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中文版序言

给孩子的最好礼物
——成长型思维

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和老师,如果你能给孩子的未来送三件礼物,你会送什么?大家的回答几乎都锁定健康、幸福和成功这几个方面。如果是我,只能送一件礼物,我会选择成长型思维模式。

2017年11月26日,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上,香港岭南大学魏向东院长代表国际科研团队分享的一项教育实验结果震惊全场:仅参与2个学时的特殊课程培训,一学期后,学生的数学成绩(相比对照组)提升了近4分。更有意义的是,该课程与数学压根没有半点关系。成绩提升只不过是课后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之一。

大会着重提到的特殊课程是什么?到底教了孩子什么?为什么效果如此神奇?答案就是本书带给广大读者的“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又名成长心态、成长型心理定向,是“性格品质力”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性格品质力指对人生成就和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非知识性的、非智力的因素的总称,学术上,它们被教育经济学家称为非认知能力,而被心理学家叫作非智力因素。成长型思维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团队的研究成果。由于成长型思维对教育的巨大意义,2017年12月,德韦克教授荣获首届全球最大的教育单项奖——“一丹奖”。该奖项突破宗教、种族、国家限制,选择“全球对教育最好的研究成果”,号称教育界的诺贝尔奖。因此,斩获首届“一丹奖”意味着成长型思维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来教育学术领域最伟大的、最值得应用推广的科研成果。

那么,到底什么是成长型思维呢?它是一种以智力可塑为核心信念的系统的思维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坚信智力、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练习得到不断提高。由此,成长型思维认为:困难是成长的机会;挫折是收获的机会;暴露缺点没有关系;在别人眼里只显得聪明没有意义,取得实质性进步才重要;天赋只是起点,努力才最酷……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胜不骄,他们知道在舒适区里轻易取得的成功,并不能带来多少提高,不断挑战自己才能变得更聪明。成长型思维的孩子败不馁,他们会告诉自己“NOT YET!”(只是尚未成功),从错误中学习,让每次失败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成长型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呢?首先来看一则真实案例。晓晨是名来自北京中关村某小学的3年级小学生,她曾参加我们科研团队在中科院心理所的成长型思维教育实验。每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她曾经会非常焦虑,然后生气,最后总要大哭一场,一闹就是一个小时,全家都被这负面情绪交响曲吓出了“数学恐惧症”。在接受培训之后,她全新看待自己,不再被困难吓倒,而是主动应用有关技能,让自己的学习过程焕然一新。晓晨告诉妈妈,“每个人都能变得更聪明,而思考难题正是把自己变强的机会”,“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学会”。结果不仅是她整个思维和学习状态发生了转变,更让她自己惊喜的是,数学成绩从全班倒数第四,在一个学期之内跃升到前五名。

成长型思维对晓晨的影响不是特例,在国内已开展的教育实验中,这种成效是普遍现象。从一篇2016年末发表在顶级学术刊物上的论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大规模数据的研究结果。按照是否是成长型思维,研究者将南美国家智利所有公立学校的十年级学生(约16万人)分成了两类,一类倾向于成长型思维,另一类倾向于与之相反的思维模式,叫固定型思维。结果发现,成绩的一般规律是与家庭收入相关——越富人家的孩子,成绩越好。然而,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成长型思维学生的学业成绩都远优于固定型思维的学生。优秀多少呢?哪怕是来自最穷家庭阶层的孩子,当他们是成长型思维时,语文成绩竟然和最富但是是固定型思维的孩子相差无几。也就是说,当人们为了帮孩子学业更优秀而拼爹拼妈,想尽办法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时,科研大数据告诉我们:如果孩子有了成长型思维,这一项优势就可能消弭最富家庭与最穷家庭的家庭背景差距。而且更多的研究表明,成长型思维的学生会越来越优秀,他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成长型思维对人生的影响远不止于学习成绩。事实上,它在情绪、态度、人际关系乃至健康方面,都有着深度的决定力。我们中国有句俗话“打蛇打七寸”,意思是说要抓住关键的地方。而成长型思维,正像是人生成功的七寸。

成长型思维可以培养吗?不仅可以培养,而且并不难,只要采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本书的作者、两名美国教师——布洛克和亨得利,践行多年,引导一批又一批学生摒弃了固定型思维模式(智力天生固定,难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转变为积极、上进、自信、努力的自主学习者。

在通读本书之前,当听说本书的作者是中学教师而不是大学教授时,我曾猜想本书的优点是实操性强,充满许多接地气的案例故事,而高度可能不够。然而我错了!本书确实极其易读、易懂、易学,其理论深度和广度却丝毫不逊于专业学者写的科普著作。我还注意到,本书不仅全面应用了德韦克团队在成长型思维培养方面的成果,还完美融合了心理学各前沿领域的方法或品质培养的相关内容,例如目标定向(Goal Orientation)、执行意图(Implementation Intention)、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on Strategy)、坚毅(Grit)等。一些成熟有效的策略也贯穿本书,在作者的教学方案中随处可见,例如SMART五原则等。本书不仅只是成长型思维的操作指导书,更是整个非认知能力领域精华内容的教育践行地图。

投身成长型思维的教育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教育者会看到,首先收获的是自己的成长,并感到深深的快乐。当年我刚开始从事成长型思维教育时,曾认为自己原本就是百分之百成长型思维的人,不可能更进一步了。然而这些年来,我仍然出乎意料地收获了巨大的进步。每当遇到看起来完全无解的麻烦时,压力感、焦虑感甚至愤怒也会不请自到,但只要我对自己说“我是成长型思维的人,总能有办法的”,负面情绪便立刻烟消云散,让我能从容地将思考集中于如何克服困难,自己怎么做能把事情变好,哪怕只是变好一点点。于是,我发现,还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不仅成功,连幸福其实都取决于人们自己的选择。因为决定我们快乐与否的,不是外在的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决定我们有怎样“看法”的,正是思维模式。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下,任何际遇,不管是被褒扬还是被责骂,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管是轻松还是艰苦,不管是有趣还是无聊,都会被我们看作是进步的机会。于是,成长就会真的发生。

最后,也许大家还会有这样一个疑虑:这本书对美国孩子有益,对中国孩子同样适用吗?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对此问题是非常关心的。我在中科院做的大量教育实验也验证了,成长型思维训练对中国学前班至初三学生都有显著效果。如果一定要问中国读者应特别注意哪些文化差异的话,我想建议大家特别着重学习本书的第6章到第8章。中华传统文化中不缺对努力的重视,但相比西方文化,我们更缺乏鼓励。传统教育者更严厉地批评孩子,甚至不是分析行为,而是评判人格。事实上,没有与毛病一直绑定的学生,也没有只需要发展新技能的孩子。鼓励孩子看到希望,坚信进步的可能性,这犹如将阳光洒在他们的心田,会滋养生机勃勃的心灵。

感谢青豆书坊迅速为我国引入这本书,可谓从头到尾、浑身上下都是宝。我想充满激情地将它推荐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甚至年龄较大的青少年。本书既可以作为学校班级实施的教案,又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教材,还可以是开阔视野、自我提升的工具书。试想,如果我国数亿青少年和儿童都能从这种世界一流的品质教育中受益,都积极、上进、阳光、自信、欢迎挑战、拥抱错误、百折不挠、坚持到底,世界将有多么美好?捧起本书时,正是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黄臻
2017年岁末

(黄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儿童非智力因素教育项目负责人,香港-中科院联合家庭教育实验项目主持人) TORUPlCF8vNoCq/+w0M9G/Jw0++onStj/3Qbh4GeHkUAjUNGmZUsICrERoMouY5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