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项目六

心理过程

一、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们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也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活动。通过认知活动人类可以认识客观事物规律。

(一)感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它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第一步,感觉给我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它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思维、记忆)的基础。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是从感觉开始的。

通过感觉获得客观事物的颜色、声音、气味等各种信息,在感觉获得信息的基础上,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感、意志等才得以产生。离开了感觉,人的心理现象是不可想象的。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带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独处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有的人甚至产生幻觉。实验持续进行三四天后,被试者的心理会产生异常,例如,出现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由此可见,感觉是其他心理现象的基础。

知识链接

感觉限制疗法

研究发现,过多、过强的刺激可导致心理紧张,采用各种放松技术可以松弛过度紧张的情绪,缓解应激引起的不良效应。限制环境刺激技术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的原理是使受试者浸浴于温水池中,隔音、避光,以隔绝环境刺激,时间为20~30分钟。现在有人将其制作成一种专用装置,浴液中可增加清热解毒、养心安神等中草药液,称之为漂浮疗法。实验表明,漂浮疗法对高血压及其他应激性疾病有益。

1.感觉的分类 根据引起感觉的来源不同,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表2-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觉。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其感受器在机体的内部。

(1)外部感觉

视觉:视觉是光刺激于人眼所产生的感觉。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进行认识的最主要途径。人类所接受的信息有80%来自于视觉。视觉能使人们快速意识到环境中刺激物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780纳米可见光波。

听觉:听觉是声波作用于耳所产生的感觉。听觉是人类另一重要感觉。听觉的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

嗅觉:嗅觉是由有气味的气体物质作用于鼻腔黏膜中的嗅细胞所引起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的气味对人体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如,一些芳香物质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天竺葵花的香味具有镇静作用,能使人安然入睡。

味觉:味觉的感觉器官是舌头上的味蕾,能够溶于水的化学物质是味觉的适宜刺激。一般认为,人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其他味觉都是由它们混合产生的。实验证明,人们的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部对咸味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敏感,而舌根部则对苦味最为敏感。

皮肤觉:皮肤觉的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数目不同。皮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意义。人们通过接触认识物体的软、硬、粗、细、轻、重,盲人用手指认字,就是利用皮肤觉的感受来完成的。

(2)内部感觉:是接受来自个体内部传来的信息刺激,反映机体状态的感觉,如平衡感觉、运动感觉和内脏感觉等。

表2-1 主要感觉的适宜刺激及感受器

2.感觉的特征

(1)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对刺激的敏锐程度。感觉总是由一定的刺激引起,但并非所有的刺激都能让人感觉到。例如,落在手背上的灰尘,我们是感觉不到的,但是一个小石子落在手背上我们就能感觉得到。感受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感觉阈限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可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我们把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的变化量是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高低和感觉阈限大小成反比关系,即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大。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来提高,如中医可以通过望诊分辨出不同的舌象。

人的感受性受年龄、身体状态、情绪状态、个人意向等因素的影响。如人的一生中感受性随年龄增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儿童时期感受性发展快,青年期达到高水平,而到老年期感受性普遍下降,对视、听、味、嗅觉越来越迟钝,但对痛的感觉有上升的趋势。当人患病时,可能产生感觉异常,变得对声、光、温度、气味等非常敏感。因此,护士对患者感受性变化应有正确认识,在临床护理中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患者感觉不适的刺激,如病房管理中将光线调柔和,尽量减少或放低谈话声、脚步声等。

(2)感觉的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的适应。适应可引起感受性的增加,也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是指嗅觉的适应。视觉的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从适应的难易程度和速度来看,触觉最容易适应,温度觉和嗅觉次之,听觉比较慢,痛觉则很难适应。感觉适应对于机体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包括难以适应的痛觉,机体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感知外界事物,进而调整自己,以便更好地适应。

(3)感觉的对比: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例如,同一灰色图形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暗,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感觉的对比分为两类: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如,同时将右手和左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右手会感觉热,而左手感觉冷,这种对比属于同时对比。一段时间后,双手同时放在温水盆里,右手感觉冷左手感觉热,这也是同时对比,而对于同一只手而言,不同时间的感觉的对比属于继时对比。

(4)感觉的相互作用: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发生感受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弱的刺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的刺激则能降低另一感觉的感受性,如闭上眼睛听音乐,其效果会好于睁开眼睛,其原因是视觉和听觉的相互作用,当视觉接受强的刺激时,听觉的感受性会因为感觉的相互作用而减弱,而弱的视觉刺激使听觉的感受性增强。

知识链接

粉红色具有安抚情绪的效果

粉红色象征健康,是美国人常用的颜色,也是女性最喜欢的色彩,具有放松和安抚情绪的效果。有报告称,在美国西雅图的海军禁闭所、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市青年之家、洛杉矶退伍军人医院的精神病房、南布朗克斯好动症儿童学校等处,都观察到了粉红色安定情绪的明显效果。例如把一个狂躁的患者或罪犯单独关在一间墙壁为粉红色的房间内,被关者很快就会安静下来;一群小学生在内壁为粉红色的教室里,心率和血压都会下降。

(5)感觉补偿:指某种感觉缺失后,促使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例如,盲人由于不能用眼睛来了解这个世界,因而他们多依赖于听觉、触觉等来获得信息,于是,盲人的听觉、触觉比一般人要敏锐,他们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聋哑人丧失听觉后,通过视觉的高度发展来加以补偿。他们能“以目代耳”学会看话甚至学会“讲话”等等。不同感觉之间之所以有补偿作用,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间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换。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作了“声纳眼镜”“电子助听器”等产品,开辟了人工感觉补偿的领域。

(6)联觉: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颜色会有冷暖、轻重的联觉。联觉不是人们随意想象出来的,它带有普遍性。联觉的这些普遍的特征可被用在护理工作中,如护士的白色工作服给患者整洁的联觉,粉色工作服则让人觉得温暖。

(7)感觉后像: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在短暂的时间内仍不消失的现象。后像在视觉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我们看电影和电视就是依靠后像,可以是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视觉后像有两种,即正后像和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叫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叫负后像。例如,在注视电灯后闭上眼睛,眼前会出现黑色背景上的一点光亮形象,这是正后像;如果继续注视,便会有一个黑色的像出现在亮的背景上,这就是负后像。其他感觉如听觉、触压觉都有后像,“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指的就是听觉后像。

(二)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例如,一个物体,摸着圆圆的、硬硬的,闻着香香的,尝着甜甜的,人们综合着多种感觉知道它是一个苹果,这就是知觉。知觉时,头脑中产生的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而是由各种感觉结合而成的具体事物的印象——如房子、车子、机器、树木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以整体的形式出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总是离不开事物的整体而存在。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和部分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与堆积,而是各种感觉的有机整合。知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比感觉更真实、更完整。

1.知觉的分类 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根据不同感受器在知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可以将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点,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处理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信息;时间知觉处理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信息;运动知觉处理物体在空间位移等信息。知觉还有一种特殊的形态叫错觉。

(1)空间知觉:是人对客观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映,是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协同活动的结果,是在人的后天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知觉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有重要作用。一个人不能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空间特征,就不能正常地生活。空间知觉有:①形状知觉:指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②大小知觉:物体大小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③方位知觉: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④深度知觉:物体的凹凸、远近这种三维空间特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2)时间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知觉客观事物持续的长短和先后顺序。时间知觉有四种形式。①对时间的分辨:例如,先开会,再吃饭,接着去听报告,能够按时间顺序把这些活动区别开来,这就是对时间的分辨。②对时间的确认:例如,知道今年、去年、前年等年度等。③对持续时间的估量:例如,知道某个月已经过去了多少天等。④对时间的预测:例如知道再有一个多月就是某个节日。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包括以下几种。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精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其次,视觉较差。②事件的数量性质:在一定的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时间估计得越短。反之,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越长。例如,同是一节45分钟的课,如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相反,如果内容贫乏,枯燥乏味,学生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在回忆往事时恰恰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越觉得时间长;经历越单调,越觉得时间短。③主体的兴趣和情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感觉不到时间,从而产生对时间的低估;相反,人对自己没兴趣的事情,会觉得时间流逝缓慢,从而产生对时间的高估。在期待某种事件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在力图逃避某种即将发生的事件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3)运动知觉:是人对物体空间移动和移动速度的知觉。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真动知觉是人对一个相对运动物体的知觉,如飞行的小鸟;似动知觉是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如浮云中的月亮,好像月亮在移动;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的运动,如电影的播放,看似连续的画面实际是由许多静止的照片构成。

2.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选择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图2-2)。其影响因素不仅与客观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有关,还与知觉者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目的和任务、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及刺激物对个体的意义等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即知觉的选择性既受知觉对象特点的影响,又受知觉者本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图2-2 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是指知觉系统把感觉到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的特性(图2-3)。知觉的整体性与过去经验有关,还与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有关,如对象的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等。一般来说刺激物的关键部分,强的部分在知觉的整体性中起着决定作用。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疾病的典型特征做出正确的诊断就是知觉整体性的体现。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赋予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图2-4)。知觉的理解性使人的知觉更为深刻、精确和迅速,会受到情绪、意向、价值观和定势等的影响,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的情况下,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知识、经验不同,对知觉对象的理解也不同。

图2-3 知觉的整体性

图2-4 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图2-5)。例如,一个人从不同角度看篮球板上的篮筐,视觉形象均不同,但也仍然以篮筐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形状来知觉。知觉的恒常性有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适应环境。可以使我们保持对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保持对事物的稳定不变的知觉,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图2-5 知觉的恒常性

3.错觉 当你坐在正在开着的火车上,看车窗外的树木时,会以为树木在移动;当我们在大路上行走时,放眼向远方望去,路两边的树木仿佛相汇在一起,两条等长的线段,一条垂直于另一条的中点,那么垂直线段看上去比水平线段要长一些,这些现象都是错觉。错觉(Illusion)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在生活中常见的错觉有大小错觉,形状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4.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表2-2)。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感觉和知觉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初级阶段,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也就不可能获得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知觉的产生必须以各种形式的感觉为前提,并且与感觉同时进行。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都要有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这一前提,一旦离开客观事物对感觉器官的直接作用,感觉和知觉也就停止了。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摄取事物单个属性信息的过程;而知觉是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活动,结合以往经验,在头脑中将事物多种感觉信息、多种属性整合为有意义的整体映像的过程。但知觉又不是感觉的简单综合,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有机整体。知觉除了依赖感觉外,还依赖于个体的过去经验或知识;还受到个体的各种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和态度等影响,使个体的知觉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比如说,医科学生尚未学会读X片时,只能“感觉”到团团阴影;学会读片之后,才“知觉”到判别某种病变。

表2-2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三)记忆

1.记忆的概念及作用 记忆(Memory)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从事过的活动,都会不同程度地被保留在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恢复,这就是记忆。当识记过的材料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是错误地再认和回忆时,就被称为遗忘。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而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例如,分别多年的老朋友,不在我们眼前时,我们仍然能够想起他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当再见到他时还能认得出来;儿时的小伙伴,虽然已多年不见,不清楚他或她现在的模样,但是仍然能凭借一些线索从很多面孔中辨认出来。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在知觉中,人的过去经验有重要作用,没有记忆的参与,人就不能分辨和确认周围的事物。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由记忆提供的知识经验,起着更大的作用。

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人们要发展动作技能,如行走、奔跑和各种劳动技能,就必须保存动作的经验。人们要发展各种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必须保存已学习过的词和概念。可见,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就没有心理发展。另外,一个人某种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的培养,也都是以记忆活动为前提的。

记忆连接着人们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丰富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生凭借记忆,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演员凭借记忆,才能准确地表达各种情感、语言和动作,完成各种精彩的艺术表演。离开了记忆,个体就什么也学不会,其行为只能由本能来决定。所以,记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没有记忆和学习,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文明。

2.记忆的分类 记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式。

(1)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种记忆所保持的是事物的具体形象。例如,对生活中见过的人、物、景象等形象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以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也可以说是以事物内在规律性为线索的记忆。例如,概念、公式、定理、规律、法则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例如,人们对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热爱、憎恨等体验的记忆。

运动记忆指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游泳、骑自行车及护理操作等。体育运动和某些劳动技巧的熟练掌握都是以运动记忆为基础的。

(2)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忆,当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有一个非常短暂的停留,这就是瞬时记忆。其特点是:信息保持时间短,0.25~2秒;形象鲜明,信息储存量大,但容易消失;感觉到的信息,如果进一步受到注意,则会进入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其特点是:信息在头脑中保持时间不超过1分钟,信息储存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单位,信息经过复习可进入长时记忆。例如,人们拨完一个原本陌生的电话号码后,如果不再复述该号码,就会忘记,如果重复几遍,则会记住。

长时记忆的信息储存在1分钟以上,也许是几小时、几天,也许是数月、数年,甚至是保持终生。它的信息来源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复述。其特点是:信息保持时间长,信息储存量很大,主要根据意义进行编码。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区分只是相对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没有感觉记忆的登记和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长时间储存在头脑中。

3.记忆的基本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记忆也是对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1)识记:识别并记住事物的过程,是记忆的初始环节。①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可将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如日常生活中一件不经意的事情、某种愉快或者痛苦的经历等,都可以被自然而然地记住。无意识记不需要意志努力,精力消耗少,但它缺乏目的性,不能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有意识记是指有明确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识记。如人们的看书、听课、查找资料等都是有意识记。这种识记方法使人的记忆内容和信息更全面、更完整、更系统、更实用。心理学的实验证明,有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无意识记。②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以及对材料是否理解,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指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主要依靠机械地重复进行的识记。识记材料无内在的联系,或学习者不理解材料的意义往往采用机械识记。例如,识记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必须依靠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是指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内在联系进行的识记。实验证明,在识记的速度、全面性、精确性和巩固性等方面,意义识记比机械识记效果好。

(2)保持:是把识记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巩固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再认和回忆的重要保证。能否保持以及保持时间的长短,是记忆力强弱和记忆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经验在头脑中的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不像保险柜里保存的文件一样原封不动,而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主体原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情绪状态、任务要求和创造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3)再认和回忆:是指人从头脑中提取信息的过程。识记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称再认。过去经历过,但现在不在眼前的事物能在头脑中重现称为回忆。回忆是记忆的高级表现,能再认的未必能够回忆,能回忆的一定可以再认。如考试时,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是通过再认作答,名词解释、填空题和问答题主要是通过回忆解答。

4.遗忘 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1)遗忘的概念:遗忘(Forgetting)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时有困难。如识记过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遗忘有多种情况:能再认不能回忆叫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叫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再现叫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叫永久性遗忘。

图2-6 德国心理学家

(2)遗忘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图2-6)在19世纪80年代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遗忘的发展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后逐渐缓慢,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几乎不再有更多的遗忘。从而发现了遗忘发展先快后慢的规律。这一规律的曲线被称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The curve of forgetting)(图2-7)。

图2-7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3)影响遗忘速度的其他因素: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其他重要因素的影响。如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学习顺序、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态度等。

第一,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的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得多,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情况下,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越少,则遗忘较慢。因此,学习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来确定学习的数量,一般不要贪多求快。

第二,学习的程度。

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恰能成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与时间的浪费。

第三,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在一项实验中,实验者要求被试学习32个单词的词表,并在学习后要求他们进行回忆,回忆时可以不按原来的先后顺序。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那些项目,而最后回忆起来的是表的中间部分。在回忆的正确率上,最后呈现的词遗忘得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在回忆系列材料时发生的现象叫系列位置效应(图2-8)。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先呈现的材料较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这种系列位置效应已被许多实验所证实。用电视新闻节目为材料进行的回忆实验,也发现了系列位置效应。但由于节目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系列位置效应表现得更复杂。

图2-8 系列位置效应

第四,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专注、坚持、认真、讲策略的学习态度记忆效率最高。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4)提高记忆效率的方法:如上所述,影响记忆效率的因素有很多,要提高记忆效率,减缓遗忘速度,应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排除干扰,保持记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及时复习并分配好时间。

与遗忘进行斗争的首要条件是组织识记后的复习。复习在保持中有很大的作用。前面我们讲过,刺激物的重复出现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条件,没有复述的信息是不可能进入长时记忆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学习后前五天遗忘的速度最快,因此一定要在前五天内及时复习巩固,以减缓遗忘速度,此时复习事半功倍,与之相比,五天后复习的效率可能会事倍功半。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0)曾经指出,我们应当“巩固建筑物”,而不要等待去“修补已经崩溃的建筑物”。

复习在时间上的正确分配对识记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复习;复习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复习。很多实验证明,分散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在一项实验中,让四年级的小学生反复阅读一首诗,甲组集中复习,乙组每日复习两次,直到记住为止。实验结果表明,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分散复习时间间隔的长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等确定。一般认为开始复习时,时间间隔要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第二,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重现交替进行,可以提高复习的效率。重现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看到成绩,增强信心,发现问题和错误,有利于及时纠正,抓住材料重点和难点,使复习更具有目的性。实验也证明,这种复习方法比一直诵读的效果好。在一项实验中,让被试识记无意义章节和传记文,各用9分钟进行识记,其中部分时间用于重现。由于阅读与试图回忆时间的分配比例不同,记忆的效果有明显的差异。

第三,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影响。

当学习同一性质的材料越多时,序列位置效应越明显,即中间部分的学习内容越易遗忘。因此,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顺序安排,最好选择性质不同的科目交替复习。例如,自主复习时数学和语文交替复习。

第四,利用外部记忆手段。

为了更好地保持记忆的内容,人们还可采取一些外部记忆的手段,如将重点难点做笔记、卡片记录或编写提纲,有时还可将需要保持的内容存入计算机等。这些方式有助于我们保持识记的内容。

第五,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人脑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记忆的好坏,严重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蛋白质,将使记忆力下降。用脑过度、睡眠不足也会导致记忆力严重减退。另外,吸毒、酒精中毒及脑外伤等,都会给记忆带来不良的影响。保证营养均衡和睡眠充足,脑力劳动时注意劳逸结合,是保证脑健康的必要条件。

知识链接

记忆与特定脑部位有关

研究发现,丘脑下部组织(透明隔、乳头体)及部分边缘系统受损时,个体的短时记忆会出现明显的障碍,他们对自己的记忆没有信心,对材料的叙述零乱而不连贯,有时甚至漏掉部分有意义的内容。另外,网状激活系统对记忆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保证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皮层紧张度或充分的觉醒状态。这是进行选择性记忆和痕迹保持的重要条件。

麦克高夫等人在实验中还发现,让猴子注视实验者和两个容器,并把食物放在其中的一个容器中,相隔一定时间之后,才允许猴子去取食物。结果,已破坏前额区的猴子,不能摄取食物,只要延缓超过几秒钟,它们的选择性反应就发生混乱。用人进行的研究还表明,人脑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的缺陷,患者能记住别人的面貌,但记不住单词。相反,右额叶受损伤后,非语言刺激的记忆发生困难,而对言语记忆的影响却不大。临床观察还发现,当额叶受到严重损伤时,患者会表现出缺乏计划的能力,不能形成牢固的行为动机,也不能进行有目的的回忆。

(四)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Thinking)是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问题解决和决策等活动中。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和记忆。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它是通过间接地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概念,利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解决人们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特征。

从动物心理的发展进程来看,无脊椎动物只具有某种感觉;脊椎动物发展出各种感觉,对事物外部的各种属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产生了知觉;灵长类的动物虽然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但还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能是达到了思维的萌芽阶段。只有人类能透过事物的外部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产生思维。所以,思维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2.思维的操作过程 是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也称之为思维操作(Thinking operation)。

(1)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指在头脑中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如把一篇文章分解为段落、句子和词;把一棵树分解为根、茎、叶和花等。人们对事物的分析往往是从分析该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开始的。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例如,把文章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就能把握全文的中心思想。综合是思维的重要特征,只有把事物的部分、特征、属性等综合起来,才能把握事物的联系和关系,抓住事物的本质。

分析与综合是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同一思维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分析是把部分作为整体的部分,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上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分析才有意义,才有方向。综合是通过对各部分、各特征的分析来实现的,所以分析又是综合的基础。任何一种思维活动既需要分析,又需要综合。

(2)比较与分类:比较是在头脑中确定对象之间差异点和共同点的思维过程。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类别的思维方式。比较是分类的基础。比较在认识客观事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认事物的主要和次要特征,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而把事物分门别类,揭示出事物之间的从属关系,使知识系统化。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人们通过比较才能辨别货物的真假,人心的善恶;也才能找到要探索的科学问题,做出恰当的研究结论。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例如,石英钟、闹钟、座钟、挂钟都能计时,因此,“能计时”就是它们的共同属性。这种认识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高度、重量、面积、年龄以及忠诚、勇敢、勤劳等概念,也都是思维抽象的结果。

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就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一般认为初级概括是在感觉、知觉、表象水平上的概括。这种概括水平相对较低。高级的概括是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例如,一切定理、定义、概念等都是高级概括的产物。

3.思维的分类

(1)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一种依据实际动作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明显的外显性特征。即通常是以直观的、具体形式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例如,自行车出了毛病,不能正常骑了,问题在哪里呢?人们必须通过检查自行车的相应部件,才能确定是车胎没气了还是轴承坏了,找出故障进行修理,才能排除故障。一个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静脉注射的理论要领,是否就一定能具备高超的实际操作能力呢?未必如此,只有多次动手操作,将理论用于实践,才能熟能生巧,掌握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3岁之前的婴儿对身边的物体充满好奇,喜欢用手触摸,如他们将玩具拆开,又重新组合起来,动作停止,他们的思维就停止了。这是因为他们只能在动作中思考,基本上以直观动作思维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具体形象思维:是指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的思维。成人在理解抽象概念、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需要具体形象思维的帮助。例如,去陌生的地方旅行时,我们事先会在头脑中预想多种路线,经过分析和比较,最后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进行创作时更多依赖这种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运用概念,以判断、推理等形式进行的思维。它是人类特有的复杂而高级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联系的反映。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要通过抽象思维。例如,医生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行全面思考进而得出临床诊断。

一般情况下,成人在解决问题进行思维时,往往是三种思维相互联系,交叉运用的。由于任务不同,三种思维参与的程度也不同。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以分为:聚合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

聚合式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也称求同思维,是指把可以解决问题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确定的或最佳的答案。例如,标准化考试试题中的单项选择题,就是在几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发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也称求异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例如,一题多解,在思维过程中需要重新组织现有的信息及记忆中已有的信息,产生多个可能的答案。当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或者不止一个方法时,就需要利用发散思维,尝试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分为:创造思维和再造思维。创造思维是指用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而且可以带来更高的社会价值。例如,生活中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再造思维是用已知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在解决问题时既规范又可以节约时间。

4.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认知心理学研究思维的一个途径就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可分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1)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阶段,是看清楚问题,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动机。这个与个体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需要和动机等因素有关。认知水平高、知识经验丰富、求知欲旺盛的人,容易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是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找出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这些分析,可以把握问题的实质,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3)提出假设: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前解决类似问题所用的策略等因素,找出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提出假设不一定一次成功,往往要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

(4)检验假设:要查明假设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践证明。如果假设在实践中多次验证获得成功,问题得到了解决,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反之,证明假设是错误的,就需要另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重新提出假设。

在现实中,不能机械地去用以上所说的问题解决的步骤,因为实际的思维过程不会按照一个步骤接着一个步骤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一个反复的、曲折的过程。

5.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直至选择出一种有效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算法策略可以保证问题的解决,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反复的尝试。这个方法费时费力。

(2)启发法:是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时省力。启发法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搜索法及爬山法。手段-目的分析法是将需要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的方法;逆向搜索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爬山法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6.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其中心理因素有以下几种。

(1)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获得新经验、掌握新技能产生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积极的,就是正迁移。如果这种影响是阻碍的、消极的,就是负迁移。如学习汉语拼音会妨碍英语的学习,这是负迁移。

(2)定势:是指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活动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刚获得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定势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当达到熟练甚至自动化程度,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定势也会束缚人们的思维,使人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题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不仅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会出现定势,在认识他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会受心理定势的影响。

(3)原型启发:从实际生活中受到启发而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例如,瓦特看到水开时产生的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但不是有了原型就一定会有原型启发。

(五)想象

1.想象的概念 想象(Imagination)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以及一些科幻片和魔幻剧中各种角色的形象等,都是人脑对已有表象重新组合而创造出来的。

2.想象的分类 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例如,学生上课时“走神儿”就是一种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是无目的、不由自主的想象,做梦是人脑的正常功能。

(2)有意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的想象。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创造性的不同,将有意想象分为两种:一是再造想象,根据词语描述或图形描绘,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通过解剖挂图想象实体的形态结构等都是再造想象。二是创造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作家与艺术家的构思与创作,工程师的蓝图设计,科学家的发现、发明等活动,都包含有创造想象的成分。

(六)注意

1.注意的概念 注意(Attention)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性。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某个对象,同时离开其他对象。集中性是指在选择对象的同时,将心理活动稳定地维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使被反映的对象更清晰和更完善。当人们的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经常会出现对无关的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觉其味”等现象。

2.注意的种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把注意分为三类。

(1)无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往往是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由刺激物的直接作用而产生的。例如,安静的自习教室,突然有人推门而入,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抬头张望;嘈杂的大街上突然有人大声喊叫或狂奔,会引起路人的注目等,这些客观刺激的出现和变化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去注意它,这就是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主动地服从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受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例如,学生听课、科学家做实验、医生做手术等所保持的注意就是有意注意。长时间的有意注意会使人感到疲劳,而使注意力分散。

(3)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意注意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来的。例如,初学习铺床法的护生,最初由于生疏需要保持有意注意,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操作熟练后,可以边与患者聊天边铺床,这时有意注意就转化为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对完成长期任务有积极的意义。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在一瞬间人能清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能够清晰地注意到或知觉到的对象的数量多,就是注意广度大,反之,则注意广度小。实践证明,物体越集中或者越有序地排列,注意的广度就扩大;杂乱无章的物体使注意广度缩小。对不熟悉的事物,注意广度会小,而对熟悉的事物,注意广度就大。例如,有的人看中文小说可以一目十行,但是看外文小说时注意的范围就小很多。

图2-9 注意的起伏

(2)注意的稳定性:又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在较长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能力。例如,医生连续数小时全神贯注地做手术,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等都是注意稳定性的表现。而实际上,人的注意是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在注意的稳定性中经常包含着注意的起伏现象。注视图2-9,会觉得中间的方框时而凸出,像个方形漏斗;时而凹进,像个空荡荡的房间。这种注意强弱程度的周期性变化就叫注意的起伏。

(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活动的能力。例如,护士在给患者进行疾病护理时,既要进行操作,又要观察患者的反应等。注意的分配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随着人们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某些技术的不断完善、熟练,注意的分配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4)注意的转移:指有目的地根据需要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其他对象或活动上。比如,门诊医生在给一个患者诊治结束后,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另一个患者身上。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或者分心。前者是有意识地根据任务的需要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上;后者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注意中心离开了需要注意的对象,如有的学生上课经常走神、开小差,这是注意的一种障碍或缺陷。

知识链接

多动症的症状及治疗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e),简称多动症。特发于儿童学前时期,活动量多是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活动过多、冲动性反应过多、学习困难、神经系统异常和行为品行问题六大症状。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有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

二、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指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当客观事物能满足个体需要时,就会产生趋向这些事物的态度,如满意、愉快等;当客观事物不能满足个体需要时,则会产生背向于这些事物的态度,如烦恼、厌恶等。

情绪、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部分组成。

(1)主观体验:指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自我感受。

(2)外部表现:指情绪、情感发生时,在姿态表情、面部表情、语调表情等方面的表现。

(3)生理唤醒:指伴随情绪、情感发生时的生理反应,它涉及一系列生理活动过程,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活动。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情绪和情感并不做严格的区别,多用“情绪”,但情绪与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①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如人们对水、空气、运动等需要所产生的是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而情感是与人们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如道德感、理智感等所引起的是高级、复杂的体验。②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是人和动物均具备的,它带有本能的特点,如婴儿无需学习就会对巨大的声响表现出恐惧;但情感则是人类独有的心理现象,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展起来的。③从反映的角度看,情绪带有情境性、短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而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人对事物稳定态度的反映。④从外部表现看,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较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感一般较微弱,较少冲动,外部表现不明显。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因此,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3.情绪的功能

(1)适应功能:情绪能够使个体针对不同的刺激事件产生灵活自如的适应性反应,并调节或保持个体与环境间的关系。如羞怯感可以加强个体与社会习俗的一致性;同情、喜欢、友爱等情绪,也能起到构建和保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它们可以增强群体内的凝聚力,而且有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2)动机功能:是指情绪对个体的活动起发动、促进和调控的作用。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个体有效地完成任务。从情绪的动力性特征看,情绪分为积极增力的情绪和消极减力的情绪。快乐、热爱、自信等积极增力的情绪会提高人们的活动能力,而恐惧、痛苦、自卑等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们活动的积极性。

(3)组织功能: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注意事物的美好方面,其行为比较开放,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当人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

(4)信号功能:情绪的信号功能表现在个体将自己的愿望、要求、观点、态度通过情感表达的方式传递给别人,它是非言语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沟通中具有信号意义。如点头微笑、轻抚肩膀表示赞许;摇头皱眉、摆手表示否定;面色严峻表示不满或者问题严重等。所以,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根据情绪的内容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1)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其独立的生理反应、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一般认为四种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派生而来的,构成了多种复杂的情绪状态。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形成敌意。

2.按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1)心境(Mood):又称心情,是一种微弱、持久、带有弥散特点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个体心理活动的背景,影响着个体的整个精神活动。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即是心境弥散性的表现。心境的长期性是指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表现,有的人总觉得命运对自己不公平,则总是保持着抑郁愁闷的心境。

(2)激情(Intense emotion):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狂怒、深重的悲痛和异常的恐惧等。和心境相比,激情在强度上更大,但维持的时间一般较短暂。引起激情的原因可以是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强烈刺激,如亲人死亡或极端的喜悦,突发的意外变化,过度的抑制和兴奋都可能导致激情的发生。

激情对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一方面,激情可以激发内在的心理能量,成为行为的巨大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并有所创造;但另一方面,激情也有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如激情犯罪等。

(3)应激(Stress):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如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等,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个生理反应的具体过程为:紧张刺激作用于大脑,使得下丘脑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大大增加通向体内某些器官和肌肉处的血流量,提高机体应付紧张刺激的能力。

在应激状态中,个体可能有两种反应:积极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沉着冷静、急中生智,全力以赴地去排除危险,克服困难;消极的应激反应表现为惊慌无措、一筹莫展,或者发动错误的行为,加剧了事态的严重性。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表现,既同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关,也同平时的训练和经验积累有关。

3.社会性情感主要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Moral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如果个体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会产生幸福感、自豪感和欣慰感;否则,就会感到不安、自责、内疚等。道德感对个体的言行有巨大的推动、控制和调节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自我监督力量。

(2)理智感(Rational feeling):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迟疑、惊讶以及问题解决后的喜悦,由于违背和歪曲了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等,都属于理智感。

(3)美感(Aesthetic feeling):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艺术美感等。美丽的自然现象如桂林山水、苏州园林等引起人们的自然美感;美好的社会现象如纯朴善良、见义勇为等引起人们的社会美感;美妙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音乐、文学等引起人们的艺术美感。美感是人们欣赏美、展示美和创造美的动力。

(三)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James W)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 C)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的基本观点相同的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因此他提出:“更合理的说法是: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他说:“血管运动的混乱,血管宽度的改变以及与此同时各个器官中血液量的改变,乃是激情的真正的最初的原因。”

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自主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2.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坎农(Cannon W.B)认为,情绪并非外周生理变化的必然结果,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向下发出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因此,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他们都受丘脑的控制。坎农的这一观点得到巴德(Bard PA)的支持和发展,所以后人称为坎农-巴德理论。

坎农、巴德发现了丘脑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驳斥了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外周理论,提出了情绪的中枢理论,是对情绪理论的发展。但是,坎农-巴德理论过分强调丘脑在情绪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大脑皮层的作用。

3.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是由沙赫特(Schachter S)和辛格(Singer J)提出的。沙赫特认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沙赫特等人曾经用实验来证明这种理论。他们给志愿参加实验的大学生注射肾上腺素。在注射时,对第一组告知,药物的作用将使你感到心悸、手抖和脸部发热;对第二组告知,药物的作用将使你感到身上有轻度发痒,手脚有点发麻,此外别无其他作用;对第三组不给予任何说明。注射药物后,让三组被试分别进入预先安排好的情境中休息:一种是惹人发笑的愉快情境;另一种是惹人发怒的情境。根据主试观察和被试自述,发现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大多数被试,在愉快和发怒的情境中分别表现出相应的情绪,而第一组被试不因情境的影响而表现相应的情绪。可见由于三组被试均受相关的外界环境的影响,由内部刺激引起的激动状态也相同,因此个体对生理反应的认知性解释对情绪体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Tomkins S)和伊扎德(Izard C.E)20世纪60年代提出,情绪并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一种副现象,而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这种观点被称为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他认为,内驱力的信号需要通过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而情绪正是起着这种放大作用的心理过程。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伊扎德还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加,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动机-分化理论缺乏对情绪与认知联系的具体论证和阐述。

(四)情绪与身心健康

1.情绪与健康 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在一定情绪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情绪是心身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同时情绪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成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心身健康。乐观、开朗等正性情绪能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力,使体内各器官的活动协调一致,可充分发挥整个有机体的潜能,有利于心理和生理健康。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常常会损害人的消化、内分泌、免疫、心血管等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心身疾病。情绪研究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护理心理学研究的许多问题,包括疾病的心理病因学、心理评估、心理护理和康复心理等都涉及情绪问题。

知识链接

情绪性过敏症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激动时皮肤会潮红发热,在愤怒、紧张时皮肤会苍白冰冷。人的情绪突然剧变,可导致皮肤过敏,甚至影响到附在皮肤上的毛发。为什么会发生情绪过敏呢?科学研究表明,人是一个高度精密的统一体,当由各种原因引起急躁、激动、焦虑和抑郁等情绪波动时,会引起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从而影响皮肤表面密布的微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的平衡,皮毛营养不足,引起皮肤和毛发的病理表现。特别是情绪突然剧变时,可使神经末稍释放大量的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则可直接作用于皮肤血管,引起血管扩张,促使组织胺释放,而引起过敏反应。

这类情绪性过敏反应,用药物往往难以奏效,只有通过劝慰、开导等,或采取暗示和催眠疗法才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患者来说,出现情绪过敏症时,要控制自己的感情,以稳定“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平时生活中也要注意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正做到临危而不乱,方可闻变而不惊。

2.情绪的调节

(1)调整行为目标:情绪与人的需要是否满足有关。从理论上说,建立起理想和现实尽可能一致的生活或行为目标,将会有利于需要的满足,减少个体负性情绪的发生。

(2)改变认知评价方式:认知决定情绪发生的性质和强度。实际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能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在个人的认知水平上做一定的调整往往可有效地减少负性情绪的发生,甚至改变情绪反应的性质。

(3)改变或转变情境:情绪具有情境性。人在情绪不好的情况下,改变一下工作和生活环境,改善人际关系的结构,可以防止负性情绪的发生,或有利于情绪的调整。也可强迫自己转移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变换情境来进行调节。例如,在愤怒难忍时,可以暂时离开引起愤怒的环境,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如散步、听音乐等,以缓和与平衡情绪。

(4)心理防御或应对:对负性情绪的心理防御或积极应对,可以消除情绪对个人的心身影响。如采用注意转移、行动转移、心理释放等方法。对于他人的原因,要尽量换位思考,“得饶人处且饶人”;对于属于自己的过失,也不要过分自责,以“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进行自我安慰,这样就会感到天宽地阔,心情舒畅。

(5)自我控制与求助:人通过自我认识和评价来调控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人们的主观体验,人们不仅能意识到这种体验,而且还能有意识地调整和改变它。如以机体的某些随意反应去改变机体另一些非随意反应,用心理过程影响生理过程,以解除紧张和焦虑等负性情绪。情绪的调节也可以求助于别人的帮助,如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热线电话等方式,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情绪调整。

三、意志行为过程

(一)意志概述

1.意志的概念 意志(Will)是指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对人的行动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

2.意志的基本特性 意志总是表现在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因此也称为意志行为。但并不是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意志行为,如人的一般性的行为习惯、自动化的动作、无意识的动作等就不是意志行为。意志行为具有如下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自觉地确定目标是意志的重要特征。个体一切无意识的行动都不是意志行动,离开了自觉的目标,意志便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意志行动的目标越明确、越高尚、越远大,意志水平就越高,行为的盲目性和冲动性就越小。

(2)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个体的动作根据是否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分为随意动作和不随意动作两种。不随意动作是指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动作,如自动化的习惯性动作、睡眠状态的动作等。随意动作是指受意识的调节和支配的动作,具有一定目的的动作,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学习获得的,如教师的板书、运动员的加速冲刺等。随意动作是意志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

(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为的核心所在。意志行动本身就是有目的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困难,只有克服了这些困难才能够实现目的。因此,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也就是意志行动的过程。

3.意志与认识过程、情感过程的关系

(1)意志与认识过程的关系: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意志的重要特征是具有自觉目的性,而人们只有在认识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运用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时,才能确定行动目的,并选定实现目的的计划和方法。其次,意志行动还要随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分析主客观条件,以决定是加速意志行动过程,还是调整意志行动的进程和方向。再次,意志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而对困难性质和大小的估计,是离不开认识过程的。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离不开精细的观察、持久的注意和专注的思考,没有意志的参与,这些都是无法做到的。另外,在认识过程中常常还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也需要意志的努力。

(2)意志和情感过程的关系:首先,情感过程推动或阻碍着意志行动的实现。积极的情感可以使人斗志旺盛,对人的行动起促进作用;消极的情感则会削弱人的斗志,阻碍人的意志行动的实现。其次,意志对情感也具有调节作用。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我们说“理智战胜情感”,也是指在理智认识的基础上靠意志的力量去克服和抑制不合理智的情感。反之,意志薄弱的人常常受情感左右,或者是一次失败就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或者是难以控制不良情绪,导致背离理智的冲动行为。

(二)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1.采取决策阶段 是意志行动的初始阶段,也是内部决策阶段,对具体行动的发动和活动目的的实现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1)动机冲突:人的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单纯的动机使得行动目的单一而明确,意志行动可以顺利实现,但现实生活中确定活动目的并非总是这样简单而直接,复杂的生活环境常常造成利益冲突,使得人们同时产生几个不同的目标或多种愿望,这又导致内心的矛盾冲突,引起动机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在动机斗争获得解决之后,或明确了行动的主导动机之后,行动的方向和目的就容易确定。作为意志行动都要有预先确定的行动目的,这是意志行动产生的重要环节。

(3)选择行动方法:确立行动目的之后,就需要选择适宜的行动方式和方法。首先要比较不同方式和方法的优缺点,能否顺利有效地达到行动目的。其次还要考虑行动方式和方法是否符合公众利益和社会道德。

(4)制订行动计划:在选定了行动目的和方法之后,在采取决定之前,还有一个步骤是制订行动计划。计划的制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力争周密而严谨。因为一个切实、合理的计划将为执行决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执行决策阶段 是意志行动的关键,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头脑中的意图、愿望、计划和措施在行动中具体化,它是达到预定目的的重要阶段。

(1)克服困难执行计划: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因而,能否勇敢地同困难作斗争,能否有效地排除内部和外部困难,成为执行决定的关键。

(2)实事求是修正计划:执行计划的坚定性,并不意味有机械刻板地行动。在执行计划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计划。有了这种坚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意志品质,才能推动人们有效地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目标。

(三)意志的品质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

1.自觉性 是指行动者对其行动的目的及意义有正确而深刻的认识,并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活动的目的的心理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表现是易受暗示和独断。易受暗示指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没有独立的见解和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独断指容易从主观出发,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听不进中肯的意见和合理的建议。

2.果断性 是指一个人能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做出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果断性必须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上。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武断。优柔寡断的人遇事缺乏主见、难以取舍、当断不断、错过时机;武断是不仔细分析具体情况,不考虑主、客观和行动的后果,草率做出决定的鲁莽行为。

3.坚韧性 是人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品质。与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动摇和执拗,其实质都是不能正确对待行动中的困难。动摇是不肯付出智力和体力的代价,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不断改变或放弃自己的决定;执拗是不能分析实际情况,固执己见,执迷不悟,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4.自制性 是指一个人善于管理自己,克制情绪并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约束自己与目标相违背的言行。与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前者容易受情感左右,缺乏理智,常在需要克制冲动的时候任意为之,意气行事;后者表现为在需要采取行动,迎接挑战的时候却临阵退缩,不敢有所行动。

知识链接

坚强的意志可以创造奇迹

葛林·康宁汉Glenn Cunningham(1909—1988)博士,8岁时在一次火灾中不幸被烧成重伤,经医院全力抢救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他的下半身却毫无行动能力,而他却没有哭泣,反而大声宣誓:“我一定要站起来!”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要抓紧篱笆墙练习走路。可时光一天天地过去了,他的双腿始终绵软无力,毫无知觉地垂着。在无边的黑夜里,他一边捶打着自己麻木的双腿,一边握紧拳头告诉自己:未来的日子一定要靠自己的双腿来行走!

终于,在一个清晨,当他再一次拖着无力的双腿紧拉着篱笆行走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从下身传了过来。从此,他双腿的知觉开始苏醒了,可以慢慢地站起来,扶着篱笆走上几步。两年后,他凭借自己的坚韧和毅力,走到了离家几公里外的湖边。接着,他又开始练习跑步,把农场上的牛马当作追逐对象,数年如一日,寒暑不放弃。后来,他的双腿就这样“奇迹”般地强壮了起来。到他读大学的时候,他还被选进了田径队,于1933年获得“James E.Sullivan Award”的美国最佳业余运动员。拥有过室外一英里赛、室内800米、室内1500米和室内一英里赛的世界纪录。

(四)意志品质的培养

1.积极主动 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人们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想象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就能够坚持到底。

2.目标明确 在生活道路的每一阶段,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设置一个可接受的、具体的、有一定困难的目标,制订相应的计划,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意志。

3.意志力培养 坚强的意志是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形成,中间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

4.乘胜前进 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 cCfTk1FbkRnZbIve1jdbPJ59ZsRyOS60uG+BNggdLEzVUv01ubU2T9/TlGi0jUa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