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茶生活

之一,去年夏天,立人大学组织的游学班,有个项目是在成都行走,体验成都的市井文化,这主要是喝茶和尝美食,或者看看建筑和书店等地方,见一见成都有意思的人,就足矣。

八月七日四五点钟,狂风暴雨。

起床后,更新一下博客,贴《记忆中的滋味》。七点钟,坐车去参加游学班活动,雨继续下,活动地点改在太升北路速8酒店集合,由小说家江树和我带着游学班的学生行走。

九点,雨小了些,在小关庙街、北书院街等街巷里走走,边走边聊天,基本上是解答有关城市以及饮食的种种问题。后来转了一圈,就在北书院街一茶铺喝茶,这里有好几家茶铺,房子还依然是老瓦房,一群人就坐在这边喝茶,想不到这边还有不少老茶铺。茶铺旁边是文德书院,二手书店,没有走进去看看。

这北书院街,源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大益书院,清代名书院街,后改为北书院街。记得诗人韦源曾在文章里写过另一位诗人马雁:“她回来后,我们最开始见面是在北书院街喝茶。”(《她,一团烈酒》)因此地距离红星路很近,小街很安静,时常有文化人来这里喝茶、聊天。

大家聊聊天,坐到十二点钟,就到旁边的街上吃芋儿烧鸡。吃完饭我带着几位同学去成都环球中心看今日阅读书店。这一趟走下来,也大致了解了成都的不同文化风味。

之二,唐老师约去犀浦喝茶,同时约了赵老师。我家距离此地不过数里路程,却极少去那里转转,大致是因此处朋友较少,难得来此一回。

我坐地铁二号线先行抵达犀浦,比约定的十点钟提前了大半个小时,就在四处转转,看看是否有适合喝茶的茶馆。走了两三条街,没有发现可喝茶的地方,亦没有书店报亭,只好返回车站等他们。

赵老师,原名为赵时展,又名赵智慧,他个头不高,面色红润,说话不紧不慢,颇有大家气象。七十多岁从龙泉驿的石经寺退下来,石经寺好几年前去过。他现住在郫县的一个小镇上,悠闲度日,有聚会才进城一回。

等大家到了,已十一点钟了。先找吃饭的地方,穿过几条街,就到了火锅一条街上。这里聚集了有十几二十家各类火锅店、汤锅店。吃饭聊天,听赵老师摆龙门阵。赵老师退休以后,就在家闲居,也给一些学校代课,教哲学,或资助困难的学生。做这些事,他不取报酬,也不讲回报。这些对他,若浮云。

这样的高洁之人,少见了。

吃完火锅,就在附近找一家茶馆,继续喝茶闲聊。唐老师跟赵老师说起其家事。如其父亲唐孟桓抗战时的行踪,以及些许生活情景等等,由此可知抗战时的文化圈,多激进派。

赵老师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所以才会无私地帮助人。聊天主要是他们说,我偶尔插话进来。聊得很开心。坐到五点钟,我们各自坐上车,散去。

2015年2月13日

【附记】回家来,我在网上查找赵老师的资料,却不见相应的信息。听说他跟成都佛教界很熟悉,也无相应的信息。这不禁让人感慨:有时,我们所熟知的“故事”,似乎到处都能听到,但时常也是小范围的人知道吧。 +E6yDsXQr95FFXoO5T2AwPVhIOrWMKHM1JqrbRRMAzZOuUDsi0HkAVdFSsikIG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