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战略框架

与欧洲大陆的强国相反,大不列颠岛不仅是一个无法攻击(除非利用飞机)的岛屿,还是囊括了从白海到爱琴海的整条欧洲大陆海岸线的海上交通系统的中心。因此,在发生战争时,她的舰队既能封锁所有敌对和中立的欧洲国家,也能支援她的平衡政策所青睐的任何一个强国;既可以通过资金、军火和武装力量直接支援,也可以通过具有牵制性的两栖作战行动间接支援,通过持续的威胁迫使敌人顾此失彼。

以往的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最适合这几种作战行动的战略是先守后攻。先守的意义在于,只要掌握制海权,英国本身就没有受攻击之忧;后攻的意义在于,这保证了英国具有针对战略领域内任何海上目标的行动自由。这一战略既非侵略性的,也非孤立主义的;相反,它是纯粹利己主义的。它与实力平衡的关系在于,它的目的并不是保证欧洲的和平,而是警告欧洲大陆各国,在英国强大的海权面前,发动战争是无利可图的。

在所有按照英国传统政策进行的战争中,这种先守后攻的战略都证明了任何实力强大的欧洲大陆国家,无论其征服范围有多广,不列颠只要控制四海,就能牢牢掌握主动权。

这一战略与欧洲大陆自拿破仑和克劳塞维茨时代以来所偏爱的战略的主要差异在于:海权是建立在本土安全的基础之上,并辅以分散军力的自由;而陆权是建立在军力优势的基础之上,并辅以将军力集中在选定地点的能力。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基本规律:海权与陆权不同,其力量并非来自人力,而是来源于战略性的(地理)位置。

在英国历史上这条规律一次又一次地被验证。例如,在1588年,当英格兰与西班牙为敌时,她的人口大约是450万; 1702年,与法国、西班牙和巴伐利亚对垒时,大约是5475000;七年战争中是6467000;而在1800年是8892000。在所有这些以英国获胜告终的战争中,她的敌国的人口都远远超过了她的人口。尽管如此,在1914年,英国却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自己的海权战略,而转为陆权战略。更糟糕的是,在此后的战争中损失较大的她选择在1919年成为欧洲和平的担保人,然而她却无力保证这样的和平,原因是:此时她的人力和财富并不足以让她在保证欧洲和平的同时维持海洋贸易大国的地位。结果就是,因为她越俎代庖地承担了大陆强国的义务,所以无法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影响事态发展,最终在1939年和她的盟友法国一起被拖入一场毫无战略基础的战争。战略主动权就这样转到了德国手中。

我们已经知道,希特勒的目标是建立生存空间,而这意味着与苏联交战。在通过联盟稳住苏联之后,如果法国和英国与他开战,那么他要解决的战略问题就是在实施入侵苏联的主要作战行动之前制服波兰、法国和英国。和上一场战争一样,在这几个国家背后有美国的支持;因此,如果不想重演历史,就要不惜一切代价防止这个潜力无穷的大国参战。这就意味着这场战争必须速战速决。哪一种战略最能满足这个要求呢?

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很重要,没有它我们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在拥有如此多有利条件的情况下,德国还是不能在美国参战之前成功结束这场战争。而且这个答案还能解释为什么在同盟国彻底击败德国的情况下,英国还是没能实现她诉求的政治目的。

克劳塞维茨在有生之年没能完成他的《战争论》,这不仅是政治家和军人的重大损失,也是历史的重大损失。假如他能写完,那么他书中关于“战争的军事目的就是消灭敌人作战力量”的论断肯定会被他自己修正,因为有时候目标是会有很多限制的。在他的众多学生中,德尔布吕克(Delbrü ck)在自己的《战争艺术史》中第一个指出,既然战争分为两种形式—有限战争和无限战争—那么战略也必须有两种形式。他把这两种形式称为消灭战略(Niederwerfungsstrategie)和消耗战略(Ermattungsstrategie)。第一种战略的目的是寻求决战,而第二种战略只把战斗看作用以实现政治目的的多种手段之一,其他手段包括机动、经济攻击、政治说服和宣传,等等。

克劳塞维茨英年早逝,没能详细解说他留下的关于“有限战争”的少数笔记 。而在他身后,从老毛奇(elder Moltke)时代起,德国总参谋部一直潜心研究克劳塞维茨详细论述过的第一种战略,而拒绝接受同样重要的由德尔布吕克提出的第二种战略理论。

在1914年,面对一场具有两条战线的战争,但没有足以同时在两条战线作战的兵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击垮法国在西线的抵抗就成为德国生死攸关的事,唯有这样她才可能集中大军对付苏联。因此,在德尔布吕克看来,德国采取消灭战略对付法国是合理的。他还认为,一旦法国被制伏,英国就无力继续抵抗,因为他相信,“英国以往的政治发展使她不可能凑集超过象征意义的陆军……‘每个民族,’他写道,‘都是其历史和过去的产物,与历史的决裂程度不可能超过一个成年人与自己少年时代的别离’。”

这一论断显示了以德尔布吕克为代表的大多数德军对海权国家潜力认识之肤浅。如果他能理解海权会带来什么,他就会明白,恰恰是他详细论述的第二种战略在英国历史上屡屡为她赢得欧洲大陆战争的胜利。英国的历史证明并不是她无法按照欧洲大陆的军事路线参与大陆战争,而是她始终准备着在大海上作战。

此后,随着德国在马恩河会战中受挫,战争进入阵地战时期,德尔布吕克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再也不可能依靠决定性会战定胜负,德国必须谋求用其他手段使敌人服从自己的意志。因为德国处于被对手夹在中间的内线位置,有可能借此重夺主动权,所以德尔布吕克建议在稳固防守西线的同时,将主力转向苏联和意大利,以求破坏敌国的联盟,从而孤立英国和法国。这个战略有2个必要条件:首先,“不能采取任何可能使西方列强获得新盟友的手段”;第二,“愿上帝阻止德国走上拿破仑的政策道路……欧洲各国会基于这一个信念而团结一致:绝不屈服于由一个国家强加于欧洲的霸权”。因此,在协约国取得马恩河会战的胜利之后,德尔布吕克就极力主张,为了证明德国没有称霸欧洲的意愿,此时应该设法议和。“他坚信这场战争是由苏联的侵略引发的,英国和法国没有理由继续与一个‘保卫欧洲和亚洲,使其免受莫斯科佬统治’的强国战斗。”随着德国发起 “无限制潜艇战”,美国加入战争,至此更坚定了他关于德国必须议和的信念。也就是说,“战斗本身再也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如果德国的政治家们未能在一开始使西方列强相信德国是渴望和平的,那么可以发动新的军事攻势,以起到打消对方疑虑的作用。但是只有将军事手段与政治方案协调起来,才可能使战争成功结束”。

德国总参谋部不顾德尔布吕克的呼吁,继续一意孤行。他们没有放弃对消灭战略的信仰,于是就有了1918年3—4月间德军那场半途而废的攻势。从战略角度讲,这是一次错误的作战行动。“首先,德国陆军在发起攻势前根本没有一举击垮对手的条件,它的数量优势微乎其微,而后备力量则大大劣于对手。它的装备在很多方面也同样逊色于对手,而漏洞百出的后勤系统和摩托化部队捉襟见肘的燃料储备更是大大降低了它的战斗力。这些劣势在进攻开始前就已暴露无遗,但统帅部却视而不见。”

结果就是,当鲁登道夫发起进攻时,他不得不沿着敌军抵抗最弱的路线前进,没有选择最具决定意义的路线,而后者正是消灭战略的精髓,具体到这个战例就是应该把英军和法军分隔开来并围歼前者。鲁登道夫之所以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某个地段进攻受阻时,缺少总预备队的他无法增援该处的部队,只能在其他地段发起新的攻击,结果“声势浩大的攻势退化为一系列分散的、缺少协同而且徒劳无功的突击”。克雷格(Craig)写道:“德尔布吕克由此重申了他作为历史学家和政论家所做的全部研究的主题。由于敌军的相对实力太强,统帅部应该认识到消灭敌人已经再无可能。因此,1918年攻势的目标应该是挫伤敌人的战斗意志,使其妥协,进一步同意议和。而这个目标本身只有在德国政府表达了自己谋求和平的意愿之后才可能实现。只要能够明确做出这样的求和声明,德国陆军在发动攻势时就能够赢得巨大的战略优势。因为此时它可以根据自己所能支配的力量来制定进攻计划;可以放心地进攻己方拥有战术优势的地点—也就是最容易获胜的地段—因为此时即便只是小规模的胜利也能在敌国首都产生巨大的道德效力。德国统帅部之所以在1918年受挫并输掉战争,正是因为它忽视了最重要的历史教训,即政治与战争的相互关联。‘让我们重温一下克劳塞维茨的基本论点,任何战略设想都不能在完全不考虑政治目标的情况下构思’。”

后面我们将会看到,由于德军没有认识到战略存在两种截然不同而又同等重要的形式,他们把自己1914—1918年犯的战略错误又在1939—1945年重复了一遍,而且造成了更具灾难性的后果。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技术变革影响深远,改变了两种战略形式的应用实践。这一改变使得作战部队的基石从肉体和数量变为机械和质量,是堪与古代军队战斗主力从步兵变为骑兵相比的重大革命。在步骑变革发生后,放牧以及草料的供应和输送就成为军队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如果限制或夺取了敌人的牧场,他们的骑兵就会失去战斗力;于是己方—在能够保证自家骑兵驰骋战场的前提下—就会获得压倒性的优势。虽然由于牧区通常都有广大的面积,此类情况并不常见,当匈奴人和蒙古人大举入侵欧洲时,他们的“闪电战”势头在草场稀疏的地区都曾快速衰竭。

正如草料对战马至关重要,汽油对机械也至关重要。草原是发展骑兵大军的要害地区 ,而工业区是生产机械化大军的要害地区。敌人如果失去前者,他们的骑兵来源就会枯竭;如果失去后者,他们的作战武器的运载速度就会一落千丈。

军队的这一机械化变革对消灭战略和消耗战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因为夺取敌国的所谓“作战要害地区”—敌方国土中对于维持军队必不可少的那一部分—变得比在战场上获胜更为重要,可以对敌人的战斗力量—其陆海空三军—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因此在下一场战争中,一个国家的作战要害地区相对于其敌国边境的位置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入侵者所采取的战略。如果主要的要害地区离边境足够近,使得进攻方最初的力量可以维持到将其全部占领为止,那么显然最有利的战略就是消灭战略。但是如果反过来,要害地区离得很远,那么依靠这种战略就要冒巨大的风险,面对易于撤退的敌人,一旦进攻势力消磨殆尽,进攻方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不仅会遇到补给不足的难题(至少部分军队难以得到补给),而且如果对手保留了充足的军队,那么进攻方将毫无还手之力。因此,如果敌国的要害地区远离边境,单凭这个事实,进攻方就必须坚持消耗战略,直到向该地区挺进至足以保证消灭战略见效为止。

事实证明:未能理解速度与空间的战略关系正是德军一败涂地的根本原因。 1rdPkQ//hPfzQLUKNPMq9dyBsEu+Dql1Lmd2x0/SbFUCLGti6njYWezTC+jAh2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