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有一个心理舒适区(comfort zone),把它想象成一个圆圈。在圆圈里时你感觉最舒适,而圆圈外是你想达到的目标。你可能会看到圆圈外的自己身材变得健壮了、体重减轻了,也许会想象圆圈外的你写完或读完了某本书,也许会看到自己的消极思想更少、更加幸福,或者更常在家做饭,或者看到你感兴趣的一切都在趋于完美。因为这些目标都要在经历不舒适的过程后才能实现(因为偏离了基底神经节目前的程序),所以它们都在舒适区外。
通常人们处理此类变化的方式是投入,采取“只要能成功怎么做都行”的策略。这就好像你全力冲刺到舒适区外面,拼命挣扎着想留在那里,这时你的潜意识就会说,“有意思,可这么剧烈的变化真让我不舒服”,然后,当你的动力和意志力不足以支撑你停留在那里时,潜意识就强迫你回到圆圈里面。
而微习惯策略就像走到圆圈的边缘,然后向外迈出一步。这是一个相对不舒适的地方,但因为你知道走一步就可以回到舒适区里,所以差别不会很明显。也许在前几次尝试时,你可能会退回舒适区里(在只实现了微目标后)。可当你继续向圆圈外走去时,你的潜意识就会逐渐适应,接下来你的圆圈就会拓宽(我指的是微习惯开始形成)。与前面例子中的全力冲刺不一样,这种拓宽能永久改变你的舒适区的界线,靠的是微习惯的力量。我希望你在向外迈出第一步后有继续向外探索的强烈冲动,即使你没有这样的冲动,最终也会养成向新行为迈出第一步的愉快习惯。在该领域,它可以充当进一步行动和个人成长的最佳基础。
以俯卧撑为例,微习惯策略通常的目标是每天做 1 个。你不仅会适应做 1 个俯卧撑的想法,而且总体来看,你会更适应做俯卧撑这项运动,适应每天做若干个俯卧撑的行为,所以这一小步带来的影响比你预想的要大得多。这样一来,逐步加大运动量就会变得非常轻松。的确如此。运用微习惯策略,最糟糕的情况也只是没有超额完成目标而已。
你偶尔可能会超额完成目标,这种现象的原因可用基础物理学知识来解释。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内容包括:
1. 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
2. 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处于运动状态中的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
你能看出其中的联系吗?一旦你迈出了第一步,就算处于运动状态中了。你会像我一样发现正如牛顿(物理学)的运动定律所示,一旦开始做就很难停下,当然,保持前进的难度也很大。此外,没有什么比亲眼看到自己采取行动更能激励和鼓舞自己的了。把所有这些融会贯通,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等式:
一小步+想做的事=较高的进一步行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