娱乐之间的壁垒便被打通,科普作品被生生写成了幽默版的科学综述。这着实令人惊叹!

本书的作者杰·英格拉姆(Jay Ingram)为七十余岁的老者,在加拿大是一位名人。他学的专业是微生物学,职业生涯主要从事科技内容的传播,在电台与电视台间转换着不同的身份。1995年始,他主持探索频道的《每日星球》栏目,获得了极大的名望。

科学的严谨加上传媒的视角,令英格拉姆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风格。他出过不少科普作品,有些颇为畅销。其作品多具共同的特色:有趣的话题,海量的信息,科学的讨论。具体就是:先凭话题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再以信息提升读者的参与能力,进而借讨论引发思考,还原科学研究的探索过程。此类写法虽不比词条式的一问一答那般斩钉截铁,解“知道”之渴,却讲明了问题的原委与争论的焦点,对于培养读者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其实世间万象,能够加之标准答案的极为有限。多数所谓的真知,往往或出于信念的固执,或出于信息的局限,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与条件变化的拷问;反倒是灼见,是一种颇可期许的能力,它帮助人们保持较为开放的心态,并以现有的基础做出大体合理的解释、判断与选择。所以,在作者一个个稀奇古怪的问题之下,结论性的断言罕露踪迹。他着墨于问题的来龙去脉,用充满画面感的描述再现一个个实验现场,让读者有机会拜访解决问题的各个时间节点,了解到当时研究者认知的片面、技术的限制和实验中不得已的妥协,从而得以欣赏他们处理问题的智慧,思考其结论的可信度与局限性。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到用科学方式进行探索的游戏般的乐趣。

另外,作者毕竟是传媒业界人士,本书又号称是其压箱底之作,所以在选题中不忘引入一些特别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比如,牛顿被苹果“击”发灵感,阿基米德镜阵退敌,伽利略比萨斜塔上乾坤一掷……都是些被奉为“信史”、童叟皆知的科学传奇。它们大都进入过各类教材,成为科学史中最为光辉的经典瞬间,如神谕般被膜拜与传扬。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作者在书中花费了不少笔墨,引证了大量材料,对此进行了讨论。这是书中最令译者着迷的部分之一,颇有一种瞥见了些许内幕后莫名的喜悦。但它也不禁令人发问,调查这些真相是否重要?这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回答的问题,因为它涉及的争论已超出了某个单一的范畴。爱因斯坦有云:“因为我对权威的轻蔑,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竟也成了权威。”当科学始于质疑而又不断终于权威时,科学与迷信之间又共通着怎样的渊源?

由于本书与时下流行的大量科普读物风格殊异,译者在翻译时难免疑虑:读者(尤其青少年读者)能否适应作者的风格?毕竟,在科学上帝化、专家神父化的现代迷信氛围里,在应试教育与社交网络共同编织的趋同且武断的舆论环境中,科学实验逐渐沦为了“正确结论”的注脚,质疑精神不被鼓励与培养,唯有结论被关注与传播,至于支撑那些结论的材料、实验与论证,大家往往懒得计较。于是,作者这种穷究结论背后原委与实验实施条件的叙述方式,能否如其所愿为读者带来新的阅读视角并引发思考?这还是个未知数。

好在书写得颇为有趣,即使当科学八卦来读也有滋有味。


2018年5月15日

(杜冰,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现从事政府机构海外培训项目工作,另有译著《孩子提问题 大师来回答》等。) l0yPZGfT9y+vY1c2iGw8g0HQH2mB/bPw4erNtIiTWfgtHXXgD5s/xLAfieZaAcT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