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经苦难,依然不失生命的风度
——《安琪拉的灰烬》序
曹文轩

我愿意将《安琪拉的灰烬》看成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开始了叙述,描写了一个叫弗兰基的男孩的成长过程。他的成长似乎很不顺利,充满艰辛。从他出生之日开始,他就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父亲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醉鬼(据祖母说,他的父亲还是一个婴儿时,曾摔过倒栽葱,“此后他就跟原来不一样了”)。他的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她的任务就是不停地繁衍后代,然后千方百计地支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还有就是一群肮脏的弟弟妹妹。这是一个浑浑噩噩的家庭。那时正值战争,社会环境也十分恶劣。

“当我回首童年,我总奇怪自己竟然活了下来。”这是一个悲惨的童年。也正是因为这个悲惨的童年,我们才有幸看到了这本非常优秀的书。在作者看来,一个幸福的童年,是无话可说的,能说的,有得说的正是那个悲惨的童年。

“比一般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比爱尔兰人的悲惨童年更不幸的,是爱尔兰天主教徒的童年。”作者说,人们总爱吹嘘或抱怨他们早年所遭受的苦难,但那些苦难与弗兰基的苦难怎能相提并论呢?这是彻头彻尾的苦难,是大苦难。

战争、失业、饥饿、疾病、死亡、局促而阴暗的居住环境、没完没了的争吵……小说的画面几乎从头到尾都是灰色的。在一种沉重的压抑状态中,我们读完了这部小说。回头一望,苦海茫茫,令人不寒而栗。据我的阅读经验,这样的情景,似乎是巴尔扎克、狄更斯时代的小说家们笔下的情景,到了二十世纪的小说家这里,这样的情景似乎已经不存在了。虽然苦难还在,但这种物质性的苦难,已不多见了。《安琪拉的灰烬》又将我们拉进了十九世纪,但它显然是二十世纪欧洲生活的一部分。

那个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心理复杂多变、以顽强的生命挣扎着一路向前的少年,犹如一叶扁舟,在浑茫的苦海上漂泊着。冥冥之中,似乎总有一种亮光在远方的天空向他闪耀。小说从这个孩子的父亲带着全家回到欧洲开始,到这个少年带着向往、梦想重返美国结束。这里的美国,似乎不是一个国度,而是一种象征,岸的象征,明天的象征,可以用青春做赌注的赌场的象征,具有各种可能性的天堂的象征。也许,他的命运将会重蹈父亲的旧辙,但他还是意气风发地出发了,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那个风风火火的小子。

我们看到,那个历经磨难的生命,非但没有枯萎、失去光泽,反而更加熠熠生辉。磨难犹如磨刀石,将生命之刀打磨得闪闪发亮。现在展现在他面前的也许是荒原,也许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但无论是荒原还是田野,都会因这刀的锋利,而成为可收获的土地。

在宣扬享乐主义的当下,读这样一本苦涩的书,真好比是在昏昏欲睡的熏风中,突然感觉到从远方吹来了一股沁人肌肤的凄风,使人振奋,使人清醒。作品的悲剧性,使我们对自己的实际处境忽然有了一种必要的警觉。事实上,苦难并没有离我们远去,人类社会只要存在一天,苦难也就会存在一天。如果没有苦难的意识,我们必将在苦难到达时失去应有的风度。

人的成长,人类的成长,都离不开苦难。

但我在读这部小说时,又觉得它是很诗化的。这一阅读效果,可能来自小说中不时出现的诗歌与民谣。这部小说其实一直在进行着两种叙事,一是散文化的叙事,一是诗化的叙事。前者叙述的是庸常的生活,而后者叙述的是一种充满浪漫情调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有着梦想,有着眺望,有着前方,有着境界,有着生机,有着美感与情调。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那些在苦难中的人,才避免了彻底的堕落,才从容不迫地走向前方。这种将散文叙述与诗歌叙述杂和在一起的叙述,使阅读变得有节奏,有变化。那些有趣的诗歌与民谣的出现,犹如漫漫长旅中的驿站,又像是漠漠荒野中的一道道忽然而至的风景,使阅读不时地获得一种小憩,获得一种轻松和欢快。我不知道这样的安排,是否是作者的一个清醒的安排?阅读时,我在想:如果没有这些诗歌与民谣,阅读这样一个叙述苦难的文本,会是一种怎样的阅读?如此安排,我以为还不仅仅只有文本上的意义,其实也是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切理解。它直接来自作者的切身感受。

这是一本好书,在到处弥漫着庸俗享乐主义的中国当下语境中,它就更是一本好书了。

二〇〇五年五月二十六日于北京大学蓝旗营

(曹文轩,当代著名学者,著名作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代表作有《草房子》、《红瓦》、《天瓢》等。)

谨以此书
献给我的弟弟
小马拉奇、迈克尔、阿非。
我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我钦佩你们,永远爱你们。 KDGmvt6P09h5I7Ypr0HsXHPb0H2lSlxfcpPYBnFLPeRZMVxz9szC/Z5UEJldiD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