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全副武装的姜恒带着许泽峰再一次钻进了天花板上的空调管道。这一次,他们除了携带防身的武器之外,还额外拖着一个纸箱,里面装着下午做好的那几支加料的捕兽夹,以及姜恒额外准备的一些小玩意儿。
虽然确定了陷阱作战的计划,但姜恒肯定不会把这个战场放在维修间的门口。毕竟这里暂时等于他们最为可靠的庇护所,任何不安定因素,都必须绝对避免。
白天爬过一个来回之后,姜恒对这条管道的安全性也多少有了些把握。已经经过了一天一夜,管道外壁上的保温棉肯定已经被那些大蟑螂啃得精光,剩余的铁皮架子已经引不起它们多大的兴趣了。
一边将耳朵贴着管壁上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姜恒一边带着许泽峰一路疾行,很快他们便到了一个T字型的分叉口。
这里已经处于厂房内部,在斜向下的方向,也有一个冷气的出风口,不过姜恒没有将它整个而取下来,而只是将栅格的活页撬开了一个两指来宽的缝隙。
从纸箱内摸出了一个半透明的塑料袋,塞到许泽峰的手里。袋子里是一些拇指大小,联接着纽扣电池上和发光二极管的小装置。
这种东西制作起来很简单,虽然只能散发出星星点点的红光以及轻微的嗡鸣,但在这漆黑一片的厂房内,却是吸引那些大蟑螂的绝佳诱饵。
“等下听我的信号,然后开始投放‘诱饵’,一次一颗,至少要给我争取三分钟的时间……”
低声向许泽峰交待了诱饵的使用方法之后,姜恒继续前进。这次他不是去配件库,而是去距离维修间不远处的刃磨间。
刃磨间又叫砂轮房,是供给操作工人们刃磨机床刀具的场所。为了方便使用,这个房间没有大门,里面一字排开六架台式砂轮机。而姜恒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目标,主要原因是这个房间的供电柜最近,而且就在空调出风口的正下方。
投放陷阱或者诱饵,都可以远距离进行。但为了能给这些捕兽夹通电,他却必须要冒险离开一次管道,将手里这条特制的分线器,连上工厂的供电柜。
轻轻拆开出风口的栅格,姜恒举起挂在脖子上的夜视望远镜向房间里扫了一眼。情况比较喜人,十几个平米刃磨间里没有发现任何危险,看来这种没有存放任何非金属物料的房间里,果然不会受到那些大蟑螂们的青睐。
从箱子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安全带穿戴完毕,另一头则是固定在管道中一处还算牢靠的角铁接口上。这种事情姜恒倒是做的非常熟练,他们这些维修工人,偶尔也会进行一些类似的高空操作,只是像今天这样糟糕的环境,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用胶带将望远镜固定在头上的安全帽上,在无法使用任何照明设备的情况下,这个并不专业的夜视镜,就成了他唯一的依靠。
一切准备妥当,姜恒用手里的改锥轻轻在管道内壁上敲了三下。这是他之前与许泽峰约定的暗号,果然很快,从他这个角度便能看到一个亮着红光的小点,从不远处的空调出风口里丢了出来,“啪嗒”一声掉在一台数控机床上,还发出“滴滴滴”的微响。
正如姜恒所料,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环境下,任何一点光亮与动静,都会成为极佳的指向标。一时间黑雾翻滚,悉悉率率的爬行声如雨打芭蕉,也不知道有多少道黑影以飞快的速度朝着那台数控机床的方向扑了过去。
没有迟疑,姜恒便躬身窜出了管道,上半身下坠的同时,双脚左右一分,脚尖勾住了出风口的边缘,同时绑在背后的安全带也被一下绷紧,整个人就像一只蝙蝠一般倒吊在原地。
看着与视线平齐的供电柜,姜恒深吸了一口气,戴着绝缘手套的双手小心翼翼地将柜门拉开,露出内里标注着“高压危险”标识的三相闸刀开关。
这么近的距离,夜视望远镜中的视野其实已经是糟糕到了极致,好在姜恒从事维修工作多年,接下来的操作几乎是靠着经验与手感在继续。
用扳手松开开关输入端的紧固螺栓,姜恒取下被他叼在口里的电线,以娴熟的手法,将三个鳄口电源夹依次夹在了裸露的电线接头上。
金属间的磕碰中偶尔有轻微的电火花闪烁,但姜恒的动作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完成固定之后,他用牙齿扯出一截电工胶布将接头处缠绕了几圈,之后合上柜门,拽着身后的安全带,将自己探出管道的身体一点点重新拉了回去。
整个过程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重新将身体靠在管壁上的姜恒,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刚才沉浸在工作当中,他尽量让自己心无杂念,可现在回味,却难免感到有些庆幸与后怕。
以完全不设防的姿态暴露在毫无遮掩的迷雾当中,哪怕只有一只大蟑螂有所察觉,他就必死无疑。
好在最危险的一刻,总算还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姜恒平复了一下狂跳不已的心脏,敲了敲管壁发暗号让许泽峰那边停止了诱饵的投放。又过了几分钟,叼着一只手电的小伙子,也轻手轻脚地爬了过来。
在徒弟的帮忙下,姜恒将已经通电的分线器用螺钉固定在管道当中,然后把下午制作好的捕兽夹接上电源,并且顺着出风口,小心翼翼地投放了下去。
今晚是第一次尝试,因此姜恒只准备了三个加料捕兽夹。这些夹子的尾端用钢丝联接在一个小型的触发式开关上,只要被夹住的猎物挣扎,开关便会接通,电流就会在瞬间传遍它的全身。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维持太久,为了防止厂房的供电线路过载短路,姜恒在每一个捕兽夹的开关中都安装了一个保险丝,可以在电击完成的瞬间,及时断开电源。
这样同时还能保证这些中招大蟑螂只伤不死,把补刀的机会交给了它们自己的同类。
将作为诱饵的小台灯也放下去后,姜恒把出风口的栅格板合上,却又从纸箱中拿出了最后一样东西——正是之前从同事柜子里翻出的那架航拍无人机。
姜恒需要它腹部的高清摄像头来监控等下下面将要发生的情况,而他本人为了安全起见,则是带着许泽峰从原路爬回了维修间。