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泰勒斯

公元前 6 世纪,经过来自小亚细亚(今土耳其)海岸的小殖民地米利都的连续三代思想家的探索,哲学得以首次登场。载于史册的首位哲学家是米利都的泰勒斯(约前 580 年)。他显然没有写过书,或者写过却散佚了。

如果我们相信亚里士多德及其注疏者的话,那么泰勒斯的观点大致如下:

如果有变化,那么必有某种东西能变却又不变。在事物表面的多样性背后必有一个统一体,必有一个被世界表面的多样性所掩盖的“一”。否则世界将不成其为世界,而只是毫无关联的碎片的支离破碎的集合。

那么,这种统一的、最终不变的实体被持续变化的显像所掩盖,其本性是什么呢?

正如他之前的神话作者一样,泰勒斯熟悉气、火、水以及土这四种元素。他推想万物最终可被还原为这四者之一——但,是哪一个呢?

在所有这些元素中,水的变化是最明显的:诸多河流聚成三角洲,水变成冰而后又变为水,然后可再变为蒸汽,蒸汽变成气,气以风的形式煽起火。

泰勒斯的实际表达是:“万物的本源和基本特性是水。”

我们今天重视这一明显错误的结论,不是因其内容而是在于其形式(声称“万物由水构成”和声称“万物由原子构成”,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巨大的跳跃),在于隐藏在这一命题背后的预设(即显像背后有一能解释变化而自身保持不变的终极质料)。就此看来,泰勒斯可以被视为第一位引入还原论方案的哲学家。还原论是这样一种解释方法,它把我们在表面上所面对的对象视为某种事物,并且表明,在更深的但也更不明显的分析层次上,该对象可以被还原到更为基本的一类事物。这种方案通常被视为现代科学的一个主要特征。

A.地球像木头浮在池塘上一样浮在水上。

B.万物皆为神所充满。

C.磁铁(磁铁矿)必定拥有灵魂,因为它能产生运动。

遗憾的是,我必须将亚里士多德归给泰勒斯的另外三个观点也添加进来。我的遗憾在于这些观点将破坏目前为止可视为未来科学巧妙根基的那些东西。亚里士多德说,根据泰勒斯,观点 A 是令人疑惑的,因为它似乎是不必要的。如果万物皆为水,那么说一些水浮于水上就很奇怪。观点 B 向我们表明在泰勒斯那里,神话和逻各斯之间的分离并不如我已指出的那样干净利索。观点 C 与 B 相关,但是是以矛盾的方式与之相关。如果真如观点 B 所说万物都为神所充满,那么何以观点 C 所述的磁铁在本性上与其他事物不同呢?不足为奇,学者们积年累月地为了让亚里士多德归给泰勒斯的这些观点说得通而大费笔墨(由于这一争论持续至今,他们也敲坏了很多的电脑按键)。 ncEw2hlZkfYIrSrfYF1sSQupGS5IWNaig1ddmdVUU6NwZpuvTJZuQzily5OJXg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