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学校系统存在的种种问题,采用成长型思维能够“包治百病”吗?当然不能。比如,我们知道成绩差异的存在与贫穷和种族密切相关——要想解决这种体制问题,不能仅仅靠告诉学生,要更加努力学习、要百折不挠。我们不建议老师和学校在对待成功道路上存在的差异与障碍时,仅使用成长型思维,而排除其他的解决方案。正如德韦克在《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中所说:“成长型思维旨在帮助缩小成绩差异,而非隐藏差异。它是要告知学生当前的真实成绩,然后共同就此做些什么,进而帮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
我们的立场是:成长型思维应与健全的课程和强大的教育学配合使用,而非去替代它。虽然孩子们在功课中付出努力,并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非常重要,但我们作为老师,也要提供一些吸引人的、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有意义的学习经验,以便让成长型思维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的学习效果。成长型思维是一种思维方法,它允许个体将害怕失败或害怕看上去愚蠢放在一边,而专注于学习——这是无论来自任何背景的学生都要全力面对的问题。
你能想象得到对于相信自己才智有限的学生,他们在学校会感到多大的局限性吗?他们一遇到困难,就仿佛有一面大红旗告诉他们最好还是放弃。教导学生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力量,意味着去除他们扣在自己头上的才智有限的假象,打开他们此前由于对自己的才智、天资与技能的扭曲设定而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的所有可能性。当然,只有你自己能控制自己的思维模式。在面对挑战时,让成长型思维压制固定型思维所产生的区别通常是内心独白的不同。你也许不能亲自改变走廊中老师的固定型思维,或是改变坚持自己不是“数学人才”的学生的固定型思维,或是改变由于他们自己的负面经验而怀疑教育的家长的固定型思维,但你可以以一种启发他人看到自身成功潜质的方式,去教导、塑造并训练成长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