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竹枝词里的茶香

最近,读到诗人杨镇瑜的一首诗,其中写道:“茶味淡时禅味老,有风有月未为贫。弹指百年人何易,好花每逐岁华新。”颇可反映时下都市人的心态。

竹枝词是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志土风而详习尚”,以吟咏风土为主要特色,与地域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都竹枝词》里记录了大量与成都相关的地方文化风物,其中写喝茶的不在少数。

茶馆中小贩非常多,文化名人刘师亮在《成都竹枝词》描述:“喊茶客尚未停声,食物围来一大群。最是讨厌声不断,纸烟瓜子落花生。”不管成都的茶馆名称如何变迁,但“最是讨厌声不断,纸烟瓜子落花生”,今天也是时常遇到的事。

1923年,刘师亮在《青羊宫花市》里写道:“当路茶园有‘绿天’‘鹤鸣’‘永聚’紧相连。问他每碗茶多价?都照君平卖卜钱。”由此可见成都茶园里的风景。所谓“君平卖卜钱”,即说的是严君平算卦之事。茶价一律一百文。

每年的八月成都又是另一番景象,冯家吉在《锦城竹枝词百咏》说:“茶半温时酒半酣,家人夜饮作清谈。儿童月饼才分得,又插香球舞气柑。”作者对此作注曰:“成俗中秋夜,儿童以神香满插气柑而舞,名曰流星香球。”又有成都的施茶事:“夏日炎炎可畏天,鼻端出火口生烟。茶香一服清凉散,甘露无殊小费钱。”茶园有时又指代戏园:“梨园全部隶茶园,戏目天天列市垣。卖座价钱分几等,女宾到处最销魂。”

成都竹枝词一贯杂咏新鲜风物,有赞此景的诗曰:“社交男女要公开,才把平权博得来。若问社交何处所,‘维新’茶馆大家挨。”又,“女宾茶社向南开,设有梳妆玉镜台,问道先生何处去,‘双龙池’里吃茶来”。双龙池系花市上的女宾茶社。另外,还有诗云:“公园啜茗任勾留,男女双方讲自由。”可见晚清至民国成都这一段历史的社会风貌。

吴好山的一首竹枝词里说:“亲朋蓦地遇街前,邀入茶房礼貌虔。道我去来真个去,翻教作客两开钱。”这种风俗至今在成都也颇为流行。为何成都人遇见朋友,愿意在茶馆而不是家里,大抵是早些年成都人日常生活过得节俭,居住逼仄,在家里聚会说不准会遇见尴尬事,而在茶馆里喝茶、吃饭等等,只需很少的开支就能办理得很好。因此去茶馆坐坐,成为一种积习沿袭了下来。

蜀中著名书法家、诗人赵熙在《下里词送杨使君之蜀》里亦有与茶相关的描述:“青羊一带野人家,稚女茅檐学煮茶。笼竹绿于诸葛庙,海棠红绝放翁花。”此时成都很小,过了琴台路基本上就是城外。青羊宫所在的位置也是在城外,小女孩儿在自家茅檐下学着煮茶,想来亦是贫寒人家的生活。由后面两句可知当时的成都自然景观,古朴而不乏温情,让人想起唐宋时期的诗句。

方于彬是简阳人,方旭称其诗“庄雅清新”。在《江楼竹枝词》有喝茶的记录:“假山层叠竹阴斜,联袂游人此啜茶。纳尽晚亮凭曲槛,流杯池上看荷花。”这样的茶铺场景,在成都市区已很少见,想来不免觉得有些遗憾。

1937年,黄炎培随川康考察团入蜀,在《蜀游百绝句》里写过成都喝茶的场景:“小小商招趣有加,味腴菜馆涴秋茶。临时生活维护处,不醉无归小酒家。”诗中的“味腴”“涴秋”等俱是过去成都有名的餐馆、茶馆的名称。

在竹枝词里品味成都的茶香,些许的细节让人感到亲切,当穿越历史时空,我们再看这些老成都旧景,能感觉到茶馆里的沧桑,却依然是一代代地传递着茶馆精神。

2015年2月13日 WJEoG/hDrY+RM725QCtTZOMw/clWPeCw2hMECiGAr4kUX3SS12ZscVCx5h2OUSB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